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遼河流域那個消失的民族:遼國是怎麼滅亡的?

遼河流域那個消失的民族:遼國是怎麼滅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完顏阿骨打起兵滅遼是遼滅亡的直接原因,但遼以那樣一種“打不過人家”的方式覆滅,與其內部的“不安”也有很大關係。耶律阿保機通過契丹族的世選製成爲契丹迭剌部首領,從而登上契丹政治舞臺創立了遼。世選制是契丹固有的傳統,與“立嫡以長,不以賢”的世襲標準不同,是採用一定範圍的“擇選”方式來選出領袖,並有任期限制。所以,當他將皇位繼承權限定在其直系後代,改變了這一“世選制”傳統後,便遭到了同樣具有世選權利的親兄弟的挑戰。其後,他任命長子耶律倍爲皇太子,但遭到以皇后爲首的各大草原部落阻撓,耶律倍最終未能以太子身份登上皇位。

此後,遼的幾位皇帝——耶律德光、遼世宗、遼穆宗、遼景宗也都是以世選方式登上皇位。直到遼景宗在外戚和漢族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冊封太子,封建世襲制度才真正在遼確立,但世選派的影響仍然很大,遼興宗、遼道宗、遼天祚帝三朝內部的激烈權力鬥爭都與此有關。從歷史角度看,世選制和世襲制兩派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並由此導致遼內部的激烈權力鬥爭,這也是遼滅亡的原因之一。此外,遼的邊疆政策也留下後患。遼初統一東北的渤海國後,主要方略轉爲南侵中原,因此對東北地區採取了“遷人棄地”的做法。在遼初,這是正確舉措,但在中後期,這裏的軍事力量就顯得薄弱,《契丹國志》載:“景宗乾亨元年,自東丹國南遷,契丹經營河朔,不復顧。 ”

遼河流域那個消失的民族:遼國是怎麼滅亡的?

隨着遼國疆域的不斷擴大,契丹人口數量卻沒有相應地快速增加,可是遼的統治者沒有注意到其中的利害關係,反而在其統治的廣袤區域內,分地建城,派兵駐防,如此一來,遼的經濟壓力增大。到遼中期,這一問題已經日漸顯露,成爲擺在遼統治者面前的一大難題。大安九年(1093年)冬,蒙古族部落首領磨古斯率軍進犯,遼軍與之展開血戰。雖取勝,但也付出巨大代價。同時,由於遼將更多力量投入西北防務,東北轉而採用羈縻 (jīmí籠絡懷柔控制之意)統治策略,更多依靠女真部族首領維繫對女真各部的控制,這就爲其後女真起兵滅遼埋下了伏筆。

雖然遼名義上仍保持對東北的管轄,但實際上,遼統治者很少干預這裏的事務,各小部族紛紛自立,特別是女真部族發展很快,逐漸形成了幾個大的女真部落集團。最終,遼天祚年間,東北女真變亂,遼國隨之土崩瓦解。族羣失散了,文字失傳了,文明失落了,這一切似乎發生在一夜之間。於是,我們忍不住想問:那個曾經強盛的王朝,真的存在過嗎?當我們尋訪在遼瀋大地,我們忽的有一種感覺:他們留給我們的或許不僅僅是一份歷史記憶。請繼續關注“找尋遼河流域那個消失的民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