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奉天之難的經過如何?對唐朝有哪些影響?

奉天之難的經過如何?對唐朝有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涇原兵變,是唐代中期的兵變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地方士兵叛變,叛軍攻陷首都長安;唐德宗倉皇出逃至奉天(今陝西乾縣),更引發皇帝被叛軍包圍一月餘,史稱奉天之難。自此事件後朝廷威嚴掃地,唐肅宗更爲重用宦官制約武將,促成宦官專權的局面。

事出有因

奉天之難的經過如何?對唐朝有哪些影響?

自安史之亂平定後,黃河下游各個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後來更世襲相傳,如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死後,其侄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一職,唐中央也無法過問。唐德宗繼位後,決心對付地方的藩鎮。建中二年(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要求德宗任他爲新任成德節度使,繼承父親,但被德宗拒絕。李惟嶽於是聯同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及山南東道節度使樑崇義一同舉兵謀反,史稱四鎮之亂。

德宗以藩鎮對付藩鎮的方法平亂,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平亂。最初效忠唐中央的軍隊處於上風,李正己謀反後不久病故,其子李納續領淄青軍,但被圍困;樑崇義被李希烈打敗自殺;李惟嶽部下王武俊發動叛變,殺掉李惟嶽向中央請降。四鎮中只有魏博的田悅仍有實力對抗中央,但已孤掌難鳴。

奉天之難的經過如何?對唐朝有哪些影響? 第2張

當時德宗被勝利充昏,不肯任命平亂有功的王武俊爲節度使,同時朱滔要求增加其轄地同樣被拒,於是王、朱兩人對唐中央政府十分怨恨,此時,處於下風的田悅把握機會,成功勸服兩人倒戈反唐,於是王武俊、朱滔二人派兵解救了田悅及李納,之後互相結盟,推朱滔爲盟主,四人並且分別稱王。同時,淮西的李希烈亦因向唐中央求地不遂,於是叛唐與四鎮勾結。黃河下游的藩鎮叛亂越演越烈。

建中四年(783年)八月,叛唐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發兵三萬,圍攻河南襄城(今河南襄縣),九月,唐德宗爲解襄城之圍,詔令涇原節度使等各道兵馬援救襄城,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長安。當時天寒地凍,士兵又累又餓,希望能得到朝廷的優厚賞賜,結果一無所得。士兵們出發到了滻水,德宗下詔,命令京兆尹王翃犒賞軍隊,王翃只賞賜粗飯,且飯食腐臭,引起了士兵的不滿,導致譁變。士兵們揚言:“吾輩將死於敵,而食且不飽,安能以微命拒白刃!聞瓊林、大盈二庫,金帛盈溢,不如相與取之。”於是擊鼓吶喊,進攻長安。姚令言勸解未果,德宗急令每人賞賜布帛二匹,叛軍益怒,用箭射殺中使,涇原兵與李忠臣、張光晟等擁立前涇原節度使朱泚(朱滔兄)爲主帥,姚令言亦附泚,攻入長安。原來朱泚本爲盧龍節度使,後來入朝並願意留在長安,命其弟朱滔爲幽州留守,唐中央之後任他爲涇原節度使,故他與涇原兵本相知。朱滔叛唐後,德宗免去朱泚所有職務,軟禁他在長安。朱泚爲擁立後,與弟朱滔及其他叛唐四鎮相呼應。

唐德宗帶着皇妃、太子、諸王等倉皇出逃,由咸陽到奉天(今陝西乾縣),護駕只有宦官霍仙鳴及竇文場,涇原兵進入皇宮府庫,大肆掠奪金銀。渾瑊等人趕至奉天保護德宗,德宗欲前往鳳翔,但鳳翔也發生軍變,節度使張鎰被殺。此時邠寧節度使韓遊瓌與蕃將論惟明率兵三千趕至奉天勤王,與繼至的叛軍交戰不利,叛軍三面攻城,被任命爲元帥都虞候的渾瑊領軍力戰,才擊退敵軍。大將呂希倩戰死。叛軍見急攻不下,遂圍城。

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率軍屯駐於臨洺。朱泚進入宣政殿,自稱大秦皇帝,改元“應天”。皇叔彭王李僅、皇弟蜀王李溯遇害,朱泚分別贈其爲司空、太子太保並葬之。朱泚寫信給朱滔說“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除珍,當與卿會於洛陽”。朱泚派涇原將領韓旻率三千騎兵,前去奉天,謊稱迎接皇上車駕,但司農卿段秀實以官印詐作兵符將韓旻軍追回。在一次朝會上,段秀實搶過鄰座源休手中的象牙笏擊打朱泚,被殺。此時渾瑊堅守奉天。德宗向魏縣行營告急,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來救,在醴泉擊敗阻擊的朱泚騎兵,進軍奉天,神策軍將領李晟後來也從定州趕到奉天救援,於是奉天城轉危爲安。朱泚圍攻奉天一月有餘,未果,退回長安固守。

逃亡漢中

李懷光自恃功高,德宗聽信宰相盧杞饞言,只是讓其進軍討賊,竟不肯召見,李懷光按兵不前,多次上表揭露宰相盧杞、宦官翟文秀等人之罪。德宗不得已,誅殺翟文秀,貶謫盧杞。並在興元元年(784年)二月加封李懷光爲太尉,並賜可免三次死罪鐵券,以示信任有加。李懷光更加懷疑,將鐵券扔在地上說:“聖人疑懷光邪?人臣反,賜鐵券,懷光不反,今賜鐵券,是使之反也!”李懷光的部將韓遊瓌在奉天掌兵,懷光與其多次書信交通,約令爲變,但都被韓遊瓌上報,最後使者被捕。李懷光乃決定跟朱泚建立盟約,追擊德宗。此時與李懷光同駐守在咸陽的神策軍李晟部聞變,移兵東渭橋。李懷光奪取了奉天行營都團練使陽惠元、李建徽二人部下的兵馬,陽惠元不從被殺。德宗再次出逃到梁州漢中,發佈了《罪己詔》,即著名的陸贄《奉天改元大赦制》:“然以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天譴於上而朕不悟,人怨於下而朕不知……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赦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朱滔之罪,聲明不再約束節度使,對其姑息遷就,敕令下達之日,“雖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激發”。李晟所率的神策軍大肆徵兵徵糧,準備對抗李懷光。李聯繫長安的朱泚,欲共同剿滅李晟。

尾聲

李懷光部下多數不願意成爲叛軍,又在地方虜掠無所得,對李懷光很不滿。李懷光不得已,只好分兵從涇陽、三原、富平一路搶劫,逃往河中。五月,李抱真、王武俊在經城東南大破朱滔,斬首三萬級,擒僞相朱良佑、李俊以獻。朱滔遁歸幽州。朱泚陷入孤立,李晟與駱元光、尚可孤等各鎮唐大軍進逼長安,與叛軍大戰於光泰門外神麚村,生擒僞署侍中董泰、中書侍郎平章事蔣鎮、左僕射同平章事張光晟、兵馬使李希倩、敬釭等人,朱泚和姚令言等人率衆萬餘人向西奔逃,京師光復。姚令言在涇州被田希鑑斬殺,朱泚抵達彭原的西城屯(今甘肅省鎮原縣東)途中被部下樑庭芬、韓旻等殺死。其餘黨源休、李子平奔鳳翔,被李楚琳斬殺。七月德宗返長安。

涇原兵變後,大唐天子的威嚴完全掃地,中央權力進一步削弱,應對地方的藩鎮割據更顯得無心無力。唐德宗成爲第三個逃離長安的皇帝,從此不再信任宰相,對將領猜忌,更爲重用宦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