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解密:清朝末期廢除科舉爲何加速清朝的滅亡?

解密:清朝末期廢除科舉爲何加速清朝的滅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政見發佈了一篇名爲《廢除科舉加速清朝滅亡?》的文章,介紹某篇新鮮出爐的論文。論文關注的雖是清末廢除科舉這一史學界老話題,然而使用了社會科學的論證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解密:清朝末期廢除科舉爲何加速清朝的滅亡?

這篇即將發表在國際頂級經濟學期刊Econometrica(《計量經濟學》)上的論文,題爲Eliterecruitmentandsocialmobility:TheimpactoftheabolitionofChina’scivilserviceexam.作者是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賈瑞雪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白營。

衆所周知,科舉制發端於隋、成熟於唐,經過1300多年的發展成爲中國古代選拔政治人才和社會精英的核心途徑。無數學子十年寒窗,只爲“金榜題名”,改變自己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命運。不難想象,一旦這種維繫社會流動性的選拔機制被突然取消,就很可能會對那些渴望進入精英階層的民衆造成巨大沖擊,甚至進而引發社會的動盪。

這一理論聽起來符合直覺,但要在學理上進行驗證卻並不容易。此前學界的主流觀點大致認爲,廢除科舉固然加大了朝廷與士人、尤其是正在形成的新興知識階層之間的離心傾向,有人因此而拋棄皇權,轉向革命。不過,要在科舉廢除和清朝崩潰之間找到更直接的因果關係鏈,恐怕還需要做更多考察。因爲精英選拔機制往往和國家能力、政治制度、社會風氣等許多因素密不可分,很難排除其它因素的作用而斷言選拔機制是否會影響社會穩定。正因如此,選拔制度與社會穩定之間的因果關係在過去的實證研究中基本屬於空白。

那麼,這篇新論文爲這一討論提供了什麼獨特的分析邏輯和研究方法呢?

作者指出,從地域上來講,雖然科舉制是在全國各地被同時廢除,但由於各地原本的秀才“名額”不同,這一變化對各地的衝擊存在程度的差異,即原先人均名額越多的地方,受到取消科舉的衝擊也越大。從時間上來講,由於科舉制直到1905年才被廢除,我們應當看到秀才名額影響1905年以後的動亂次數,而非之前。

由此,作者提出推論:我們應當觀察到在1905年以前,人均秀才名額的多少不影響當地起義、動亂的次數;而在1905年以後,人均秀才名額更多的地方發生更多、更大規模的起義和動亂。

通過對1900-1906年間清朝262個府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上述推論得到了幾乎完美的驗證。作者甚至發現,由於科舉被廢除發生在1905年的九月,如果將起義與動亂的時間精確到具體的月份,上述關係仍然成立。

考慮到“秀才名額”與“起義”可能共同受到某些不可觀測的因素的影響,作者又進一步分別利用“一個府內小河流的數量”與“廢除科舉前夕當地的考試成績”來驗證上述發現。

作者的基本想法是:一個府內小河流的數量越多,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就可能會有更多的縣(降低收稅成本),而同一個府內縣的數量越多,這個府總的秀才名額也可能越多。類似地,如果當地在廢除科舉前夕的考試成績比較好,就有可能被分配給更多的秀才名額。而“該地小河流的數量”、“廢除科舉前夕的考試成績”這兩個因素,前者由自然條件決定,後者在短期內偶然性很大(考生髮揮、考官喜好等等),因此這兩個因素雖然會影響秀才名額,卻不太可能從其它的途徑影響起義的發生。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小河流多的地方和廢除科舉前夕考試成績好的地方秀才名額更多、且發生了更多的起義,我們就可以比較有信心地認爲是秀才的名額影響了起義的次數。這兩個推論都在數據中得到了驗證。

政見這篇譯介之作引發了圍繞論文的爭議。對論文持支持態度的代表有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候選人徐軼青,他在微博表示:“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中國實證研究的突破,把(基於歷史素材的)中國問題和美國經濟學界關心的理論問題聯繫起來了……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應用經濟學家們共同的大喜事。”而懷疑意見多聚焦於實證的研究方法,包括數據時間太短等方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