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楊貴妃爲了吃個新鮮荔枝,到底有多勞民傷財?

楊貴妃爲了吃個新鮮荔枝,到底有多勞民傷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貴妃吃荔枝結果遭到千古非議,跟杜牧的那首《過華清宮》有很大關係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但這首詩基本上是杜牧瞎掰的。

現代超市隨處可見的荔枝,古代能賣多少錢,楊貴妃吃荔枝到底能有多勞民傷財?

首先,荔枝的運送方式,我們一般認爲就是騎馬送過去的。其實細想一下,在唐朝,即使再快的馬,從嶺南到洛陽或西安,至少也得十幾天。十幾天的時間,榴蓮都壞了,何況荔枝。而從四川到西安,雖然會近一些,但是古來蜀道難,速度會下降很多。即使三天之內可以到西安,那也不是新鮮的荔枝了。北京超市賣的荔枝和廣東剛摘下來的荔枝,味道差別還是挺大的。

楊貴妃爲了吃個新鮮荔枝,到底有多勞民傷財?

網絡配圖

正確的運荔枝的方法是運荔枝樹過去,這可是一個大工程。首先把荔枝樹種到大缸裏,等到快結荔枝的時候,立馬運到北方,荔枝在運輸路上成熟,貴妃就可以吃到剛摘下來的新鮮的妃子笑或荔枝王了。衆所周知,荔枝是喬木,高的可以長到十幾米,運這麼大一棵樹只能走水路。雖然文獻並沒有記載,可想而知,唐人運送的路線是,從廣州灣或泉州港出發,海運到杭州,從杭州下岸,轉內河航運,走大運河,一直運往洛陽或西安。爲了保證荔枝樹不會中途枯死,或者荔枝因風浪顛簸被搖落,船工不知要花多少心血。

從運河岸邊到皇宮的這段距離,輕騎爲了把荔枝儘快送到貴妃手上,竟然在鬧市騎馬。連這麼短的距離都要爭分奪秒,可見皇家的驕橫。

有人說,貴妃可以擺駕嶺南,到廣東去吃,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唐朝嶺南還沒開發,都是獲罪官員流放之地,天潢貴胄是不可能去的。而如果任性非要去,那花費可就海了去了。皇后可不會用金銀扁擔挑水,南巡可不是我們認爲的說走就走的旅行。乾隆南巡,一路鋪路架橋,掃地灑水。隋煬帝幸餘杭,那也是一路錦幛笙歌,拉船的縴夫都數不清。

水運雖不如陸運顛簸,然而路途遙遠,還是會有搖落。爲了便於運輸,我認爲唐人首先會利用當時先進的園藝技術,培育比較矮的荔枝樹。裝船之時,修剪枝椏、摘除不必要的葉子。荔枝向陽,所以只能放在甲板上,以保證荔枝的口味。船工會在周圍圍一圈竹蓆以擋海風,定時澆水。長途運輸,加上氣候不合,荔枝肯定會大量搖落,但是隻要一棵樹上還有的剩,就算成功了。畢竟皇家是不吝破費的。

楊貴妃爲了吃個新鮮荔枝,到底有多勞民傷財? 第2張

網絡配圖

關於統治者幹啥都會勞民傷財,所以吃個荔枝不算事的問題。

統治者不一定要勞民傷財的,漢文帝想要建個臺,覺得太貴了,就算了。這纔是天子。天天勞民傷財的,那是獨夫。楊貴妃吃荔枝這事,搞得那麼有名,唐朝人後來人都說了又說,這說明在當時,這就是件民怨沸騰的事。爲什麼要批判?就是想讓後代的統治者警惕,他們所有吃的用的皆是民脂民膏,老出妖蛾子,不但江山可能出事,青史上名聲也壞。以後皇帝寵個小妾,吃個特產,也要有所顧忌不是?

文學最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就是誇張啊。當然,送荔枝跑死人和馬也是非常可能的的。荔枝成熟時節天氣已經很熱了,用飛馬送,壓力是很大的。國家建驛站,本爲軍國大事,吃個荔枝佔用官道不說,還草菅人命,這能說是小事麼?

楊貴妃爲了吃個新鮮荔枝,到底有多勞民傷財?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般大衆的思維比較喜歡簡單化,對於一個王朝的滅亡或者衰落,總喜歡找一個禍首。所以唐朝安史之亂盛極而衰,負責的就是楊國忠,李林甫,楊貴妃之類…而其中楊貴妃因爲還是個美女,比較吸引大家注意力,所以被說得就比較多,喜聞樂見之下流傳就比較廣,詩人想要寫詩的時候也容易第一時間想起這典故拿來用。

雖然蘇軾是那個朝代頂級精英,但他也收受到時代的影響,唐宋之際普通的常識,構成他思維的底色。用楊妃之典也是很正常的。當然,讀書人都知道,罪魁禍首是唐玄宗,因爲楊貴妃沒這個權力的,是唐玄宗給了她特權。所以蘇軾諷刺的主體也在帝王而非妃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