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在華夏神州,這句名言千年過後仍舊讓人熱血澎湃。這句名言所描繪的正是當年威震天下的一個戰爭神話——南樑名將陳慶之。在位列二十四史的《梁書》之中,陳慶之掃蕩北魏,七千白袍子弟連破魏軍五十餘萬,攻入洛陽,建立了不朽傳奇。但是,當我們真的翻閱史料,深入探查,很容易就能發現似乎陳慶之的戰績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其實不止陳慶之,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不難發現,歷史上的那些“戰神”們似乎都有一些奇怪的盲點,那麼到底是製造還是記錄了歷史上的戰神們呢?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上圖_ 嶽鄂王像(《南陵無雙譜》) 岳飛像

一、 古來名將,韓白第一

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而又有趣的現象。在我國曆史上,往往戰神多出自上古先秦時期,到了三國兩晉就大幅度減少,到了唐代以後,居然除了岳飛以外沒多少堪稱名將的存在。明清兩朝更是乏善可陳,似乎我國的將領水平從上古到近代是一路滑坡,水平直線下降。與將領水平下降相類似的還有參戰兵力,秦漢時期我國兵力動輒百萬,秦趙長平之戰,光趙軍就有45萬,王翦滅楚出兵60萬,劉邦項羽爭霸的彭城之戰出兵56萬,更別提苻堅的淝水之戰居然兵力百萬。

但是到了後世,人數就越來越少,比如明清之際,明朝舉國之力在遼東會戰清廷,第一次薩爾滸之戰才十一萬人,後面的鬆錦之戰十三萬大軍也是東拼西湊。但是與此相對的是,我國的人口在秦漢之時不過2000萬而已,但是到了明朝已經有2億之衆,爲何人口越多,軍隊反而規模越來越少呢?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2張

上圖_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名將的誕生往往與歷史記載的缺乏密不可分,換言之,記載越少,將領越容易成爲“名將”。比如白起韓信,白起所在的戰國時代,史料極度缺乏,雖然白起在現存的記錄之中是戰無不勝,但是戰爭細節十分匱乏,我們往往只能知道白起斬殺的人頭數和對戰的對手,卻無法知道戰爭的細節。韓信的記錄更是隻有《漢書》和《史記》兩本書中存在,而且《漢書》在這部分的記載還是完全照抄《史記》的。

而且我們知道,太史公寫史記,其中史料來源龐雜,很大一部分來自他收集的奇聞軼事。比如說秦始皇沙丘駕崩,李斯趙高密謀篡位,太史公居然連他倆密謀的具體內容都能寫的十分詳盡,如同現場觀看一般,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排除太史公無端腦補以外,只怕是來自民間流傳的各類傳說祕聞。太史公記載韓信的諸多戰績只怕也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在其中。但是太史公的記載是獨家報道,只此一家,且太史公史德卓著,說話極富公信力,所以韓信的戰神之名自然就流傳後世,如雷貫耳。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3張

上圖_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之所以明清時期的將領往往評價遠不如秦漢三國時期的將領,與其說他們的能力不佳,不如說他們的記載過多,導致醜態百出。記載多無名將,尤其是史料越多越是如此,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越發清晰,“戰神”之名就越發難得。即便岳飛這樣的千古名將其戰績也經常被人質疑,畢竟有據可依,但是如果質疑韓信白起,其實根本就無從下手。這也是他們千古名將爲人所廣泛認同的一大原因。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記載匱乏的時期,往往正是處於極度亂世之中,這也可以稱之爲“歷史的縫隙”,往往這種時候就容易誕生一些“超級戰神”,我們本文的主人公,正是出生在這樣的“縫隙”之中。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4張

上圖_ 六鎮之亂,又稱六鎮起義(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

二、多方對比,撥雲見日

公元528年,當時南朝的樑和北魏正在對峙。由於北魏權臣爾朱榮大規模屠殺宗室重臣,同時北魏爆發了大規模六鎮起義,造成了嚴重分裂。當時的北魏的北海王元顥決定當一把“魏奸”借兵樑朝討伐爾朱榮復國,梁武帝考慮到可以趁亂取利,所以就決定派陳慶之率領七千人北上來進行這場豪賭。之所以只有七千人其實已經很明顯了,賭贏了那就是賺翻,直接把宿敵北魏連鍋端,賭輸了也不要緊,反正只有七千,輸得起。

(《梁書》: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自拔來降,求立爲魏主。高祖納之,以慶之爲假節、飈勇將軍,送元顥還北。)

但是梁武帝沒想到,這七千人還真就搞出了驚天動地的動靜。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5張

上圖_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

我們這裏要先來科普一個關鍵問題,《梁書》和《魏書》,在二十四史之中,有幾本書非常的特別,極其富有特色,這幾本書包括《遼史》《元史》《宋史》還有《北齊書》《魏書》和《梁書》。前幾本書的特色是修的快,比如《遼史》居然一個月就寫出來了,簡直如同開玩笑一樣,這樣修史的結果自然是漏洞百出,問題重重。但是後面這幾本的問題不是修的快,而是修的非常有“立場”。

魏晉南北朝之際,門閥橫行,中央集權受到極大削弱,這種情況之下,門第出身基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一個人的門第出身呢?答案其實非常簡單——看史料。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6張

上圖_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

當時來說,祖上名望是決定一個人出身的重要因素,出身就意味着九品中正制裏面的“定品”,所以修史的人可不僅僅是修史,更是非常有現實意義。比如魏收寫這本《魏書》的時候就公然叫囂: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說白了就是,我想咋寫就咋寫,你看我不爽,並沒有什麼用。

所以魏收的《魏書》特色就是涉及到很多人物的時候,他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比如說作戰功績,如《魏書.島夷蕭衍傳》記載:魏軍將領王足居然一戰斬殺了南樑魯方達、王明達等三十餘位將領(而且全有名字),但所俘虜的南朝士兵卻只有兩千五百人。

(七月,王足又大破衍衆,斬其秦樑二州刺史魯方達、王明達等三十餘將,俘虜二千五百人。)

不過我們也因此可以看出一件事,《魏書》雖然喜歡吹噓斬殺對方將領的人數,但是對兵力還是老老實實,一五一十的說的明白。但是它對面的《梁書》可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對於《梁書》而言,它的特色就是對戰績大幅度誇張,梁書的作者姚思廉父子出身樑朝,橫跨樑陳隋唐四個朝廷,可以說是閱歷驚人,但是也因此他們對於舊主有着特殊感情。所以對樑朝的戰績和成就都是極力頌揚,所以《梁書》記載的地名事蹟大致都是查有實據,但是往往誇大其詞。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7張

上圖_ 《梁書》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紀傳體史書

我們知道了以上兩點,就很容易知道陳慶之的神話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按照歷史記載,陳慶之北伐的重頭戲是進攻北魏重鎮滎陽,按照《梁書》,陳慶之先破丘大千七萬人防守的大梁以後,揮軍劍指滎陽。當時北魏的滎陽足足有七萬大軍防守,(魏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衆凡七萬,據滎陽拒顥。)但是說來搞笑的是,陳慶之只有七千,又是強攻城池,這在古代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而且就在滎陽城還沒拿下的時候,當時北魏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元天穆的援軍已經到了。然而陳慶之卻突然爆發拿下了滎陽城。更爲怪異的是,陳慶之此時遭遇了更大的危機,當時的魏將元天穆居然率領三十萬大軍親自趕來包圍了陳慶之,當時陳慶之軍中一片悲觀情緒:

我等纔有七千,虜衆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

然而這個時候,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陳慶之居然用三千兵馬背城一戰,正面擊破了三十萬北魏大軍,繳獲無數挺進洛陽,完成了北伐的最高峯。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8張

上圖_ 北魏洛陽城平面圖

然而不幸的是,陳慶之最終面對爾朱榮的“百萬之衆”,外加上山洪爆發,還是悲劇收場,丟失洛陽隻身逃回樑朝,但即便如此,陳慶之也已經成就了不朽的奇蹟,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對比史料,很容易就會發現,並非如此。

根據《魏書》的記載,所謂陳慶之第一戰的對手丘大千根本就沒有不可能有七萬大軍,當時此地的人口數根據史料記載不過“戶一萬三百五十九,口二萬五千九百九十五”就算男女老幼一起上陣也沒有七萬之衆。而滎陽城的七萬守軍更是虛妄之詞,當時北魏軍事實力最強的爾朱榮是什麼水平呢?面對人數百萬的葛榮起義軍,爾朱榮的出兵只有七萬,當然還有一種說法來自北史認爲七千,不過無論七萬還是七千都和所謂的“百萬之衆”差距巨大,最強的軍閥也不過七萬餘人,可見數字之虛妄。

至於說滎陽的軍隊就更是誇大其詞了,且不說如果七萬人防守堅城陳慶之只怕根本不是對手。更何況當時元天穆根本不可能出現在滎陽,根據《北史 費穆傳》的記載:(費穆)與大將軍元天穆討平邢杲。時元顥入京師,穆與天穆既平齊地,將擊顥。

也就是說元天穆是掃平了齊地的起義軍邢杲之後才見到了陳慶之的北伐軍,記載的所謂三十萬人的滎陽大戰其實根本不存在,不過誇大其詞而已。所以正如《魏書 元天穆傳》所說,陳慶之是:“乘虛陷滎陽”。

爲什麼歷史上戰神都集中在秦漢時期?是什麼造就了古代的戰神? 第9張

上圖_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

您可能會懷疑,是否是《魏書》等北朝史料有意抹黑陳慶之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如果說他們可以隱瞞了自己的戰績,根據《梁書》中的記載,元天穆被陳慶之打的“單騎獲免”已經是光桿司令,損失三十萬大軍又如何兵發洛陽討伐陳慶之呢?即便他重新收攏人馬又哪來“集諸將謀之”的底氣呢?

我們固然應該看到,陳慶之敢於面對強敵北伐,而且最終進入洛陽的驚人勇氣和智慧,但是也應該明白在歷史長河中,就算是絕代名將也是人類,而非神仙。對於史料記載既不能偏聽偏信,也不能歷史虛無,只有堅持分析對比才能得到真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