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廣徵討匈奴迷了路,爲何衛青和霍去病卻沒問題呢?

李廣徵討匈奴迷了路,爲何衛青和霍去病卻沒問題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漢朝對匈奴的戰爭,算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對草原民族進行深入打擊,李廣之前還是以防守爲主,突然的思路轉變,對於李廣這樣打了一輩子防守戰的將領來說,肯定是不適應的,一軍之將如果戰術思維跟不上戰略轉向,輕則是浪費資源,徒勞無功,重則全軍覆沒。

而馬邑之謀後,劉徹就看穿了這一點,後來大膽啓用衛青,有很大原因是因爲當時漢朝,根本沒有一個老將能夠適應新戰略,並制定出相應的戰術,衛青的勝利,給了劉徹信心,而後也就沒李廣什麼事了,他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一個救火隊員的角色,哪裏需要牽制防守,他就去哪裏。匈奴雖然依水草而居,但水草不是成片的,一般隨着河流、小溪延伸,幾十萬人和牲畜分佈在很大範圍內。

可能當時在幾十裏內並沒有多少人,加上斥候偵察,等你發現敵人蹤跡時,匈奴不是分散逃竄,就是集中起來襲擊你的薄弱部分。不是找不到匈奴,而是找不到主力,很可能費勁追趕幾天,就幾百人的小隊伍。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匈奴王帳,一般都是巨輦大旗作引導,這個光憑嚮導也沒用,還需要一些運氣。內地去的人對草原可能沒有什麼概念,天高草低沒有任何參照物,雙方相距幾十裏相向路過可能都碰不到,淨瞎轉圈了。

李廣徵討匈奴迷了路,爲何衛青和霍去病卻沒問題呢?

而能力界定一個人的眼界,蒙恬,李牧能戍邊用步兵大破匈奴,李廣戍邊幾十年連匈奴的活動規律,生活習性都搞不明白,連靠譜的斥候都訓練不出來只能說明能力不行。李廣兩次全軍覆沒,騎兵作戰都能全軍覆沒,只能說明不能審時度勢死拼硬打,比自己的孫子李陵差遠了。

李廣徵討匈奴迷了路,爲何衛青和霍去病卻沒問題呢? 第2張

其實漢匈確實互有勝負。而且文帝以來使得匈奴長期處於戰略優勢,掌握主動權,他們掌握的資料應該比李廣更完整全面才合適。至於武帝的天恩,官二代問題,這不能忽略,但是霍去病的戰功是他親自騎馬一刀一刀跟部下們殺出來的吧,又不是他冒功或者搶來的,天幸歸天幸,能力是能力。

至於衛青牽制一說,河西之戰並無衛青直接參戰的證據,不過有其他數路軍隊的配合也是事實。霍去病的勝利,可以用時來天地皆同力來形容,至於他怎麼找到路的,也絕對不是膽子大運氣好就行的,可惜沒有行軍記錄,將領不著書,後人也無法得到更多的信息。漢軍確實很少打出去,但是抓點俘虜弄點嚮導是很輕鬆的。最關鍵的是,地形的變換是非常緩慢的,如果按照你說的適合放牧的地點都差不多,那麼對於後世來說這些地方的資料也不難弄到。

綜上,我認爲,問題是霍去病如何精確定位,不是爲什麼打勝仗。再者,地圖和嚮導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作爲主帥,必須將這些信息綜合分析,結合形勢判斷,做出決策。考試時,每人都是一樣的卷子,爲什麼成績不一樣!找嚮導、看地圖可能每個將軍都會,但是 能做到什麼程度就不得而知了最後,漢武帝對霍去病的確是賞識,但是如何能推斷出霍去病一定就沒壓力呢?也許正因爲得到賞識,才導致壓力增大呢,這個有點主觀吧。至於正面戰場的牽制,那不是找到路的原因,是獲勝的原因。要說衛青在正面牽制,那對李將軍也是一樣的啊,不是隻對霍去病有益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