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徒有壯志的君主:姬噲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徒有壯志的君主:姬噲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姬噲是戰國時燕國的君主,他在前320年至前318年在位。姬噲之父執政時,蘇秦去齊進行反間活動,不久蘇秦被刺,事情敗露,齊王因此深恨燕國,欲舉兵伐燕,剛剛執政的姬噲聽從蘇代的建議向齊國納質子以請和,並派使說服齊國罷兵。

姬噲上臺前,相國子之已在朝中結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位尊權重。姬噲上臺後繼續重用子之,在蘇代、鹿毛壽等人的引誘說服下,執政第三年他將君位讓給子之,自己列於臣位,後來太子姬平和將軍市被等起兵反子之,國人也怨恨子之,燕國於是大亂,齊國乘機攻佔燕國,子之被殺,姬噲也自殺身亡。

尋找“孟嘗君”

姬噲實際執政只有短短三年,雖然他有一腔熱血,可惜他不懂政治,急於圖進,輕信人言,最終酸成了國家的內亂。

當時中原各國的改革已有三十餘年,國勢迅速發展,魏秦齊等國相繼崛起,在列國臺上各顯雄。

姬噲欲仿效這些國家,整傷政治,來一番大的作爲,他上臺後不修遊宴池臺,不事走馬田獵甚至親自操作農具,耕種田畝,有點勵治圖強的精神。

徒有壯志的君主:姬噲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他常向人打聽各國轉致強的經驗,不時徵求大臣對朝政的意見,希望能有什麼措施,使落後積弱的燕國迅速趕上先進國家。

各國的改革圖強離不了人才,他們總是有一名賢能之相輔佐君王,主持朝政,姬噲看中了這一點,常爲自己身邊缺少這樣的大賢之才而悲嘆。

有一次,蘇代代表燕國去齊問候質子,回燕後姬噲問他:“我聽說齊國有孟嘗君,是天下著名的賢臣,齊王有這樣的賢臣就能稱霸天下嗎?”蘇代回答不能。

姬噲急問爲何不能,蘇代對他說:“我聽說過孟嘗君的賢能,但他任之不專,怎能成大事”姬噲感嘆說:“寡人就是得不到孟嘗君這樣的大臣,若我手下有這樣的大賢,必定會專而任之。”蘇代告訴他說:“現在相國子之就是我們的孟嘗君”姬噲聽了蘇代的話,遂讓子之專決國政。

讓位子知

有一次,姬噲問大夫鹿毛壽說:“古代有很多君主,爲什麼人們只稱贊堯舜?”鹿毛壽一向與子之相交厚,遂回答說:“堯舜之所以稱聖者,是因爲堯能讓天下於舜,舜能讓天下於禹。”姬噲又問爲什麼禹偏偏要傳位於兒子?鹿毛壽回答說這些君主重視天下大益而不看血統,姬噲遂問道:“寡人想要讓位給子之可行嗎”鹿毛壽連忙稱讚。

姬噲聞言,遂大集羣臣,廢掉太子姬平,將王位禪讓於子之,子之推讓一番後就於君位,南面稱王,姬噲就於臣列,出別宮居住。

讓位不久,將軍市被心中憤怒,率軍士攻擊子之,許多百姓相從,雙方惡戰十餘日後市被兵敗被殺,太子姬平亦曾支持市被,兵敗後選於深山避難,其他王室公子出奔他國,國人對子之怨聲載道,之人骨。及齊軍攻人時,燕軍竟紛紛倒戈相迎,百姓奔走歡呼,子之軍隊頃刻瓦解。

姬噲的失誤

姬噲急於國家的強盛,毫不計較個人利益,這種可貴的精神實在罕有。他善聽大臣意見,意欲專任人才的風格也很值得稱道,然而,他在實施自己良好意願的過程中犯了一系列的嚴重錯誤。

1、他對自所要專任和禪位的對象本身的情況不甚瞭解,就盲目交權。他把國家致強的航船放心地交給自己不曾熟悉的舵手,希望航船能在洶的疾風惡浪中快速進程,這種情況很少不使航船翻。

徒有壯志的君主:姬噲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第2張

2、他對禪位這一件事關重大的問題,事先沒有徵求多位大臣的意見,沒有估計民衆的情緒,僅僅聽信個別人的一面之詞就立刻決定,反映了他政治行爲的草率。

他聽了鹿毛壽等人的意見後,並沒有從現實關係上考察其言論的動機,認真分析其目的,沒有想到要聽聽各方面的意見,致使自己矇蔽受騙。

3、他不明情況,盲目效法古聖的賢讓。堯舜的禪讓決定於遠古時代不同的經濟、政治及民衆意識等情況,同時他們均是在自己本人千了一番大有作爲的事業之後,因自己年老而讓位於考察了多年的後繼人。

姬噲未作起碼的歷史比較,在執政後第三年就讓位於人,僅僅想通過自己的無私禪位來贏得聖賢之名,這是極爲幼稚的想法。

4、從專任子之到讓位於子之,這兩步走得太緊太急,他既沒有對這樣重大的政治措施進行充分的論準備,爭取羣衆的支持,又沒有給他們一個觀念轉變的過程。

在治國圖強的道路上他急於求成,至少是沒有考慮到社會成員的觀念轉變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子之不得人心

姬噲讓位的出發點是良好的,對這一事情本身的評價主要應以子之政權的性質爲根據,應從前後兩個政治集團所行政策孰優孰劣的比較中來判斷讓位事件的正誤。

雖然關於子之的治國方面缺少可據分析的資料,但從後來事態的發展上有三點可以肯定:其一是子之上臺後沒有給人們以現實的利益,下層民衆由於觀念上的敵視而不滿這個政權。其二是子之上臺後未能有效地團結王室親貴,反而激化了本來就有的矛盾,削弱了燕國勢力;其三是他執政後身邊沒有吸引到傑出的人才,他身邊只有一個鹿毛,在率兵拒齊時一戰即,兵敗被殺,其才能可想而知。

據此可以看到,無論子之本人胸懷怎樣的宏圖大志,也不管他是否具有真正的爲國之心,他從根本上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人物,故此姬噲讓位於他,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失誤。

姬噲急於強國,他政治意識幼稚,盲目效法別國及古代聖賢,輕信政治投機人物的一面之詞,把王位拱手讓給了自己並不瞭解和不具政治水平的人物,引起了國內政局的動盪及齊國的入侵,幾乎斷送了國家。他是一個不成熟的政治人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