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火只能毀滅財富存量,卻無法徹底毀滅創造財富的人。靖康之難後的宋金對峙就是這個樣子。宋欽宗雖然送給金人巨量財富,沒有給宋高宗留下一枚銅錢,但宋高宗得到的最大財富是積攢了數百年的人力資本。宋室南遷後,北方漢人再次大規模南遷,江南一地生產不但很快恢復,還迅速達到了新的巔峯!

一、引言

靖康之難中,趙構是惟一逃脫金人毒手的徽宗嫡子。說起來很可笑,趙構是第一批被送到金營做人質的皇子。誰都沒有想到,金人卻認爲趙構弓馬嫺熟、處驚不變,養尊處優的宋室皇子表現不可能如此優秀,此人一定是一個“西貝貨”。

送上門來的南宋開國之君,愣是被金人遣返回汴梁!

建炎元年(1127年),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叫做“南宋”的時代。南宋首尾一百四十七年,始終無法擺脫外寇入侵的陰影,有人將南宋譏諷爲“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真的是這樣嗎?

——在經濟領域,南宋瓷器、造船、紡織等均達到了中國古代巔峯,今天現代工藝仍就無法超越宋瓷工藝;廣州、泉州、臨安等二十多個城市成爲第一批國際性港口,南宋商船所到之處,涵蓋東南亞、波斯灣、地中海和東非沿岸五十多個國家。

——在科教文衛領域,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將南宋譽爲“東方文藝復興時代”:南宋共有私立書院三百一十座,爲歷代之最;發明了焦煤鍊鐵術、冶銀吹灰法,還第一次在醫學領域區分了婦科、內科、兒科和外科。

——在社會領域,臨安等十幾個城市成爲世界上第一代人口超百萬人的特大城市,產生了一批富裕的中產階級(富民)、市民階層(城郭戶),他們對國家決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中國歷史上皇室最爲節儉的朝代無疑是南宋。皇宮歷來都是各朝最氣勢恢宏的建築,又有多少人聽說過風景如畫的杭州哪個景點叫做“南宋皇宮”?不過,南宋皇宮還是有的,據《武林舊事》記載,南宋皇宮在今天的鳳凰山附近,有房數十間:正朝殿兩座、視事殿兩座、居殿五座、堂二十三座、齋四座、樓六座……

——每當末代王朝,逃亡的皇帝不乏其人,南宋之末有宋端宗、元代之末有北元、明代之末有南明,這些小朝廷無不迅速被崛起的新王朝剿滅。相比之下,南宋僅以半壁江山抵擋了金人一個多世紀,令這個雄悍絲毫不遜於匈奴的遊牧民族只能望江而嘆。

——蒙元帝國橫掃歐亞大陸只用了二十年時間,滅亡南宋卻用了四十五年,如果不是南宋拖住了蒙元帝國進軍歐洲的腳步,世界歷史可能都將爲之改寫。

短短几十年,南宋王朝就從戰爭的廢墟中站立起來,進而締造了一個極盛之世,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如此本領的皇帝僅趙構一人而已。正是因爲這是一個奇蹟,這種變化也就讓今天的經濟學人分外着迷。

如此文治武功,南宋王朝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二、復興之路

任何一條復興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宋高宗面對的不僅僅是兇悍的女真人,還有桀驁不馴的軍閥、民軍以及一個極其混亂的市場。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第2張

北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振臂疾呼“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原本被皇權以各種方式壓制的封建官僚終於再次獲得了權力,封建官僚一旦聞到金錢的血腥,就會如同鱷魚般撕咬天下之財,即使最富庶的王朝也無法承受這種痛楚。

新黨主張千條不好萬條不好,卻真的能給封建官僚帶來財富,也能給趨炎附勢的人以利益。所以,新黨很容易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當帝國所有臣民都開始信奉“取天下之財供天下之用”的實用主義哲學時,人們便會真的以爲有了錢就能擁有一切,市場就會僅僅留下邪惡的一面——只要能賺到錢,什麼事情都敢做!

建炎之初,南宋外有金人,內有驕兵悍將,還是一個失去禮義廉恥的社會,所有人依舊爲金錢而瘋狂。什麼契約、誠信、市場、交易……誰擁有更強的暴力,誰就擁有更多財富、更多土地!所以,韓世忠、張浚、劉光世、岳飛纔有這麼多土地,所以“江南之地,十有八九盡入官家”!

面對貪婪的封建官僚、面對動盪的社會,宋高宗開出了一個相當不合時宜的藥方:靜以鎮之,清淨爲國!

在一次與宰相呂頤浩的談話中,宋高宗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治國理念:治理天下應該清淨爲本,最怕朝官對天下之民指手畫腳,只有封建官僚相安無事,天下之人才能各安本分;國事已然如此,黎庶就像虛弱已久的病人,斷不能再受傷害,否則元氣盡喪。

靖康之難,社會秩序完全被金兵破壞,農耕生產更是無所談起。面對“百姓棄業闢難”的艱難時局,宋高宗頒行了很多利民政策:南逃漢人(歸正人)可以在朝廷領到耕地,再貸款買到耕牛,本金八年還清,前三年免除租稅;一無所有的流民(被虜之家)則可以在朝廷貸款,去買種子、買農具、安家置業,紹興三十年前免除一切租賦,就是說,終高宗一朝三十四年,始終未對這些流民收取租賦。

以上內容就是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推行的“經界法”,即,再次以皇權作爲後盾、以貸款作爲手段重新推行“耕者有其田”。

與歷代由帝國主導授田不同,經界法授田的方式非常務實:所有人自行上報佔有土地面積。本來南宋朝廷就沒幾個人,也不想管這事,讓封建官僚去分配土地,還不定把多少錢摟進自己的腰包!具體給誰授田、授多少田,由保甲公議,反正每個保甲分配的土地總量一定,有人多佔就必然有人少佔,黎庶自己會把自己的利益分得很清楚——讓小農自己去治理小農,大部分人都能獲得公平。

就這樣,宋高宗在一年內的全國範圍中輕易完成了授田,土地佔有人自行出具“砧基簿”(地契),標明面積、四至,一經保甲公議即具備法律效力,經官府複覈、確認後,“砧基簿”便成爲土地私有權文書。

如果宋高宗只是推行“經界法”,充其量不過是呂后“耕者有其田”的翻版,拾人牙慧、意義有限。

宋高宗高明的是,在短短數年間扭轉當時“爲錢是舉”的社會風氣,讓所有人看到金錢的同時也看到了罪惡,利慾薰心的眼睛會斷送所有繁榮!

對此,宋高宗拿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罰,不僅罰錢,而且罰命!既然不知禮義廉恥,就必須知道疼!

有效的市場,不僅需要商人的商品,更需要商人的道德!嚴厲的懲罰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無論如何利慾薰心、如何道德淪喪,首先也要保證自己的生命不被剝奪。隨着商業道德逐步恢復,南宋商業開始再次復興,當然,這同時也得益於宋高宗“靜以鎮之,清淨爲國”的國策,除了鹽、鐵、茶之外,南宋朝廷和地方不再推行禁榷,讓黎庶放手去做,無論賠賺,願賭服輸!

至於稅收,全國範圍內販運糧食、農具、耕牛等大宗者免稅,長途販運(跨州)者不再徵收關津——這在相當程度上免除了商人稅賦。只要有錐末之利,市場就能創造出無數嶄新的行業——只要朝廷真的能做到清靜無爲!

——南宋瓷器燒製技術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巔峯,餘杭窯、哥窯、龍泉窯,即使民窯瓷器也極其精瑩,無瑕如美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宋瓷現在的市場價格,一個小小的南宋鴛鴦水滴拍價居然達到一千萬元以上,足以在今天的一線城市購買一套“大平米”!

——南宋是中國古代圖書業的巔峯時期,各地因紙質、印色不同又分爲“越州本”、“台州本”、“嚴州本”等等。南宋版圖書“墨香紙潤,秀雅古勁”,今天,一套宋版圖書的價格也足以在一線城市買上一套豪宅,真可謂“書中自有黃金屋”!

——第一代世界海上貿易的締造者不是荷蘭人,而是南宋。建炎之後,金人控制了淮河、黃河,中原和西域的陸路交通幾乎完全斷絕。沒關係,只要有錢賺,走海路也可以!廣州、泉州、明州和臨安是南宋四個最大的海上港口,與五十多個國家進行海上貿易,南宋的絲織品、臘茶、書籍、文具源源不斷販運到海外……

成書於南宋紹興年間的《夢粱錄》記載,臨安不再有宵禁,茶坊、酒肆、麪店、果子、彩帛、絨線、香燭、油醬、食米、魚肉等攤販應有盡有,“櫃坊”也脫離了客棧的原始形態,成爲專營信貸的金融機構——“質庫”,匯款、放貸動輒以“千萬錢”計!十年經營,臨安已成爲世界上第一個不夜城!

極盛之世終於再次來臨我華夏!

三、貨幣戰爭之宋金之戰

“二戰”後,美國開始擁有世界第一的創新能力、生產能力,獨佔了全世界五分之四的黃金,美元成爲當之無愧的世界貨幣。一個國家修煉到這個境界,無論如何都可以稱爲“東西方不敗”了。

如此武功,美元居然在不足十年內就陷入極爲尷尬的境地,全世界都在鬧“美元荒”。美國要想保持世界貨幣的地位就必須向全世界輸送美元,即美國必須大量進口其他國家產品;同時,美元如果想維持世界貨幣的幣信,就必須維持出超,維持黃金儲備,又必須嚴厲控制美元出境。

不準美元出境、必須讓美元出境……

這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特里芬魔咒——只要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爲世界貨幣就一定會陷入這種兩難境地。特里芬魔咒並非自美元始,當年的南宋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

我們還是從“二戰”說起,當時的南宋跟今天的美國類比性比較強。“二戰”之後,不僅僅是中國百廢待興,德國、日本、意大利、英國、法國同樣也慘遭戰火蹂躪,民生凋敝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瘟疫、饑荒、騷亂同樣蔓延全國。

戰後數十年間,這些垂而不死的帝國主義國家無一不再振雄風,煥發出勃勃生機。是所謂市場機制創造了戰後輝煌嗎?

答:不是。

無論計劃還是市場,都只是資源分配的一種方式,當時奉行市場經濟的國家絕非僅有這幾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第三世界中的絕大多數也在推行市場經濟,也沒見哪個成爲新的世界霸主。

戰火只能毀滅財富存量,卻無法徹底毀滅創造財富的人,優秀的人力資本纔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所以,這些國家得以在戰後迅速崛起!

靖康之難後的宋金對峙就是這個樣子。宋欽宗雖然送給金人巨量財富,卻沒有給宋高宗留下一枚銅錢。宋高宗得到的最大財富是積攢了數百年的人力資本,宋室南遷後,北方漢人再次大規模南遷,江南一地生產不但很快恢復,還迅速達到了新的巔峯!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第3張

從當時的國際生產格局來看,南宋有絲織品、瓷器、漆器、寶船、鐵銅、糧食、硫磺……周邊國家有馬匹、牛羊、臘肉、便宜的食鹽……也就是說,南宋掌握着幾乎所有產業的制高點、掌握了所有創新,無論您是皇族、貴族還是平民,要想過上好的生活,就必須拿您的初級產品來換南宋的高級產品。

儘管金國、西夏、吐蕃、大理、高麗、日本等國家的皇族、封建官僚、貴族很少,但是,這些人卻佔有國內絕大多數財富。這一小撮有錢人,讓南宋獲得了一個極好的國際貿易市場——要想與南宋進行貿易,就必須使用南宋的銅錢!

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南宋年間,所有進入南宋販運貨物的外國人都必須使用銅錢——這是南宋的交易習慣!今天,出土文物顯示,南宋銅錢已經遍及當時人們所見的全部世界,成爲當之無愧的第一代世界貨幣:福建所鑄銅錢在南洋諸國成爲當地貨幣;兩浙所鑄之錢成爲日本、朝鮮諸國貨幣;廣東所鑄銅錢在印度、北非等國也有使用。即便存在很多以貨易貨的貿易,海外商人也主動要求南宋商人搭配給一些銅錢。

周邊國家基本沒有獨立的貨幣體系,大宗交易全靠南宋銅錢作爲交換媒介,當然,銅錢在海外的購買力遠高於南宋境內,只要能把南宋銅錢運出國境,那就發財了!

南宋銅錢成爲世界貨幣,這是經濟鼎盛的最佳證明。

就在南宋銅錢輝煌的時刻,特里芬魔咒不期而遇:要想維持國際貿易,南宋就必須大量進口外國商品、輸出銅錢;要想保證國內銅錢流通量,就必須禁絕邊境貿易。

“二戰”後的美國面臨原蘇聯的威懾,當時南宋北面也有一位整天張牙舞爪的鄰居——金國。

戰爭時期金人是不需要和宋人做貿易的,需要什麼搶來就是,不用交換,也用不着貨幣。這種搶劫模式在紹興和議之後就行不通了,金人必須以自己的產出與南宋交換。金人脫胎於原始社會,靖康之難中雖然也掠奪了一些中原工匠,卻始終不能形成冶鐵鑄幣產業,貨幣全靠從宋朝輸入。

由此,雙方在南宋立國一百多年中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銅錢爭奪戰。

紹興十二年五月,南宋迫於金國壓力在盱眙縣開設榷場,隨後又在淮北、淮南一線開設了一批官辦榷場。在很大程度上,南宋官方根本不希望和金人做交易,何況金人在貿易中換走了本就緊缺的銅錢。

——爲防止銅錢流入金國,南宋王朝對宋金貿易做了近乎苛刻的規定:進入榷場的商品種類、時間、地點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只允許雙方以貨易貨,南宋商人進入榷場之前不知要經過多少次檢查,攜帶銅錢者沒收充官,按攜帶銅錢多少判處流配。

——不知用什麼方法,終於把銅錢帶進去了,還是不行。在南宋榷場,金國商人根本無法見到南宋商人,只能通過榷場官員與南宋交換商品。

——在南宋開出的禁運商品名單中,排名第一的不是兵器、鐵器或者銅錢,而是圖書!無論後世如何指責宋高宗賣國,宋高宗都始終極其痛恨金人,更痛恨金人試圖模仿華夏文明。於是,圖書被列爲最嚴厲的禁售品,敢私運圖書進入金國境內者——殺無赦!

南宋錯了!

數千年來市場生生不息,就是因爲它能爲無數商人帶來利益。在市場面前,即使當權者制定了最爲嚴厲的管理措施,也難抵天下之人對利益的嚮往。更何況,除了南宋榷場,還有金國榷場,那裏可是不受南宋小朝廷管轄的地方。

紹興和議剛剛訂立(金皇統元年),金國就在鳳翔(今陝西)、壽州(今安徽壽縣)一線廣設榷場——相對南宋而言,這是一種完全自由的市場。

——北宋相襲,八十錢爲一陌,由於銅錢匱乏,到南宋一陌經常有隻有十多枚銅錢,被稱之爲“短陌”,所謂“長陌”不過也就五六十枚銅錢。南宋“長陌”、“短陌”購買力當然不一樣,沒關係,一旦到了金國榷場,就算是“短陌”都可以當做“長陌”使用。如此計算,銅錢在金國榷場購買力高出南宋境內3—4倍。

——金人在雙方邊境廣設客棧,一旦南宋商人進入金人客棧,金人就可以替南宋商人運送銅錢和商品,南宋差役又怎麼敢無故去挑釁女真軍隊?

——除了鹽鐵,南宋朝廷幾乎放開了所有手工業;除了煮鹽,金國官府幾乎壟斷了所有手工業。這當然不是女真統治者良心發現,讓國內人民吃上便宜的食鹽,而是爲了以此交換南宋銅錢——南宋官鹽價格是金人私鹽的數倍,加上長短陌折扣,雙方差價又何止數十倍?

——與南宋禁止私運圖書一樣,金國也有禁運商品,那就是馬匹。無論何種馬匹,敢販賣馬匹出境者,斬立決!

南宋,嚴厲的管制、官營的榷場;金國,開放的市場、自由的榷場;結果,大量銅錢通過熙熙攘攘的求利人羣流向了金國。

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如果南宋緝私力度大一些,邊境守軍嚴格執行朝廷命令的話,南宋或許還有點希望。然而,一種新興商人的出現徹底斷送了南宋最後的希望——南宋自己的軍隊。

南宋初年的軍隊由各地勤王之師(民軍)拼湊而成,除了宋高宗的嫡系岳飛,其他軍隊都不吃皇糧。

只要有錢賺,無論金人的錢、宋人的錢,都得去賺!

高宗年間,南宋軍隊大範圍捲入了宋金邊境走私,最初集中於食鹽,後來居然連軍械、火藥都開始販運,所謂官辦榷場很多也成爲軍隊走私集散地。最後,南宋朝廷不得不下令府縣衙門不再對此類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府縣衙門根本管不了),將之轉交給朝廷三司軍法監察部門。在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的一次查禁中,三司查獲了一支南宋軍方艦隊,所有兵船居然都被改爲走私商船。

面對南宋軍隊的走私行爲,金國方面表示出最大限度的誠意,由佈防在淮河一線的軍隊出面爲南宋運輸食鹽,也承接南宋軍隊方面販運來的銅錢、糧食、軍械。

嘴裏全是“靖康恥,猶未雪”,背地裏卻全是“銅錢恨,何時滅”,還能指望這樣的將領直搗黃龍?難怪在此後一百多年的宋金戰史中雙方經常互相投降,雙方征戰雖多,卻極難見到大規模戰爭。

商場就是戰場,宋金雙方早就在商場中結下了金錢的友誼!

四、會子退金兵

銅錢大量流向金國,錢荒之甚,豈容闌出如此!爲應對錢荒局勢,宋高宗很快想到一個很好的方法——紙幣,即,南宋會子。

建炎初年,中興四將就在各自的地盤發行過紙幣,隨着岳飛在中興四將中一枝獨秀,宋高宗在紹興六年取締了各地紙幣發行權,並開始自己發行紙幣——會子。與北宋年間的交子、錢引不同,會子是一種毫無準備的紙幣,雖然會子以銅錢數量標明面值,但是,絕大部分人、絕大部分地區無法以會子直接兌換銅錢。

應當說,宋高宗在位期間對會子發行相當剋制,年發行量不過一百五十萬貫,主要用於支付軍需,流通範圍也僅限在兩淮、巴蜀等與金國交界一線。反正只有這些人、這些地區纔有宋金貿易,既然無法控制走私,那就把這些紙幣運到女真的地盤上去騙物資吧!

在宋金貨幣戰爭中,絕大部分會子都流入了金國,併成爲金國主要交易媒介。當然,這些紙幣也激發了女真人的模仿性創新,女真人也開始自己印發紙幣,只不過女真的印刷技術實在太差,國內紙幣僞鈔盛行,南宋會子在金國的法償能力遠高於本國紙幣。

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會子不可能大幅貶值,甚至不太可能成爲一種通行全國的貨幣。然而,不靠譜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南宋紹興十九年(金皇統九年,1149年),女真貴族完顏亮篡奪帝位成爲金國皇帝,這是金史中一位著名的憤青皇帝。一生只做了兩件事:第一,爲南侵攻宋聚斂錢財;第二,南侵失敗。

在位期間,完顏亮徵召全國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入伍,親老丁多的家庭也不能留下一個兒子。另外,完顏亮還盡徵民間馬匹,總計在民間搜刮了五十六萬匹馬,國力疲敝之至,已經拿不出五十六萬匹馬的草料,完顏亮居然下令馬匹以田裏的青苗爲食……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國憤青皇帝自以爲完成了戰爭準備,擅自對金國所有人提前徵收了五年稅賦,帶着一百萬傾國之兵撲向南宋。

中國歷史中有一種傳統,但凡開疆拓土的皇帝都能獲得美名,無論在位期間民生如何,比如,漢武帝;一旦對異族妥協,就一定被指責爲昏君、是投降派,是歷史的罪人,比如,宋高宗。

在此之前,南宋主和派認爲,空談復國沒有任何意義,所謂“復國”之議不過吹噓北方義軍如何鼎盛、百姓如何盼望王師。在主和派眼中,北方義軍本就是“廣”(吳廣)、“勝”(陳勝)之徒,他們纔是亂世之源,焉能依靠他們就揮兵北伐。

開戰?

笑話,那還不得耗盡天下之財!

宋高宗無疑是主和派首領,在他壓制下主戰派一蹶不振。不過,宋高宗不是天生的投降派,對他來說,主戰、主和都是相對的,是戰、是和,全憑當時局勢而定,當和則和、當戰則戰。

金國憤青皇帝完顏亮實在缺乏保密意識,不但把一幅杭州地圖掛在寢宮裏,還曾寫下“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峯”的詩句。聽到這樣的消息,宋高宗就算有心投降,也該明白北面這位憤青皇帝到底想幹什麼了。

不就是拔刀出鞘嗎,忍無可忍就毋須再忍!

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後,時秦檜已死,宋高宗罷黜了一系列主和派官員。然而,主戰派的慷慨激昂不能變成軍糧、軍需,要想打贏這場戰爭,南宋朝廷首先得有錢、有很多錢。

怎麼辦?

答:增發紙幣,即,增發會子。

紹興三十年,完顏亮南侵前一年,宋高宗下令巴蜀一地會子多行一百七十萬緡。次年,朝廷成立部級單位主管會子發行——會子務,新印發的會子在全國範圍內成爲官府指定貨幣(舊會子主要是用於去金國騙取物資,當然不能認賬)。此後,無論朝廷支付軍需、黎庶繳納稅賦,都可以用會子支付。

然後,宋高宗下令御駕親征!

即使在戰時,宋高宗對發行會子也表現出一種相當剋制的態度:官府所有開支,支付貨幣中會子不得超過總價一半;民間繳納稅賦,卻可以六成以會子支付。畢竟這些會子是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天價通脹,而這樣的比例,則可保證戰後數年之內回收大部分會子。

在短短兩個月內,憤青皇帝完顏亮親自率領的水軍就在採石全軍覆滅;陸戰再敗於大散關、鳳翔、樊城一帶;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元年,1162年),完顏雍在東京(今遼陽)稱帝,廢黜完顏亮爲海陵庶人,隨後,完顏亮被屬下殺死。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歷史真的捉摸不透 第4張

完顏亮南侵,南宋完勝!

突如其來的勝利有時候會衝昏人的頭腦,比如,趙構。

完顏亮的失敗意味着“金兵不敗”的神話徹底破產,趙構的頭腦也熱了起來,畢竟光復中原、直搗黃龍是一代人的夢想,又有誰真的願意奴顏婢膝呢。

面對主和派的冒死勸諫,趙構一反常態力主出兵北伐。隆興元年(1163年)正月,塵封已久的岳飛案平反、岳飛被追封爲鄂王,同月,宋將李顯忠、邵宏淵出兵北伐。

轟轟烈烈的隆興北伐開始了!

前面我們說過,宋高宗奉行無爲而治,沒有了封建官僚,千百萬人得以追逐錐末之利,南宋王朝經濟得以奇蹟般迅速恢復。但這種行爲是有代價的,無爲、無爲,無所作爲,不僅僅是皇帝無所作爲,封建官僚也被逼無所作爲,既然沒本事對付黎民百姓,當然也很難對付驍勇的女真。

高宗一朝,南宋封建官僚始終處於弱勢,加之宋高宗有意推行北宋“以文制武”的國策,南宋朝廷已經沒有中興四將這樣的將才,朝廷直接指揮的軍事力量也僅有二十萬人左右,能出戰者不過六萬。

這樣的軍事實力,朝廷動用發行會子一類的非常手段才得以退敵,何況出境主動擊敵?

隆興北伐比完顏亮南侵的戰績稍微好一點點,完顏亮支持了兩個月,隆興北伐支持了半年。南宋正月出兵,七月即在宿州遭遇大敗,輜重盡失;八月,主和派湯思退再次拜相,南宋由攻勢轉爲守勢。

隆興二年,宋金雙方再次簽訂“隆興和議”。與“紹興和議”相比,總算挽回了一點名聲、換回了一點利益,和議約定南宋不再向金稱臣,雙方皇帝以叔侄相稱,南宋歲幣減少十萬。

王夫之對此有過精準的評論:隆興年初,在“以文治武”的理念下,將軍都開始冒充書生,自矜有君子之風的士大夫則在湯火之急的兵事面前做出一副恍若無事之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是,焉能成就北伐霸業?

隆興和議後,宋金雙方再次進入相對和平的時期,南宋則在趙構主持下恢復了無爲而治的國策。

趙構早年顛沛流離,卻絕對有一個幸福的晚年,也是一個長壽的皇帝,他活了八十一歲,死亡時已是淳熙十四年(1187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