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及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莫里哀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及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莫里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莫里哀(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原名爲讓·巴蒂斯特·波克蘭(Jean Baptiste Poquelin),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

莫里哀是他的藝名,法語意爲長春藤 。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無病呻吟》,《僞君子》,《慳吝人》等。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及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莫里哀

莫里哀的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太太學堂》(l'Ecole des femmes,1662年)

《僞君子》又名《達爾蒂夫》(Le Tartuffe,1664年)

《唐璜》(1665年)

《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嗇鬼》又名《慳吝人》(L'Avare,1668年)

《浦爾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貴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無病呻吟》(Le M[2] alade imaginaire,1673年)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及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莫里哀 第2張

他的去世震動巴黎。天主教不給他行終敷禮,也不給他墳地。莫里哀夫人只得向國王請求。路易十四認爲巴黎大主教有些過分,可能引起人民公憤。最後,大主教勉強批准了出殯,限制在天黑以後,把他埋葬在一個小孩子的墓地。據說,後來再找莫里哀的墳頭就找不到了,因爲早已讓教會挖掉,不知把骸骨拋到什麼地方去了。

歌德說:“莫里哀如此偉大,每次讀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驚奇。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他的喜劇接近悲劇,戲寫得那樣聰明,沒有人有膽量想模仿他。”歌德又講他自己“從青年時期就讀、就愛莫里哀,我一生向他學習了許多東西。我每年一定要讀他幾齣戲,好叫自己保持一種經常和美好事物的接觸。我不僅喜歡他的完整的藝術手法,還喜歡詩人那種可愛的自然、高尚的心靈”。

歌德的談話對了解莫里哀有很大幫助。歐洲整個18世紀的喜劇都是從他這裏派生出來的。丹麥的霍爾堡、英國的謝里丹、意大利的哥爾多尼等人,都因師法莫里哀而見稱於世,但是形象總不及他那樣高大。

莫里哀的戲劇作品的特點是把生活寫透,把矛盾寫透,把性格寫透。他特別重視自然面貌,接近觀衆。他所創造的每一個人物,無論資產者、貴人、農民、少爺、小姐、傭人、流氓,無論什麼樣的人,都用合乎各自地位的語言。他的主要人物都有階級性格做底子。據說,布瓦洛給他起了一個“靜觀人”的外號,他的敵人也說他有愛觀察的習慣。一般人認爲他遠在資產階級革命前100多年,就點起了資產階級革命之火。總之,像他那樣勇敢的喜劇作家,後來的喜劇作家和他一比,資產階級的烙印反而深了,也膽怯得多了。所以法國人說起他來,總愛用“無法模仿的莫里哀”來評價他。

莫里哀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一位出衆的導演,還是一位成就極高的優秀演員,他還培養了一代羣星燦爛的表演藝術家。他是法國戲劇歷史上貢獻卓越的戲劇家,也是整個歐洲戲劇事業發展的推動者。

莫里哀的戲劇作品,在各國廣泛翻譯出版,經常演出,中國也早就翻譯出版了他的不少著名喜劇,《吝嗇鬼》(一譯《慳吝人》)、《達爾杜弗》(一譯《僞君子》)等劇,常在中國舞臺上演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