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明朝謀財害命案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明朝嘉靖年間,曾發生過一起詭異的兇殺案,這起案件不僅使當地縣令丟了烏紗帽,還差點冤殺無辜。幸得大理寺評事明察秋毫,在供詞中覓得三字破綻,才使得真相大白。

身強體壯卻離奇人間蒸發

有天,一羣人來到縣府衙門報官,稱他的一位至交好友趙信莫名其妙失蹤了,他和好友之妻一連找了三天,連半個人影都沒見着,遂前來報官。

縣令朱一明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這個人心存仁厚,聽說此案後便親自上堂審問。一番詢問後,才弄清衆人身份,報官那人是趙信至交周義,趙信之妻名曰孫氏,其稱"夫已食早飯,四更而出,後事不知",其餘之人多是街坊鄰里。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在公堂上,周義稱兩人本相約第二日一同乘船外出,但當日直到早飯時都沒看見趙信前來,便讓船伕到趙家詢問,但是卻得知趙信已出門,遂返回和孫氏船伕共同尋找,但並未找到。那周義認爲畢竟是自己約了趙信,生怕被懷疑,便前來報官。而且孫氏也稱其夫身強體壯,並無任何傷病在身。

朱一明在聽完陳述後,便親自帶人在周邊搜查,可一連過了數天,同樣爲找到半個人影,這讓朱一明不禁納悶,好好的一個大活人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不成?

聽信讒言草草結案

面對撲朔迷離的案情和毫無頭緒的調查,朱一明重新梳理,從街坊鄰里開始調查,這一查倒是發現了一個關鍵的線索。據鄰居趙質稱,在當天凌晨,他聽到了趙信夫婦吵架的聲音,吵得他睡不着覺,但沒多久就不見了聲響。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第2張

有了這一線索,朱一明重新審問孫氏。面對審問,孫氏稱那天吵架是由於丈夫一大早便要自己起來做飯,而她又因爲前晚勞累而疲憊不堪,因此才發生了爭執,但還是起牀做飯,趙信走後自己便又去睡覺了。

這樣的說辭讓朱一明這個縣令頭疼不已,沒有確鑿的證據便不能抓人定罪,於是他重新審問每個人,在船伕的供詞中發現了線索。那船伕稱自己去趙家詢問時,連着叫了數聲纔有人開門,當時四更天剛過一會,那孫氏不可能入睡如此之快,定是其謀害親夫,然後掩埋屍首。

面對質疑,孫氏說不出任何辯解之詞,朱一明便下令對其嚴刑拷打。但一個體弱的婦女怎麼能遭受如此刑罰,孫氏禁不住便說:"我夫已死,我願以死賠他",便招認是她所爲。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第3張

於是朱一明便就此結案,在卷宗中寫到:"審得孫氏虺蜴爲心,豺狼成性。夫經紀,朝夕反脣而相稽;負義兇頑,幕夜操刀而行刺,證物既明,凌遲之律極當"。經過上級複審確認後,便就此結案,孫氏將於秋後行刑。

三字破綻引出案件始末

次年秋,本到了行刑的時候,大理寺一位叫楊清的評事複查卷宗,忽然注意到了上面的三個字,正是這三個字使得案件被髮回重審,真相也得以大白。

原來,楊清注意到,在那船伕的供詞中,他去趙家詢問時,本應該直接喚趙信之名,但船伕卻喊到:"三娘子"。這三個字使得楊清心中生疑:"敲門便叫三娘子,必定是知道趙信不在屋內的"。只此兩句話,楊清就斷定其中必有蹊蹺,便發回重審。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第4張

時值一位叫陳院的巡使在當地視察,聽聞此案便親自喚來一干人詢問,皆稱孫氏謀殺親夫。便以三娘子詢問那船伕,船伕自然不認,便被打板三十,又不認,再打一百。船伕受不住疼痛,便招認了殺害趙信的事實

原來,這船伕喚作張潮,是當地一個小小的船伕,靠給人划船渡河爲生。那周義和趙信兩人本約好了前往金陵買布,在他這定了船隻。第二日,趙信攜帶一百兩銀子早早地就來到此地,那張潮見天色未明,便生起了謀財害命的念頭。

央,將趙信推了下去並將其溺死,把那百兩銀子佔爲己有。行完此事,便回到岸邊裝睡,待周義前來叫醒他,這樣便可逃脫嫌疑。

這本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但是他在趙家言不由衷說出"三娘子",卻功虧一簣,露出了馬腳。但是在朱一明急於求成的心理下,這麼明顯的紕漏卻被忽視了,以至於孫氏被冤枉入獄,張潮依然逍遙法外。

縣令朱一明也因爲判案欠妥,牽連無辜而丟了烏紗帽,被免職爲民。大理寺評事楊清同樣因此案獲得一致讚譽,孫氏也被釋放,並獲得了政府的賠償和安頓。

倘若沒有楊清的慧眼如炬,那麼此案便會以孫氏謀殺親夫而徹底問完結,不僅冤殺無辜,還會讓真兇繼續逍遙法外,讓一些爲非作歹之徒產生更強的僥倖心理,以至於更多的謀財害命栽贓嫁禍的案件。

朱一明因爲急於求成,盲目聽信了張潮的說辭,不作深究便匆匆結案,丟了官位不說,還從此背上了一個聽信讒言的標籤,前途充滿了不確定性。

古代令人詬病的斷案手段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尚且有譬如張玉環這樣的冤案,更不用說各個方面都落後的古代了。在古時,對一些比較難以判斷的刑事案件,官員往往會對一些可疑的人員施加嚴酷的刑罰,逼迫他們"招認",並藉此結案,堂而皇之的申報功勞,以求晉升。

探索明朝嘉靖年間,一起謀財害命案的真相 第5張

此外還有的官員往往憑空捏造一個人物,將罪名安插在這個人身上,再找一副無名屍骨,稱罪犯已經死亡,便草草結案。這樣的方法在古代屢見不鮮,甚至於到了後期,衙門府司內部都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默契,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官員走向腐敗。

這樣的方式在官員看來,一方面既能節省時間,一方面這樣做還能完美結案,很少出現破綻,畢竟死無對證。但是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老百姓的心中,自然有一杆天平來衡量,而這種草草結案的斷案方法就像是一個個砝碼,不斷地將天平壓向失衡。

久而久之,長期堆積的民怨總會有爆發的一天。在不少影視劇作品中,都有着百姓奮起反抗昏官的橋段,而這些橋段往往都有着一定的事實依據。

但這些官員爲何會如此肆無忌憚,他們明明知道大明律對於貪污官吏的懲治條例,也知道這樣做會引發的後果。早在元朝時期,關漢卿所著的《竇娥冤》中就描繪了民女竇娥被冤枉致死的情節,雖然這是一部戲劇作品,但是這不恰恰代表了人們對於清淨廉潔官員的一種期望?

回頭想一想,包拯、海瑞這樣的人之所以會深受百姓愛戴並流芳百世,不正是因爲他們那顆清淨廉明的內心和兩袖清風的作風嗎?戲劇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竇娥這樣被冤枉的無辜人在歷史上絕對不在少數,也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存在,更加喚醒了人們心中的那種強烈的渴望和期盼。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