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夷陵之戰劉備爲何會大敗呢?只因爲他的連營嗎?

夷陵之戰劉備爲何會大敗呢?只因爲他的連營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21年,皇叔率領大軍伐吳,孫權命陸遜爲大都督前去抵擋。劉備和陸遜都在南岸,沿着南岸從西到東依次是劉備,馮習,陸遜。馬鞍山在戰場西北方,同樣在南岸,是劉備回蜀的最後一個山口。再往後就是入蜀的峽谷了,只能輕兵徐行,無法大軍突進,這是劉備能活着回去的原因。

夷陵之戰劉備爲何會大敗呢?只因爲他的連營嗎?

整個戰爭期間,黃權一直在北岸防着曹丕,無法及時參戰,這是劉備失敗的客觀原因。馬鞍山之戰時,黃權的兵力已經多於劉備,如果兩人合兵,陸遜還真的難以討到便宜。所以整個過程其實很簡單,陸遜沿着長江突進到劉備馮習之間,反向進攻把馮習背刺,劉備只能退守入蜀的門戶馬鞍山。但可惜大軍新敗,馬鞍山也沒守住,不得已燒甲撤退,僅以身免。這時陸遜的大軍已經佔領馬鞍山,黃權想通過馬鞍山入蜀也回不去了,只好投奔曹丕,至此夷陵之戰結束。

就夷陵之戰這個話題,談談個人看法。夷陵這個地方,江邊就是山,懸崖峭壁的,不具備水陸並進的優勢。劉備從奉節起兵,在巫山擊敗吳軍,吳軍後退,爲何退到夷陵就不退了?因爲陸遜就是想在這個地方跟劉備進行決戰。這地方崇山峻嶺的,水軍不方便靠岸進行實時支援,因此不能水陸並進。水軍要麼駐紮在後方,那麼兵力就分散了,要麼只能上岸,劉備選擇了讓水軍上岸,集中兵力。

夷陵之戰劉備爲何會大敗呢?只因爲他的連營嗎? 第2張

但是這地方地勢險要,不方便陸軍大規模展開進攻。所以,劉備是被陸遜給憋在夷陵不能動了,順江而下的優勢沒了,本來六四開的局面變成五五開了。雙方在夷陵對峙,都沒有空隙可趁。劉備也久經沙場,也安排吳班佈置精兵引誘吳軍出站,尋機殲滅。只是陸遜太過精明,智謀過人,纔沒上當,反而偷偷派軍從背後偷襲馮習,導致蜀軍陣腳大亂。劉備屯兵猇亭之下時在軍事上基本上已經沒多少前途了。之所以繼續撐下去,是在等秋天枯水期曹魏出手。實際上劉備猜的沒錯,在夷陵之戰結束後一個月,曹丕就發動了三路伐吳。站在吳國這邊來看,夷陵之戰只不過是三路伐吳的一次餐前開胃菜,吳國上下真正防的是魏國這一波。

在漢中征伐戰中,黃忠依靠法正的計策,刀斬夏侯淵,這時候劉備親率軍隊也在前線。曹魏諸將都大爲震恐,大家共推張郃爲主將,說劉備狡猾,久經沙場,只有張郃能勝任。從敵方的信息也可以證明劉備雖然不如曹操指揮如神,但是經歷過漢末各種戰爭的洗禮,能夠存活下來,絕對是經歷戰場洗禮的老將,哪裏是什麼菜鳥啊。劉備被陸遜擊敗後非常愧恨,相信也是恨自己不如年輕人的指揮能力,犯了輕敵的錯誤。

小編認爲,劉備的連營是沒錯的,他主要輸在沒有水軍,這一點陸遜給孫權的奏摺都承認過。兩千年來說劉備輸在連營的只有曹丕,曹丕什麼水平,他的軍事能力比劉備差遠了。只可惜他一句妄言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年,連羅貫中都不能倖免。還有一點,當代有很多現代人去夷陵那裏認真仔細的考察過地形,得出的結論是劉備連營沒錯。總之,歷史上腹背受敵還能打贏的只有一人,那就是韓信,其他人無一例外的都在送經驗送人頭,包括久經沙場的劉備,也未能倖免。演義上說劉備連營導致大敗,實際上就是被陸遜前後夾擊,不得不退回白帝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