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管道設施不夠先進,古人怎麼洗澡的?

古代的管道設施不夠先進,古人怎麼洗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是不愛洗澡,首先得看有沒有條件洗澡。

普通平民家裏是不可能有像今天這樣的獨立浴室的。男子自然是沒有什麼禁忌,而女子想洗澡了,最多就是在房裏放個浴盆,提前準備好洗浴用品,關好門窗,屏風擋一下,冬天沒有浴霸暖光還得小心着涼,稍微有錢點人家的小姐可以讓女婢在一旁伺候着。

這種情況的改變要等到宋朝洗浴業的興起。到了宋朝,洗澡已成爲百姓們的日常活動,出現了許多公共澡堂。

這種公共澡堂一般是在浴室前安裝一口大鍋,有管道與浴池相通,用轆轤把井水注入鍋與池中,然後在下燒火加熱鍋裏的水,鍋裏熱水與池中冷水交混,池水可以一直保持溫熱的狀態,浴室內熱氣騰騰,即使在冬季也不覺冷。

臨安的浴堂還成立了行業組織,叫“香水行”,也叫“混堂”,大概是說無論身份高低貴賤,只要交錢就能進大浴池泡澡。部分商業浴室還提供有搓背、剃頭、修腳、按摩等服務,用水亦有冷熱之分,有池浴也有盆浴,這和現代澡堂也差不多了。

古代的管道設施不夠先進,古人怎麼洗澡的?

元明時期,商業性的公共澡池更加普及,浴室服務的對象從平民百姓擴展到了讀書人,“爲士者每亦浴之”。蘇東坡大詩人就特別喜歡沐浴在澡堂氤氳的溼氣中享受搓背的服務,完了以後還詩興大發:“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看來蘇學士是極爲講究衛生的人了。

不過呢,就算洗澡已經這麼方便了,愛不愛洗澡還是與個人生活習慣有關,邋遢的人還是邋遢的。

史料記載王安石“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經常不洗澡的王安石身上長了蝨子,有一次,面見皇帝時,這些琵琶狀的蟲子竟然爬到了他的鬍鬚。宋神宗看到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這件事也成了同僚調侃王安石的笑料。

古代的管道設施不夠先進,古人怎麼洗澡的? 第2張

看來無論愛不愛洗澡,當時社會上的人們普遍認爲講衛生是一件好事,是值得鼓勵提倡的。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洗澡只是關乎個人衛生的日常小事,但是在古代士大夫階層的眼裏,洗澡卻和德行修養聯繫在一起。

《禮記·儒行》中提到:“ 儒有澡身而浴德”,洗澡不光爲了清潔身體,更重要的是靈魂的洗滌。所以每當碰上什麼大事,像是祭祀晉官等嚴肅活動,必定要提前齋戒沐浴,以示虔誠之心。

甚至從漢朝開始,官員們洗澡以“ 休沐” 的形式被法律固定下。《儀禮·聘禮》所載的“ 三日具沐, 五曰具浴”,由於漢代官員是入屬辦公,國家專門設立假日讓官員回家洗澡,洗乾淨在回朝廷辦事。到了唐朝,這個假期延長到每十天休一天,稱爲“旬假”。

不僅如此,士大夫階層洗澡也十分講究。《楚辭》中就有“浴蘭湯兮沐芳”,用蘭草爲浴湯,叫做“浴蘭”。用蘭湯沐浴,想想也是既舒服又浪漫,有點像現代的泡溫泉。

除了普通的胰子、皁豆,在魏晉以後有了種新的去污產品,叫澡豆,一種用豆粉合藥製成的去污劑。

澡豆有多神奇呢,用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話說“十日色如雪,三十日如凝脂。” 這牛皮吹的和當今商家如出一轍,不過不管效果好不好,都不影響貴婦們爭相搶購。

到今天,人們洗澡已從盆浴、池浴、溫泉發展到淋浴、桑拿,用的清潔劑也越來越豐富多樣,洗澡越來越方便。 但願大家在洗浴時,勿忘古人所說的“澡身浴德”,不僅洗去身體上的污垢,也給心靈洗澡、搓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