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楚莊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楚莊王是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楚莊王在位的頭三年,卻不理國政,沉湎於酒色之中。三年後,他突然醒悟了,重用伍舉、蘇從等賢臣。

並且開始重視生產、發展經濟,使楚國國力日益增強。成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就來於他。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呢?其中隱含着他的智慧。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1.避亂

楚莊王即位時很年輕,而且楚國此時處在亂政時期,造成混亂的原因,要從他的父親楚穆王說起。

楚穆王時期,楚國出現了內憂外患,先是楚國的附屬國舒國、宗國和巢國反叛了楚國,雖然楚穆王派軍平定了叛亂,但是楚國的國力也因此大量消耗。

接着,楚國國內又出現了內鬥,公子燮和鬥克謀反,他們要刺殺令尹成嘉。結果刺殺失敗,他們狗急跳牆,劫持了剛剛登基的楚莊王外逃,在廬地時被當地的大夫給截殺了,楚莊王才獲救了。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2張

所以楚莊王經歷這次生死劫難後,也有些後怕。他覺得臣子們都有反叛之心,不知道誰會是下一個反叛者。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於是他爲了避免再次捲入內鬥當中,不願意理朝政,天天只顧吃喝玩樂。

這是他選擇的一種避難、自保的方式。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3張

2.選人

楚莊王的不理朝政,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因爲即位時,他並不知道誰是忠臣,所以他故意扮演一個昏君,還在宮門上寫着:“進諫者,殺無赦”。其目的就是看看誰是真的效忠於他的人。

宮門上寫了這句話,誰還敢來進諫呢?楚莊王其實心中是有數的,因爲他並不會殺死進諫者。但他想知道誰是不怕死的進諫者,那麼這個人才是真正忠於楚國的人。

同時他還想知道,進諫者是否有膽識和智慧,會不會巧妙地給他提建議。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4張

果然不久,大夫蘇從誓死也要勸諫他,而伍舉用一隻鳥的隱語,來暗示楚莊王是明君。楚莊王覺得他們是楚國的忠臣和棟樑,於是下令停止遊樂,開始處理政務。

他任用了上百個有功之臣,讓伍舉和蘇從管理國事,楚國上下十分擁護楚莊王的決定。楚莊王用了三年時間考察官員,瞭解了楚國的內部矛盾後,果斷地選人用人,來恢復楚國的內部秩序。

所以楚莊王的吃喝玩樂是一種以退爲進的方式,並不是真正的不理國事。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5張

3.考慮治國之策

楚莊王在三年時間裏不僅在選人,而且他還在規劃復興楚國,強大楚國的計劃。

比如,三年後他親自率軍滅了庸國,降服了蠻夷;後來又滅了陳國,攻打鄭國,戰勝晉國,確立了霸主地位;最後圍困宋國,讓楚國的霸業達到巔峯,楚莊王稱霸的夙願終於得以實現了。

楚莊王稱霸的想法和計劃,很明顯是在他即位時就產生了的。但當時國內的局勢無法使他實現這些計劃,於是他以退爲進,步步爲營,慢慢創造條件,最終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雄圖霸業。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6張

楚莊王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而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的一些應對措施,當時機成熟後,就立即執行自己的想法,並在自己統治楚國期間,實現了畢生的夙願。

楚莊王的做法也給我們現代人指明瞭方向,他告訴我們“曲線救國”的道理。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很快,“快節奏”原本也沒有錯,但要會把握節奏,該快時就得快,該慢時就得慢。

如果有人受困時,那麼救援就得快,否則被困的人就有生命危險。如果是遇到複雜難辨的事情,就不能一味求快,反而要沉下心來,觀察事物的發展,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楚莊王爲什麼三年不聞國事 楚莊王是如何做到一鳴驚人的 第7張

比如新人想提出對公司的改進意見,就屬於複雜難辨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多數新人會急於表現自己,在不理解公司和員工的情況下,給出不合理的建議。而此時應該先了解員工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

然後去了解公司外部環境中,存在哪些因素阻礙了公司發展。觀察考慮這些問題是需要花時間的,如果貿然出手,很可能就會受到阻礙,甚至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造成新的問題。

所以楚莊王按兵不動、默默觀察,直到找到解決辦法,然後一擊即中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點的新人很少,所以可見楚莊王不僅是明君,還是一個智者,很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文獻:

《史記·三十世家·楚世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