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到底有多厲害?

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到底有多厲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戰爭與和平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但是,實質上戰爭比和平更早出現。戰爭在人類史上從未長久停歇過,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過。各個朝代的滅亡與崛起的過程中,軍事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今天帶你來看下有關明朝的軍事戰爭,以及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

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到底有多厲害?

明代禁衛軍有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神機營在明代軍隊中是專業執掌火器的特戰部隊。這一軍隊,可以對外開展戰爭,在內部則是起到了保護北京城的作用,可以說,它是一支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揮的軍事部隊。

永樂八年(1410年)徵交趾(今越南)時,朱棣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爲明軍的一個特殊兵種。

神機營有5000人,在其中,步兵團有3600人,全部配備火銃;炮兵有400人,配置野戰重炮160門、大連珠炮200 杆,還有炮兵防身用的手銃400 杆。另外,還有騎兵1000人。它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獨立的一支槍炮軍隊,比西班牙的火槍兵也要早100年。

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到底有多厲害? 第2張

神機營選用三段式射擊方式 ,把兵士分成了3排,最先射擊的是一排士兵,處在隊列1、3、5、7、9、11的位置,後面,則是處在隊列2、4、6、8、10、12的位置。第一排兵士每次射擊以後,立刻把空槍拿給中間一行的兵士,並從中間一行的兵士手上接過裝滿子彈的神機銃。

正中間一行的兵士,從第三排兵士手上接到早已裝滿子彈的神機銃,迅速拿給第一排兵士,同時,將從前排兵士的手上接到的空槍再拿給第三排兵士。第三排兵士主要的任務就是裝子彈,這樣一來,就確保了可以對敵人接連不斷地射擊,使對手沒有分毫的喘息機會。

發明這類方法的,就是明朝年間的名將沐英,據說,此法一出領跑了全球200多年。

明朝于謙相信大家都有耳聞吧,(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杭州市上城區)人。但是,大多數人對於謙的瞭解,還僅限於他是明朝的一位忠臣,一位著名的詩人,擁有高風亮節的品質等。

但卻殊不知,他還有另一重身份——才華橫溢的軍事家。

明英宗朱祁鎮傻的可愛,總是喜歡聽取一個名叫王振的太監的讒言,將整個朝廷搞得一塌糊塗。太監王振的勢力在朝中無法無天,所行使的都是天子之權,但是,這個太監在朝中呼風喚雨,作威作福還不滿足,還妄想着在歷史上名垂青史,因此,想出了帶兵打仗這麼一出。

之後,他教唆了皇帝朱祁鎮出兵征討瓦剌,自己帶兵,還讓皇上御駕親征。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的朱祁鎮,還真就傻乎乎的同意了,他帶着同樣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的太監王振去打仗。結果,就搞出了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戰——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大軍全軍覆沒。

京師危若累卵,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于謙挺身而出,力排衆人遷都南京之議,堅決扶郕王朱祁鈺上位,死守北京,運籌帷幄,身先士卒,死戰也先大軍。嘆于謙嘔心瀝血,保大明江山,最後,卻落得個被誣陷滿門抄家的下場。于謙爲官清正深受愛戴,抄家時竟找不出多餘的錢財。

可見,于謙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當時的情況是:蒙古瓦剌頭領也先,在土木堡戰爭中取得勝利之後,又浩浩蕩蕩的率軍攻擊北京。那時候,明朝精銳騎兵早已在土木堡陷落,北京城相當於沒有任何防守,只要有軍隊進攻很容易就被攻下。但是,于謙佈置了神機營等着也先部隊到來,最終,大勝蒙古瓦剌軍隊。

對於于謙的排兵佈陣,乍一看是很意外的,因爲,他將主力大軍佈置於城外,放棄了堅固的城池,等於放棄了守方的優勢。直接和瓦剌大軍打野戰,那麼,是不是他不懂用兵呢?實則不然,打小城市可以堅守,但是,北京這種百萬大城市,只能出擊不能死守。

原因有三:

第一,守軍不夠,大城市城門多,兵力會分散,而且,因爲城市太大,萬一其中一個門被攻破,其他守軍想趕來時間也來不及。

第二糧草不夠,南京魚米之鄉還好點,但是,北京本身就需要南方的不停補給,沒有支援的話,百萬人會瞬間吃光糧食的。

第三,瓦剌想重蹈靖康之恥來要挾明朝,再加上,瓦剌一路攻打,讓好多人感覺明朝已經敗了,死守城池時間長了容易內部瓦解,所以,擺出置之死地的態勢與瓦剌決戰方可有勝算。

明朝的特色軍營:神機營到底有多厲害? 第3張

從形勢角度來講,于謙的做法極其正確,土木堡之後,明朝已然成了驚弓之鳥,人心惶惶,京城大官富戶紛紛南逃,部分大臣主張南遷。可見,在這種條件下,如果都城被圍,明朝軍民有多少抵抗意志?士兵有無死戰決心?

對於這一點,也可以參見靖難之役,最後,金陵是如何被攻破的,當然,也可以在靖康之恥中見到高層的抵抗意志。于謙再猛,他無法改變所有人的想法。 于謙不懂兵法嗎?于謙手下的將領不懂戰術嗎?所以,只能置死地而後生,沒有了退路,將士只能死戰。

其實,打仗和打架一樣,一是要有實力,一是心理戰,一是戰術技巧。剛開始,大家都嚇破了膽,此時的勝利很重要,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環節;等我們習慣了畏懼,有豪氣有膽識的時候,要敢於給敵人當頭一擊,此時更是拼豪氣膽識,如果勝利則敵軍心理防線全線崩潰。

當然,在實力距離敵人很遠時,戰術和技巧非常重要。再者,當時明軍的神機營有遠距離火炮,如果,據城死守反而失去遠距離武器的優勢。所以,用軍力依託城牆上火炮的支持拒敵,城牆和火炮利用軍力保護不受攻擊,後期,袁崇煥打後金時候也經常採用這種戰術。

北京保衛戰,在歷史上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于謙一生就指揮過這一場戰役,但卻決定了明朝的走向。而且,爲什麼大家一提到北京保衛戰,首先想到的就是于謙,因爲,在那個時候,大明只有于謙能夠協調各方,調整軍力備戰,且大家也都聽他的。

所以,我個人認爲:于謙真的是一位民族英雄,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莫不如此。在國家、民族需要他們站出來的時候,他們則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成爲支撐國家和民族的脊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