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揭祕“中華民族”這四個字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

揭祕“中華民族”這四個字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國歌唱到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還是我們現在總是在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這個詞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作爲一個概念的“中華民族”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它形成的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筆者梳理了“中華民族”一詞的出現與演變,特別是其在近代與“革命”、“反侵略”等等主題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得以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一詞的由來及其背後的社會歷史背景。

自古以來,在中國這片廣袤、豐腴的大地上生活勞作的各族人民,近百年來統稱“中華民族”,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創造主體。

揭祕“中華民族”這四個字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

“中華”是“中國”與“華夏”的複合詞之簡稱,較早出現於華夷混融的魏晉南北朝,《魏書》、《晉書》多有用例。“華”通“花”,意謂文化燦爛,所謂中國“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華夏先民建國黃河中游,自認中央,且又文化發達,故稱“中華”。《唐律名例疏議釋義》說:“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

此處所論“中華”,已淡化地理方位的中心性,突出文化屬性。 1367 年,朱元璋命徐達北伐討元,其檄文有“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著名口號,這種與“胡虜”對稱的“中華”,指漢族及漢文化傳統。至近代,“中華”則逐漸成爲指認全中國的一種文化符號。

由“民族”與“中華”組合而成的複合詞“中華民族”出於晚清,曾與“中國民族”同位並用。梁啓超在《中國史敘論》中出現“中國民族”、“四萬萬同胞”,指歷來生息於中國的諸族總稱。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多次將“我中華”與“國人”連用,聯繫上下文,是指在中國土地上的諸族之總稱。同文還有如下句式:

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爲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蓋大地今日只有兩文明:一泰西文明,歐美是也;二泰東文明,中華是也。

這是在中國文化的連續一貫性上指認“中華”的,同文還出現“中華民族”一詞:“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爲齊。”不過,梁啓超並未對“中華民族”作具體詮釋,從語境分析約指華夏—漢族。1905年,孫中山組建中國同盟會,入會誓詞中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一語,是對14世紀朱元璋討元檄文口號的襲用。此間所說“中華”指漢族,這與革命派推翻滿清統治的政治目標相關。反對“排滿革命”的立憲派楊度,1907年在《金鐵主義說》中則從中國諸族文化共同性出發,論述“中華”和“中華民族”:

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爲一文化之族名……華之所以爲華,以文化言可決之也。故欲知中華民族爲何等民族,則於其民族命名之頃,而已含定義於其中。以西人學說擬之,實採合於文化說,而背於血統說。華爲花之原字,以花爲名,其以形容文化之美,而非以之狀態血統之奇。

此論揚棄民族的體質人類學標準,選取文化人類學標準,超越膚色、形貌等血統、種族屬性,從創造共同文化、形成類似心理這一關節點上闡明“中華民族”含義。楊度文章發表後,章太炎作《中華民國解》,將“中華民族”解爲漢族,意在強調排滿革命。辛亥革命以後,滿漢矛盾消解,孫中山等的民族主義重點轉爲中國各民族的協和團結,倡言“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此即“五族共和”說。

揭祕“中華民族”這四個字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 第2張

1912年3月19日,黃興、劉揆一等成立“中華民國民族大同會”,孫中山盛讚該會“提攜五族共躋文明之域,使先賢大同世界之想象,實現於廿世紀,用意實屬可敬”。同年3月23日,該會改稱“中華民族大同會”,發起電文稱:“凡我同胞,何必歧視。因特發起中華民族大同會。”黃興被舉爲總理,劉揆一爲協理,滿人恆鈞等爲此會重要發起人。該會成立消息,在《民立報》、《申報》等重要報刊登載,影響波及海內外。中華民族大同會是以“中華民族”之名組建的第一個社團組織。 此後,多人著文闡發“中華民族”的內涵及外延。

李大釗著《新中華民族主義》,主張對古老的中華民族“更生再造”,在中國諸族融合的基礎上形成“新中華民族”。孫中山著《三民主義》,闡述新的民族主義:漢族“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於誠,合爲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孫氏晚年力主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總之,經過近代以來歷史進步的長期薰染,“中華民族”的含義確定爲中國諸族之總稱,對內強調民族平等,對外力爭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現在人們普遍在這一意義上使用“中華民族”一詞。

“中華民族”既有悠遠深邃的歷史淵源,又在近代民族國家競存的世界環境中得以正式熔鑄。 費孝通指出:“中華民族作爲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爲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在近代,逐步走出封閉狀態的國人,面對西方列強進逼的世界格局,民族國家觀念覺醒,這種觀念既受啓迪於世界新思潮,又深植於中國諸族在數千年曆史進程中形成的共同命運和近似文化心理,誠如梁啓超所說:“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之一觀念浮於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

中國曆來是多民族國家,自古居於中原的華夏—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長期共存互動。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少數民族,東北有烏桓、鮮卑、高麗、室韋、契丹、女真等,北方有匈奴、烏孫、突厥、回紇、蒙古等,西南有氐羌、吐谷渾、吐蕃、西南夷,南方有武陵蠻、僚、瑤、苗、黎等。經長期的民族融合、民族遷徙,形成中國境內今之諸族,合爲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呈“多元一體格局”,“它所包括的五十多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多元中的統一,統一中的多元,使得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和現實格局色彩繽紛、生機勃勃,在多樣性中保持強勁的凝聚力。

揭祕“中華民族”這四個字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 第3張

民族作爲一個歷史範疇,自有其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漢族由在夏、商、週三代形成的華夏族與周邊諸族融合而成,漢代以後漸稱“漢人”、“漢族”,並繼續與諸族融合。其它諸族也是如此,如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是古代百越各支經長期演化而來,史稱“西甌”、“駱越”、“烏滸”、“僚”等,與漢族交流頻繁,後總稱“僮”,1965年改稱壯族。滿族的先世爲東北的肅慎、挹婁、勿吉、靺鞨等古族,10世紀改稱“女真”,17世紀定族名“滿洲”,簡稱滿族,入主中原前後,深受漢文化影響。

今天的“中華民族”是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總稱,其中漢族佔總人口的94%,構成中華民族的主體,多聚居於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和松遼平原,使用漢藏語系的漢語、形意文字的漢字。其它民族多生活在東北、北、西北、西南地區,分佈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50-60%,主要分屬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