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與袁崇煥有什麼關係?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與袁崇煥有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資料都在試圖證明一個觀點,那就是努爾哈赤的死跟袁崇煥有直接關係,或是被袁崇煥的大炮轟死,或是被轟成重傷不治,這種說法有沒有歷史依據呢?

滿清遺老們吹捧袁崇煥的過程中,努爾哈赤逐漸被說成是被袁崇煥在寧遠城下一炮轟死的,或者說是被轟成重傷。閻崇年《袁崇煥傳》便援引朝鮮譯官轉述袁崇煥自己吹牛的話,力證努爾哈赤死於寧遠之戰,金庸《袁崇煥評傳》也持此論。至於南鄉子更是直接聲稱努爾哈赤就是被袁崇煥打死的,此種謬論也普遍見於影視作品和許多被滿清官修《明史》洗腦的憤青小白文。

努爾哈赤,在天啓六年(1626年)正月進行的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重炮轟死(或者是重傷),那麼這樣的一個死人,卻在四個月以後的天啓六年(1626年)四月,遠征蒙古喀爾喀部,創造了死人率軍遠征的神祕事件,可謂一大歷史奇觀。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與袁崇煥有什麼關係?

據《清史稿·本紀》記載:天啓六年(1626年)四月間,努爾哈赤“徵喀爾喀五部,爲其背盟也,殺其貝勒囊奴克,進略西拉木倫,獲其牲畜。”這個意思是老奴“死後”勞師遠征蒙古之事。而《清實錄》也記載;天啓六年(1626年)五月,蒙古科爾沁部臺吉來見,努爾哈赤出城十里迎接,並且說:“今爾我無恙,得相會足矣”。這說的是老奴在“被袁崇煥重炮轟死”之後迎接蒙古王公,並且還說“我現在沒有生病”,真是白日見鬼了。

一些袁崇煥的粉絲說:滿清要極力掩蓋努爾哈赤被袁崇煥打死的事實,所以清方史料不可信。此論甚爲奇怪,因爲首先爲袁崇煥翻案的就是滿清乾隆皇帝,現在在學術界大肆吹捧袁崇煥的,也都是擁清學者,如閻崇年、李治亭等。袁崇煥沒有功勞,滿清學者們尚要編造出功勞來吹捧他,比如那子虛烏有的“九千破十萬”的虛假故事,怎麼可能去“掩蓋”袁崇煥的功勞呢?所以不知此話從何說起。

何況,明朝方面的史料也有努爾哈赤在天啓六年正月被“打死”後活動的記載。比如明人所編寫的《皇明通紀輯要》亦記載:天啓六年五月,“奴酋掩襲炒花,殺其名王,掠其牛馬”,即是講努爾哈赤“死後”遠征蒙古之事。天啓六年八月,“奴酋東侵島鎮,將士襲殺之於大石門嶺七道河,擒虜四十二,以捷聞”,即是講老奴“死後”,侵略毛文龍的東江鎮,被明軍擊敗的事情。

而明朝兵部尚書王在晉所著《三朝遼事實錄》有天啓六月四月間,“奴酋攻殺昂奴”、“奴酋將炒花臺吉殺死”等記載,這也是努爾哈赤在“被袁崇煥重炮轟死”之後征戰蒙古的明方記錄。

所以綜上,明清雙方的史料都記載了努爾哈赤在“被袁崇煥重炮轟死”之後北征蒙古,南侵東江的各種活動,這說明歷史上死人也能帶兵打仗,確實是非常詭異的靈異事件。

在明末清初的所有歷史檔案中,記載努爾哈赤在寧遠受傷的記錄只有三條:

最早的一條是在努爾哈赤死後,天啓六年底朝鮮使者去寧遠時,袁崇煥告訴朝鮮使者:努爾哈赤三個月前身亡,乃是因爲一年前被十八磅炮打中了。

第二條在朝鮮國王的實錄裏,努爾哈赤死亡一年後,朝鮮王說——他聽曾去大明的使者說——大明有人說——努爾哈赤好像、也許、大概、似乎在寧遠中過炮。

最後一條是毛文龍給大明朝廷的奏章,毛文龍說——他聽朝鮮國王說——努爾哈赤可能在寧遠負過傷。

除去以上檔案,另外在努爾哈赤死後幾個月,袁崇煥宣稱自己曾打傷過他。但還有一個問題是:歷史上袁崇煥在說這話之前,他給大明朝廷打過正式報告:“老汗發癰而死”,而大明朝廷向遼東巡撫袁崇煥覈實以後,作出地最終結論也是:“天心厭亂,故誅老奴。”

努爾哈赤是怎麼死的?與袁崇煥有什麼關係? 第2張

真要是被十八磅炮擊中了,就是鋼澆鐵鑄的人也被轟成渣滓了;袁崇煥心裏明白努爾哈赤之死跟寧遠之戰半點關係也扯不上。因此袁崇煥不敢在給明朝朝廷的奏章裏信口胡吹,也從來沒有跟一個大明臣子說過他曾擊中努爾哈赤。

那麼袁崇煥幾個月後對朝鮮使者說的話,很顯然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了,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這就叫“說謊吹牛”。不過袁崇煥是被滿清弘曆捧紅地“民族英雄”。對普通人的形容詞自然不適用在“民族英雄”身上,所以不叫說謊吹牛。

但這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是誰使這場普通不過的戰役變成了“大捷”呢?

該是“幕後英雄”——魏忠賢上場了!

魏忠賢爲了誇耀邊功,只有不顧事實的大吹特吹。於是這種稀疏平常的戰役,遂成爲空前絕後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於是在這種胡吹下,提拔袁崇煥的魏忠賢遂成了挽救大明王朝的蓋世功臣!

恰巧半年後年努爾哈赤死了,於是魏忠賢更多了一條大吹特吹的新聞:“袁崇煥炮斃努爾哈赤”。

此次戰役可謂是袁崇煥順風順水的第一步,但他做夢也想不到儘管他爲魏忠賢在城中大建“生祠”,但閹黨並不重視他。

表面上魏忠賢“炒熱”了袁崇煥,但實質的好處卻並沒有給多少。趕走了高第之後,遼東巡撫的重任並落到了他的身上,但賞銀僅30兩。

更爲可恨的是天啓皇帝的尚方劍竟送到了毛文龍的手中,而不是他袁崇煥!於是,袁大人“憤而辭官”。

這一辭使袁大人順利的與閹黨“劃清了界線”,但明朝的災難卻從此開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