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東漢王朝的外戚與宦官是怎麼同歸於盡的?

東漢王朝的外戚與宦官是怎麼同歸於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王朝的外戚與宦官是怎麼同歸於盡的?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東漢是西漢的延續,甚至連自身的最大問題都一模一樣。

西漢末年,強勢的外戚長期把控着朝政,直至王莽篡奪了皇位;而到了東漢,這一問題非但沒有解決,甚至還進一步惡化。

東漢皇帝大多長於深宮、身體孱弱,要麼早亡、要麼絕後,爲了延續皇統,朝廷要麼從藩王中挑選接班人,要麼幼童即位,導致經常出現母后臨朝的現象。

《後漢書·皇后紀》稱:“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外立者四帝指的是:安、質、桓、靈四帝;臨朝聽政的六大太后分別是竇、鄧、閻、樑、竇、何。

而這些太后作爲女流之輩,許多事務並不方便親自處理,於是大多委託自己的父親、兄弟。於是便形成了東漢特有的外戚持續專權現象。

東漢王朝的外戚與宦官是怎麼同歸於盡的?

這就像如今的家族企業。假如當家人因故英年早逝、留下的兒子過於年幼,企業一定不會交給那些“外人”打理,往往會託付給自己的妻子——老闆娘;即使讓兄弟繼承,原來的老闆娘也會佔據重要地位。而爲了應對險惡的江湖,老闆娘基本上會找自己的孃家兄弟幫忙。

而隨着小老闆逐漸成長,他基本不會甘於受親戚長輩的掣肘。爲了奪回應有的權力,他挑選幫手的首要條件,就是忠誠可靠。什麼人最符合這些條件?發小,或者只能從依附自己而獲得利益的人。

在東漢帝王眼裏,最忠誠可靠的,莫過於身邊的宦官。他們陪着自己長大,而且身體殘缺、人格不獨立,只能依附於皇權才能獲取相應的生存空間。

在這種邏輯下,東漢那些過於強勢的外戚,如竇、樑、閻,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宦官勢力的誅殺。而東漢末年的何氏,也是在與宦官的鬥爭中雙雙迎來滅頂之災、同歸於盡。

外戚與宦官的第一次搏殺,發生於東漢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時期。

劉肇於公元82年被立爲太子,生母是樑貴人。但爲了符合皇統,他被過繼給竇皇后爲繼子。隨後,竇皇后爲了保住未來的地位,算計害死了樑貴人。

公元88年,漢章帝病死,年僅10歲的劉肇即位。由於其過於年幼,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從此竇氏家族開始把持朝政,竇太后的幾位兄弟紛紛位居要職,哥哥竇憲以侍中的身份內主機密、外宣詔命,三個弟弟竇篤、竇景、竇瑰也都百官封侯,風頭一時無兩。

一個人的權力如果來得太過容易,往往會輕易放縱自我。隨着家族的權勢地位如日中天,竇氏壓抑不住地專權跋扈。竇憲等人黨同伐異、殘害官員,安插親信佔據要職;他們侵凌平民、強奪財貨、無惡不作,惹得朝野怨聲載道,當然也讓日漸年長的漢和帝不滿。

公元92年,14歲的漢和帝決心剷除竇氏。他認爲,朝中大小官員無不依附竇憲,只有長期與自己相處的宦官鄭衆等人可靠又能幹。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漢和帝以竇氏一黨勾結太后、欲圖殺害自己爲名,出其不意地發起行動、一舉將竇氏滅族。

但這次事件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從此開創了宦官參與機要的先河,史書稱“中官用權,自衆始焉”,衆,即鄭衆。

外戚與宦官的第二次搏殺,發生於東漢第八位皇帝——漢順帝劉保時期。

公元106年,漢和帝駕崩,不滿100天的兒子劉隆即位,太后鄧綏臨朝聽政。幾個月後,劉隆夭折,鄧太后與哥哥車騎將軍鄧騭密謀,迎立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劉祜入宮爲帝,是爲漢安帝。

由於漢安帝時年13歲,外戚鄧氏聯合宦官鄭衆、蔡倫打壓士大夫集團,成功繼續掌權。

公元121年,鄧太后去世,安帝之妻閻皇后及其哥哥閻顯開始了新的外戚統治。漢安帝去世後,閻後“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迎立漢章帝之孫劉懿即位,是爲少帝。

七個月後,少帝病死,漢安帝的廢太子濟陰王劉保在宦官孫程等人的幫助下,一舉誅滅閻顯勢力,自己成功即位,是爲漢順帝。

順帝即位後,立即投桃報李,大肆封賞以孫程爲首的19個宦官爲侯,宦官勢力進一步滲透到了東漢的統治機器中。

外戚與宦官的第三次搏殺,發生於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漢桓帝劉志時期。

漢順帝掌權後,又扶植起新的外戚——梁氏,他拜岳父樑商爲大將軍;樑商死後,他又讓大舅子樑冀繼任這一崗位。

樑冀何許人也?本身其貌不揚、毫無才華可言,只在花天酒地、鬥雞走狗方面十分擅長,但架不住人家有個好妹妹。順帝死前下詔,令樑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共同輔政,年僅兩歲的兒子劉炳即位、是爲漢衝帝。

仗着先帝的託付、妹妹的撐腰,樑冀專橫跋扈、無惡不作。兩歲繼位的衝帝不到一年便夭折,樑冀又立了年僅8歲的劉纘爲帝,是爲漢質帝。

下一年,由於稱樑冀爲“跋扈將軍”,漢質帝被樑毒死。樑冀隨後迎立河間孝王劉開之孫劉志爲帝,是爲漢桓帝。

從此以後,樑冀更加無法無天。他殺害大臣、搜刮財富、魚肉百姓、欺壓良善,黨羽遍佈。如果從漢衝帝時期算起,他的這種狀態前後一共持續了20多年。迫於他的淫威,不僅百官不干預其分庭抗禮,連漢桓帝也只能忍氣吞聲,甚至不得以封賞連連對其進行安撫。

公元158年,漢桓帝聯合單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宦官,召集一千多名宮廷守衛,突襲包圍了樑府,樑冀被逼自殺。由於政變過於突然,朝廷因此而大亂數日,隨後漢桓帝清洗梁氏黨羽,以至於朝中爲之一空;朝廷沒收樑冀的全部財產,變賣後合計三十多億,足以抵消全國一半的稅收。

論功行賞時,宦官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被同日封侯,史稱“五侯”。朝政大權從此又落入宦官手中,並且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最終壓垮東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外戚、宦官的博弈。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重,但此時還未確立太子。他的兩個兒子中,長子劉辯爲何皇后所生,次子劉協的生母是王美人、早年受董太后(漢靈帝生母)撫養。漢靈帝本人希望冊立更聰明的劉協,於是交代蹇碩肢解和皇后之兄、大將軍何進的軍權,蹇碩則試圖直接除去何進。

但由於消息泄露,蹇碩的計謀流產,劉辯順理成章登基。何進掌權後,對蹇碩恨之入骨,準備除之而後快,時任中軍校尉、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則建議趁機把宦官實力悉數剷除。

何進於是與妹妹進行商議。但考慮到當初自己獲得漢靈帝的寵信,宦官郭勝幫了大忙,何太后堅決反對。又是在袁紹的建議下,性格猶豫、毫無氣魄的何進密招各地兵馬進京,試圖對妹妹進行逼宮。

顯然,這屬於殺雞用牛刀兼引狼入室,何進自己被宦官所殺,隨後宦官被袁紹等人清除。至此,外戚、宦官兩大集團在最後一次火併中同歸於盡,東漢進入了權臣時代,並且徹底走向了滅亡。

也就是說,宦官、外戚、權臣,封建皇權的三大毒瘤,東漢全齊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