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古代造反的文臣比武將多呢?

爲什麼古代造反的文臣比武將多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是中國古代王朝至高無上的人物,擁有節制天下的權勢,普天之下莫敢不從。皇帝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王朝最龐大利益集團的代表,官府應時而生,代行皇帝意志管理地方和萬民。文臣管政,武將統兵,可在古時候,擁有最強大武力的將軍卻時常附庸大臣,造反的多是文臣,武將很少,皇帝對此十分無奈。

槍桿子裏出政權。這是現代人都知道的大實話大道理,許多古代人自然也知道,因而對“軍隊”的管控制度較爲嚴格,隨着朝代更迭不斷地完善。皇帝自然是必須掌握軍權的,若是軍權在某個人、某幾個人裏面,國家動盪不安、政權不穩是註定。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皇帝無法直接管轄地方,所以官僚制度出現,通過層層官吏的傳達,將自己的意志傳達。軍隊亦是如此,從邊疆重鎮、各級地方,再到都城宮廷,由各級將官管控調遣,因此皇帝只需要控制最上層的將帥,就能掌握軍權。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士兵是效忠高高在上,幾年不見一面的皇帝,還是時常見到的上級統帥。

爲什麼古代造反的文臣比武將多呢?

因而皇帝掌握軍權,必須要將一支軍隊糧餉、指揮、調動、操練等權力分開,不能集中個同一個羣體或同一個人,不然容易形成藩鎮割據。唐末藩鎮,正是把一支軍隊的所有相關權交予一人,使之對中央號令置之不理,完全是個獨立的王國。

宋代的軍隊制度十分有代表性,將各部軍權被皇帝牢牢抓在上。招兵的是一批人,練兵的是一批人,起戰事指揮作戰的是另一批人,皇帝拍板授權,讓朝中宰相下發虎符命令誰統軍作戰,糧餉衣被營帳兵器馬匹等由中央文臣們調配。這樣一分配下來,宋朝誰能用軍隊來造反?不過如此繁瑣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軍隊的實際作戰能力。

爲什麼古代造反的文臣比武將多呢? 第2張

中央朝廷只需要掌控軍隊的人事權和財政權,指揮權下放就行了。軍隊,一定時間內沒有餉銀沒很大的關係,士氣會低落,可以靠個人權威維持住,但一兩天沒飯吃,必然譁變把統帥將官抓住,送到皇帝或者給他們吃飯的人面前。武將權力從春秋戰國開始,就在不斷削弱,不斷分權,增加許多掣肘。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說“朱允炆是不世出的蠢才”,朱棣就掌握一點部隊,沒糧餉,居住在北平內,官府死死盯着他們,一有亂子發生就會被人抓走。北平官府手上雖然沒有強有力的人馬,但還是有一些衙役城防軍,有錢有糧,大義在手。何況各地還有軍隊和官府,朱棣怎麼能叛亂取勝。武將叛亂難度增加,但文臣可以帶着糧餉裹挾着軍隊打仗,文臣可以間接控制軍隊糧餉而指揮軍隊,皇帝知道也沒什麼辦法,只得再次分權,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北宋開始大規模的弱軍行動,藩鎮割據幾乎不存在,武將叛亂不可能,最多譁變,而文臣裹挾軍隊造反的幾乎沒有了,不過還會有設傀儡皇帝、獨攬大權的權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