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三家分晉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三家分晉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趙氏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爲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在三家分晉後,形成了戰國七雄中的格局。其中,就韓國來說,不僅成爲三晉中最弱小的諸侯國,也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墊底的一個。

比如在對外戰役上,韓國幾乎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其僅有的勝績,除了消滅鄭國之外,多是諸侯國之間的聯合行動,類似於五國伐齊、垂沙之戰等。那麼,問題來了,三家分晉後,爲何韓國成了最弱的國家?是哪裏沒有分均嗎?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首先,在筆者看來,三家分晉後,韓國之所以實力遠不如趙國和魏國,確實和當時劃分的疆域格局存在直接的關係。從三家分晉後的地圖來看,在進入到戰國時期後,趙國獲得原先晉國中部和北部的疆域,魏國獲得了原先晉國東部和西部的疆域。其中,趙國的疆域基本上連成一片了,這是比較有利的,至於魏國,雖然疆域被分爲兩個不相連接的部分,但是,因爲東邊的齊國和西邊的秦國在戰國初期相對較弱,這反而有助於魏國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

與此相對應的是,韓國的疆域則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整體面積相對較小,也即雖然大家常說魏趙韓三家分晉,但是,這不是對晉國的平均瓜分,而是按照各自實力來瓜分晉國的。在晉國曆史上,趙氏的實力可以說是明顯強於魏氏和韓氏的,所以分得的疆域也相對遼闊。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第2張

同時,除了疆域面積相對較小,韓國的領土還正好處在魏國、趙國以及南邊楚國的包圍之下了。而這,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局面。在三家分晉後,韓國、魏國、趙國保持了相對團結的格局,因此,處在魏國和趙國包夾之下的韓國,自然不能去破壞這一格局,也即無法通過進攻魏國和趙國來擴張自己的疆域了。基於此,在戰國時期,韓國的疆域,基本上受到了長期限制,沒有可以擴張的空間,這是韓國一直弱小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和魏國、趙國相對應,韓國幾乎沒有出過有作爲的君主。就魏國來說,魏文侯推行李悝變法,重用吳起等賢臣,得以迅速增強魏國的國力。在魏文侯去世之後,魏武侯、魏惠王都是比較有作爲的君主,這奠定了魏國初期稱霸中原的局面。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第3張

至於趙國,雖然在戰國初期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趙武靈王即位後,開始胡服騎射,改變趙國了衰落的局面。在趙武靈王之後,趙惠文王重用藺相如、廉頗等文臣武將,也是比較有作爲的君主。而就韓國來說,基本上沒有能夠和趙武靈王、魏文侯相媲美的君主,這成爲韓國弱小的重要原因。

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爲缺乏有作爲的君主,韓國雖然進行了申不害變法,但是,申不害變法和商鞅變法、胡服騎射比起來,顯然是不太徹底的變法。申不害變法是戰國時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韓國境內進行的變革。從積極的一面來看,申不害相韓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韓國的國力。

三家分晉的韓國爲什麼成爲最弱的國家 難不成是因爲分配不均嗎 第4張

最後,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正因爲申不害與韓昭侯用“術”有餘,定法不足,“不擅其法”,因此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問題。韓昭侯一死,韓國很快又衰落了,所以,和商鞅變法、鄒忌變法、李悝變法、胡服騎射等同時期的變法比起來,申不害變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也即申不害變法只是小修小補,缺乏不破不立的勇氣。

而且,等到韓昭侯和申不害去世後,該變法也逐漸得不到長期地執行了,這和胡服騎射在趙國得到長期執行的情況,顯然是截然相反。綜上,在三家分晉後,韓國因爲疆域面積相對較小、地理位置較差、缺乏有作爲的君主以及徹底的變法,所以在國力上遠遠不如魏國和趙國強盛。到了公元前230年,在秦滅六國之戰中,韓國成爲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滅亡的諸侯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