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馬謖失街亭的歷史懸疑: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

馬謖失街亭的歷史懸疑: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馬謖,“失街亭”就是他的“催命符”、“斷腸刀”!最後逼得諸葛亮只好“揮淚斬馬謖”。其實“失街亭”的故事並不複雜,不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記載的內容都基本相似。但是,我們深究一番,其中許多問題很值得玩味:

第一,諸葛亮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街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今甘肅省秦安縣的東北,距縣城約40公里,是龍山腳下一條寬約2公里、長達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開寬地。這裏山高谷深,形勢險要,又有清水河擋道,是長安到天水郡的惟一一條較爲平坦的通道。漢時,這裏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南大道,歷代被兵家視爲“進可攻、退能守”的軍事要衝,成爲羣雄角逐的古戰場。

建興六年,諸葛亮爲實現先主劉備的遺願,決定北伐。當時馬謖自告奮勇要當北伐先鋒、死守街亭要塞。諸葛亮曾再三囑咐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守住街亭,不但可以阻擋司馬懿的大軍南下,還可以北上進攻魏國;要是守不住,我軍必將陷入危險境地”。他還具體指示馬謖,部隊要“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但是,馬謖一貫剛愎自用,他率軍二萬五千人,到達街亭看了地形後,笑諸葛亮過於謹慎,認爲這麼偏僻的地方,司馬懿肯定不敢來犯。公然違抗軍令,不顧兵家大忌,竟在高山之巔安營紮寨。

當時,副將王平向他提出:“街亭山上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

馬謖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祕訣。”

馬謖失街亭的歷史懸疑: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

王平再諫說:“如此布兵危險。”馬謖見王平還不服,就火冒三丈,當場怒斥道:“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也要請教我。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王平無奈,只好顧自分兵五千去山下駐紮。

曹魏名將張郃率軍到達街亭時,一見眼前情景,不禁喜出望外。他一面分兵纏住王平,一面圍馬謖于山上,不攻不戰。沒多久,馬謖的部隊因沒水沒糧就潰不成軍了,繼而張郃又發起火攻,馬謖頓時慘敗而歸。

街亭失守後,使蜀軍陷入前進無據點接應,後退又無可守之地,諸葛亮只好放棄了好不容易剛剛連續冒死攻下的隴右三郡,退守漢中,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同時,馬謖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曾以“乞斬全家,立下軍令狀”。歷古軍中無戲言,以“軍令狀”辦事是軍中雷打不動的鐵則!因此馬謖是必死無疑的了。

第二,馬謖既然當斬,諸葛亮又爲何要“揮淚”?

馬謖(190—228),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他一生不是等閒之輩,稱得上是位軍中知識分子。他自幼“飽讀兵書,頗知兵法”,與全家四兄弟一樣,被稱爲“馬氏五常”,少有名氣。

劉備入川時,他跟過大軍同行。由於才華橫溢,深得諸葛亮賞識,成了他帳下一位聰明能幹的參軍。行軍打仗時,二人常徹夜促膝交談,共謀戰事。諸葛亮南征南蠻時,是他根據南蠻難以馴服的特點,提出“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的攻心策略,使諸葛亮成功地征服了南蠻;針對蜀漢“兵馬疲蔽”、民怨沸騰的現狀,馬謖曾適時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休養生息策略,有力增強了蜀漢的國力;在北伐前夕,諸葛亮又靠馬謖的計謀,成功離間了魏國曹睿與司馬懿之間的君臣關係,一路上敗夏侯、收姜維、破羌兵、滅王郎,緊接着又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立下汗馬功勞,使得曹魏全國爲之震驚!

馬謖確實是一個難得的高級參謀和戰略型人才,諸葛亮評論他爲“曠世奇才”,一點也不過分。

街亭慘敗後,馬謖知道自己罪不可恕,在臨刑前,曾給諸葛亮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他說“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讀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一個自己賞識的大將軍,的確痛若刀絞;若是刀下留情,又難以服衆,他只好強忍悲痛,揮淚斬馬謖!

馬謖被斬後,他將馬謖兒子收爲義子,待其遺孤若平生;並親寫祭文,以示悼念,十萬將士也都爲此而垂涕。正像毛澤東1952年2月10日,在劉青山與張子善被判死刑時所說的一樣:“揮淚斬馬謖,這是不得已的事情。”


第三,諸葛亮在“失街亭”中有責任嗎?街亭失守以後,諸葛亮曾給後主上表,請求自貶三等,由一品丞相降爲三品右將軍。這說明諸葛亮自己也承認在“失街亭”中是負有一定責任的:

其一,諸葛亮不應分兵作戰,委責於他人。當時雖然曹魏內部內訌不斷、兵疲民窮,但“瘦死的駱駝比馬胖”,曹魏的總體力量還遠遠超過蜀、吳。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的“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執意把有限的兵力分成三股:由趙雲、鄧芝去佔領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任命參軍馬謖、王平爲前鋒,鎮守街亭;自己則率十萬大軍去突襲祁山(今甘肅)。本來諸葛亮的兵力,相對曹魏在當地的守軍是佔絕對優勢的,但這樣三路分兵後,強勢就變成相對弱勢了。特別是當魏將張郃在街亭圍困馬謖時,諸葛亮理應立即率大軍去北救街亭。但諸葛亮卻在祁山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着街亭失守。因此,毛澤東在《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記四》上讀到這段記載時,曾點評道:“初戰亮宜得臨戰。”後又在眉批中說道:“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說明指戰員在一線親自指揮戰鬥,是何等重要!

其二,諸葛亮不應讓馬謖去守街亭。馬謖雖然“好論軍事,才氣過人”,確實是一位“將才”。但他只能當一名“裁判員”,要他去掌管帥印,規劃全局,當一名“戰鬥員”,是難以勝任的。

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託孤時,曾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古人也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時街亭“干係甚大,倘有失,大軍皆休”,同時馬謖面臨的魏將張郃,也不是等閒之輩,諸葛亮理應派沙場老將魏延或趙雲、吳懿去守街亭,但他卻不顧衆人反對,“逆天行事”,犯了兵家之大忌。

馬謖失街亭的歷史懸疑: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 第2張

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說:“理論應該培養未來的指揮官的智力,而不應該陪着他們上戰場。”這就是說,一個指揮員,只有把豐富的理論知識轉化爲作戰的指揮能力,才能真正發揮理論知識的作用。馬謖卻“執其書而泥之”,他熟讀兵書,不但無濟於事,反而適得其害。《孫子兵法》中說:“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因爲陷入“亡地”、“死地”可喚起萬衆一心,奮力死戰,從而轉敗爲勝。但孫子又接着說,“陷之死地”的前提是要“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魏將張郃在街亭之役中恰恰採用“圍而不戰”的策略,使馬謖“不疾戰則亡”。因此古人毛宗崗評論說:“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書。”

諸葛亮不顧客觀實際情況,硬要把馬謖這個缺乏實戰經驗的“機關兵”派到前線,這是在用人問題上的嚴重失誤。

第四,諸葛亮“斬馬謖”有點不夠冷靜與理智。當時蜀漢換主不久,南蠻叛亂又剛剛平息,蜀軍中原被稱爲“五虎上將”的將帥們,或戰死沙場,或年事已高,出現了嚴重的後繼乏人的局面;再說眼前大敵當前,正當用人之際。馬謖雖然犯了彌天大罪,但他畢竟是個難得的人才,他長於戰爭理論、戰略部署和戰術安排,這在當時是蜀漢急需的人才,諸葛亮怎可爲一城一事的得失而殺之?況且,當時後主劉禪也已開口,“勝敗乃兵家常事”,表現了寬容之情;馬謖又“自縛跪於帳前”,沉痛認識到自己罪孽深重,諸葛亮如果給他一個悔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學點曹操“割發代首”或周瑜“以杖代刑”的做法,救下一位英才;如果諸葛亮有一顆像“蕭何月下追韓信”那樣寬大的胸懷,或許馬謖今後對蜀漢會作出令人想像不到的更大貢獻。但是“歷史永遠是沒有如果的”,馬謖還是被揮淚斬首了。事後證明,自從馬謖被斬後,諸葛亮因身邊沒有了一個善於謀劃的智囊人才,他的用兵打仗水平,遠不及馬謖在時的了。直到他臨死時,還發出“吾遍察諸將,皆無人可授”,深深爲自己找不到一位合適可靠的接班人而哀嘆。馬謖被斬,真是可惜啊!可惜!

第五,副將王平在“失街亭”中應負一定責任。王平作爲一個富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副將,是諸葛亮對馬謖第一次擔任如此重大任務不放心而特意派去協助、監督馬謖的。當馬謖執意要駐兵山巔以後,他雖然表示反對,但受馬謖的幾句搶白以後,就妥協了。他當時爲什麼不及時向諸葛亮彙報,由諸葛亮迅速採取補救措施?更不應該的是,他還分兵五千去山下駐紮,分散軍力,影響以後的突圍,這是嚴重的失職行爲!因此,有史學家認爲,在整個“失街亭”事件中,諸葛亮與馬謖的責任各佔四分,其餘二分應該由王平承擔,這是中肯公允的。

但是,歷史事實是,王平在“失街亭”後,因“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雄善戰,化險爲夷”,受到諸葛亮的特別褒獎,被破格提升爲“討寇將軍”。實在令人驚歎,也令人費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