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歐洲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以來,歷史上的很多大一統王朝都是滅亡於農民起義。而縱觀中國歷史,造成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則是“官逼民反”。爲什麼會出現官逼民反呢?這種情況一般發生於王朝末期或者遇上大饑荒的時候,當百姓普遍吃不起飯的時候,官府卻依舊橫徵暴斂,照舊徵收稅糧,甚至變着花樣從老百姓身上徵稅,從而使本來就已經貧困到極點的百姓雪上加霜,比如元末,朱元璋正是因爲被元朝政府逼的沒辦法了,父母兄弟姐妹都餓死了,才被迫起義;再比如明末天災人禍不斷,萬曆時期所謂的“三餉”更使老百姓苦不堪言,使得農民起義遍地,明朝最終亡於李自成之手。可以說,“官逼民反”這一現象貫穿了歷史的始終。但是,這一現象在中國封建社會卻表現得極爲突出,而在同樣是封建制下的歐洲,卻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發生,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體制以及民衆社會生活方式所決定。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一、中國封建王朝對民衆過度汲取卻不提供福利保障,而歐洲的農民則享有一定的社會保障

郡縣制下的封建王朝,權力大,對民間的社會控制能力很強,特別是在稅收方面,是極爲嚴厲的,如秦漢時期的“什伍之制”,隋唐時期的“大索貌閱”,明代的“大軍點戶”,都是爲了更好地徵稅,爲了多徵稅,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

但是,收完稅的封建政府卻並不負擔老百姓的基本福利。對於上層統治者來說,任何好處也不想給窮人剩下,幾乎所有的利益都要集中在上層。封建王朝這種自私性的表現,造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幾乎沒有真正的社會保障,由於缺少社會保障,所以在中國老百姓的觀念裏,只能多生孩子,養兒防老。

爲何封建王朝不願負擔老百姓的基本福利呢?這是由中國政治的基本邏輯法家思想所造成的。這一點在奉行法治的秦國表現得極爲明顯,秦昭王時期,秦國發生大饑荒,當時秦王的謀臣范雎對秦王說道:“在宮廷之中,有大量的蔬菜、橡果、棗和栗子,平時都沒人吃,我們將它們發給貧民吧,還可以養活幾個農民。但秦昭王卻反對說:按照我們秦國的制度,有功才能賞。如今老百姓沒有多少功勞,你就發給他們吃的,這樣國家就亂了。因此,寧可讓這些食物爛掉,也不能給窮人吃,這樣國家才能大治。與其讓百姓活着國家混亂,還不如讓他們餓死,國家有序運行。

後來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也曾說過:“貧窮者,非奢則惰也”。他主張政府即使有能力救濟災民,也不能救,寧可把物資扔了,也絕不能用於救濟災民。而恰好法家思想又作爲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存在了數千年。所以從秦代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在社會保障方面所投甚少。比如隋末戰亂頻繁,百姓衣食無着,儘管在洛陽的含嘉倉中屯有大量的糧食,但統治者卻不肯發給百姓救災。事實上,歷朝歷代都會儲備一些糧食,但這些糧食寧可爛在倉庫中,也不會多發給百姓一粒。況且,私動儲備糧在古代都是殺頭的大罪,這就使得某地即使發生了饑荒,當官的也不敢私自開倉賑災,往往要上報,等-上級命令下來,百姓已經餓死了很多。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第2張

而在這個過程中,飢餓的農民往往會揭竿而起,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起義力量或者選擇當土匪,造成社會秩序動盪,嚴重點甚至可以顛覆一個王朝的統治。

而在歐洲,與中國的農民面對天災人禍的情況相比,歐洲的農民面對天災人禍時,是享有一定的保障的。

衆所周知,歐洲是以莊園經濟爲主,莊園領主帶領着一些農奴,按照歐洲的慣例,農奴的基本權利是受到保護的,即使在最殘酷的中世紀,領主們也要保障農奴的假期。而在莊園之中,一個農奴家裏的主要勞動力若是死了,按照當時的社會慣例,領主就要負責養活他的家人。農奴的孩子如果父母雙亡,莊園主就會成爲他們的監護人。在天災人禍降臨時,莊園主要負責救濟農奴,發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度過災荒生存下去。可以說這是莊園主對農奴給他們勞動的一種回報。

在這種形勢下,保證了農民不會因破產失去土地,導致全家流離失所,成爲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因爲莊園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將農奴固定在了某一範圍內,導致除了本莊園內,農奴與其他莊園的來往幾乎沒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發生了大饑荒或者農民起義,很少演變成全國範圍內的破壞性力量。

所以說,過度汲取卻沒有相應的福利保障,導致農民起義在各個王朝都會發生,最終成了中國封建頻繁崩潰的主要原因。而同時期的歐洲在福利保障方面做得比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較好,所以便很少產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第3張

二、歐洲的農奴如果和莊園主之間發生衝突,可以向國王直接申訴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中國進入了高度的一元化社會之中,政府對老百姓具有高度的控制性。也正是從秦朝開始,歷朝歷代統治者對於如何更好地統治民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總體而言,這種控制都是趨於加強的,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最終在清朝達到了頂峯。

比如在乾隆時期,爲了打擊百姓“越級上訪”,乾隆皇帝規定:“就算老百姓越級上訪成功,上訪者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被限制了“說話“的權力,他們成了”沉默的大多數“,只有在忍無可忍之時,他們纔會自發性地聚集起來通過暴力手段向統治者示威。但不幸的是,這種抗爭成功的次數寥寥無幾。這種自發組織起來的抗爭行爲,歷來被統治者視爲大忌,他們對這種行爲,從來都是嚴厲打擊,從不手軟。這就造成了老百姓面對欺壓他們的官吏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不敢去反抗,只能無限度地退卻或者無限度地忍讓。當這種退卻或忍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便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力衝突。

而在歐洲,當農奴和莊園主發生衝突時,按照歐洲的契約精神,農奴可以向更上層的領主或者國王請願,請求國王主持公道。而國王也樂意干預這種事情,這是因爲歐洲的王權與中國的王權相比,權力並不是太大,國王需要依靠百姓的力量來與貴族博弈,而農奴的上訴正好提供了這種渠道。一方面國王利用百姓的訴求平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百姓的利益訴求又得到了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是不具備像中國的封建社會一樣,頻繁地發生農民起義的條件。當然,也不是說歐洲沒有農民起義,只是相對於中國封建社會來說,次數更少一些罷了。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第4張

三、歐洲農民的負擔和中國農民的負擔相比,是比較恆定的

中國封建王朝的滅亡,往往是由於到了王朝末期,朝廷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再加上各級官吏橫徵暴斂,最終使得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共同起來反抗暴政。而在同時期的歐洲,因爲西方農奴制下的農奴受契約保護,負擔要遠比中國農民的穩定。舉個簡單的例子,關於一畝地的稅收,一百年前收多少,一百年後還是按照原來的收取,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增或減。爲了維護這種契約關係,歐洲的很多莊園都有自己的習慣法,這種習慣法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原則性的東西,其非常清楚精確地規定了每家每戶有什麼權利、什麼義務,每年交多少稅,都一清二楚,農奴所承擔的負擔是比較恆定的。

再者,歐洲莊園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機構,叫“莊園法庭”。莊園法庭最主要的作用是協調農奴與莊園主之間的矛盾,當農奴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到莊園法庭去起訴自己的領主。控辯雙方可以在法庭上自由辯論,所依據的是傳承了幾百年的習慣法,而非領主的個人意志。而在這種情況下,農奴的權利一般會得到維護。

因此,如果領主不講理,想增加農奴的負擔,農奴就可以在法庭上跟自己的領主錙銖必較,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面對不斷加重的負擔,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危機時,只能通過造反的方式來解決。

因此,綜上所述,就是歐洲歷史上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的主要原因。

同樣都是封建制下的古代歐洲 爲何很少出現“官逼民反”的現象 第5張

總結

中國的大一統郡縣制與歐洲的封建制相比,也並非一無是處。相反,大一統郡縣制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封建制所不能取得的成就。比如大一統郡縣制雖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但其在促進國家統一方面卻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爲什麼中國能在分裂之後不斷統一,而歐洲在歷史上卻很難形成統一帝國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