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漢代俸祿制,二千石是多少銀子?

揭祕漢代俸祿制,二千石是多少銀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代官制,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在地方設立郡縣長官。漢武帝時期,又將刺史制度化,在全國設立十三州,每州派一名刺史對當地地方官進行監督。刺史起初只是監察官員,但隨着它與地方的聯繫加深,終於變成州的軍政長官,所以漢代地方官制也因此變成州郡縣三級。

與官職對應的是俸祿制。漢代俸祿制,官員俸祿最高爲萬石,最低爲百石(百石之下,還有斗食、佐史之秩,但這是吏的俸祿),從萬石到百石一共分爲“十個大級”,分別是:萬石、兩千石、千石、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三百石、兩百石和百石。

但嚴格來說,漢代官俸可不止十級,因爲從萬石以下,每個等級又分不超過四個小等級,比如最常見的二千石,又分爲:中二千石、真兩千石、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四個俸祿等級。

揭祕漢代俸祿制,二千石是多少銀子?

說到這裏,有朋友想必很好奇,二千石這一俸祿常聽說,但真沒聽說過兩千石還分中二千是、真二千石等四個等級,它們之間有何區別呢?

中二千石、真兩千石、二千石和比二千石這四級俸祿,可不是同一俸祿的不同叫法,它們之間不僅等級不同,叫法不同,含金量也有較大的區別。

含金量最高的是中二千石。‍‍

中二千石有兩種說法,一是在中央做官的二千石,一是俸祿給滿二千石的意思。中二千石雖然名爲二千石,但實際俸祿已經超過二千石,月俸180斛,一年共得2160石。

中二千石的對應官職,主要是朝廷九卿,他們分別是: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博士官、史官、醫官、天文官等皆是其下屬,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長兼衛生部長、科技部長等職,在西漢初年地位極高,位於九卿之首,僅次於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手握禁衛軍,漢代大名鼎鼎的期門騎、羽林騎皆是其下屬軍事部門,相當於宮殿警衛司令。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西漢兩大禁衛軍之一南軍的長官,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官皆是其下屬,相當於宮門警衛司令。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相當於今天的交通部長。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相當於公安部長兼最高檢檢察長。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相當於外交部長兼民委。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長。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相當於皇室大管家。

其次是真二千石。‍‍

真二千石雖然名爲二千石,但實際俸祿不足二千石,月俸150斛,一年共得1800石。

揭祕漢代俸祿制,二千石是多少銀子? 第2張

真二千石這一俸祿等級不常見,因而它對應的官職也很少,主要是諸侯王國的國相。不過,據《後漢書》記載,“皇子封王,其郡爲國,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可見,隨着諸侯王地位的下降,其國相的官俸也因此減少,由真兩千石變成了二千石。

再次二千石。‍‍

兩千石的實際俸祿,與兩千石相差較遠,月俸120斛,一年共得1440石。

兩千石的對應官職較多,下面主要說幾種比較常見的官職。

太守:郡的長官,負責一郡的民政,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市市長。

州牧:州的長官,負責一州的軍政,大概相當於今天的省長兼軍區司令員(你沒看錯,州牧雖是太守的上級,但俸祿和太守一樣)。

將作大匠,主要負責宮殿、宮城建設,相當於皇家建設部長。

太子太傅、少傅:主要負責太子的教育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太子太傅在東漢是中二千石。

內史:主要負責京城的民政,相當於長安市市長。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年間,內史的行政區域被一分爲三: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內史也就不復存在。

最後是比二千石。‍‍

比二千石是接近二千石的意思,而實際上,其俸祿遠遠低於二千石,月俸100斛,一年共得1200石。

比二千石對應的官職較多,主要說幾種常見的官職:

北軍五校尉皆是比二千石。

北軍是西漢南北兩大禁衛軍之一,五校尉分別是: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其麾下兵馬不詳,大概在一千到兩千人之間,每個校尉都相當於警衛團團長。他們的領導是中尉(俸祿爲中二千石)。

司隸校尉:俸祿雖然不算很高,但職權很大,乃京師和周邊地方的監察官,掌握懲治京畿地帶不法官員、權貴的權力。

五官中郎將:起初應該是郎中令的下屬,主要負責宮殿警衛。

諸侯國中尉:職責如郡的都尉,主要負責諸侯國的軍事和治安,起初相當於諸侯國的軍區司令兼公安廳長,但隨着中央對諸侯國軍事的削弱,主要充當公安廳長的角色。

城門校尉:負責京城十二城門的守衛,相當於長安城門警備司令。

如果將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對應清代的官職,中二千石大概相當於各部院尚書,真二千石和二千石相當於不加銜的封疆大吏,而比二千石相當或略低於各部院侍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