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民國街頭汽車爲什麼不多?原來車貴!油價更貴!!

民國街頭汽車爲什麼不多?原來車貴!油價更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國街頭汽車不多。

爲什麼不多呢?一、車價太貴,老百姓買不起。二、油價太高,即使買得起,老百姓也用不起。

先說車價。那時候沒有國產車,全靠進口,一輛普普通通的福特轎車,在中國大陸售價是12000塊大洋,而1930年全上海黃包車伕平均年收入只有90塊大洋,他們想買車,得不吃不喝攢上133年!魯迅在北京定居時,他們家三個老媽子,包吃包住,每人每月只有兩塊大洋的薪水,假如仨老媽子一起湊錢買輛福特,也得攢上167年。所以說,民國工薪階層想買車,那是做白日夢。

民國街頭汽車爲什麼不多?原來車貴!油價更貴!!

再說油價。1928年,在南京城區加汽油,每升需要大洋一角五分,按購買力摺合人民幣10元以上。1932年,同樣的汽油,每升漲到4角大洋,按購買力摺合人民幣近30元。到了1947年12月,據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南京專電,“美孚、德士古等公司汽油每加侖漲至49萬元”,摺合每升汽油13萬元。當然,這是法幣,按照當時的糧食價格,13萬元怎麼着也得摺合人民幣100元。換句話說,解放前夕每升汽油零售價已經突破百元大關!你說,收入不高的人加得起油嗎?

事實上,即使你收入高,你也不一定能加到油。抗戰前的1935年和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爲了把寶貴的汽油儘可能多地投放到戰場上,南京國民政府先後兩次施行汽油限購。以1947年頒佈的《私人使用汽車限制辦法》爲例,“私人汽車用油,憑行車執照向當地主管交通管理機構領取購油證,每輛每月以6升爲限,違反規定者由交通管理機構吊銷其牌照與行車執照。”6升汽油夠幹什麼?排量大的越野車,上街遛一圈就把一個月的指標用完了,再想加油,對不起,政府不批准。

現在油價很貴(雖然比不上民國),而且一漲再漲,幾乎所有的出租車司機都把車改成了天然氣(個別車輛用酒精),私家車“油改氣”的也屢見不鮮,因爲跟汽油比起來,天然氣畢竟便宜多了。民國汽油那麼貴,還一度搞憑票供應,所以司機們也不得不改車。現在是“油改氣”,民國則是“油改炭”,也就是說,不燒汽油了,改燒木炭。

木炭怎麼能用來當汽車燃料呢?其實很簡單:在汽車上加裝一個大爐子,爐子裏放木炭,爐子上面掛一個儲水器,木炭點燃以後,儲水器裏的水滴進爐子裏,這樣木炭就會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爐子側面鑽兩個孔,一個孔連通鼓風機,另一個孔把一氧化碳輸送出去,經過兩個過濾罐,濾掉爐渣和粉塵,最後再經過化油器輸入汽缸。一打火,轟的一聲,一氧化碳在汽缸裏燃燒起來,發動機運轉了,汽車可以前進了。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無論北京、上海還是天津、重慶,包括鄭州、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無論是貨車還是客車,無論公交車還是私家車,都紛紛玩起了“油改炭”。街面上瞧一瞧,大型運輸車多了一節車廂,那節車廂專門安放爐子;小型貨車的車廂前面、駕駛室的後面,都多了一節煙囪,煙囪下面就是爐子;公交車駕駛室的側面,緊挨售票員的那個位置,也安放着爐子,售票員既負責賣票,又負責捅爐子和清理爐灰;私家車的爐子比較小,有的裝在後備箱那個位置,有的裝在副駕駛那個位置,有的則直接裝到車頂上去,遠遠望去就像馱了石碑的烏龜似的。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解放以後,我聽老輩人說過,截止1953年,天津街頭還有燒木炭的公交車在運營。

燒木炭很節省,建國時浙江寧波一貨車司機統計過,他們運輸公司的貨車載滿以後百公里油耗30升,貨主支付的運輸費都不夠買汽油,後來改燒木炭,百公里只需木炭100斤,而浙西到處是炭窯,木炭便宜得很,100斤木炭的價格只相當於半升汽油而已。

民國街頭汽車爲什麼不多?原來車貴!油價更貴!! 第2張

但是燒木炭也很麻煩,點火之前,得提前幾分鐘甚至半小時把爐子生着,行駛過程中還得注意加炭、清爐灰、搖動鼓風機。動力也如汽油車,特別遇到上坡路段,汽車經常熄火,需要找人幫忙往上推。有時候,客車司機攜帶的木炭不多,中途燃料沒了,還要發動乘客下車撿柴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