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秦惠王殺了商鞅爲什麼不廢除商鞅的變法內容?

秦惠王殺了商鞅爲什麼不廢除商鞅的變法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是衛國的公子,所以又稱之爲衛鞅。他曾經在魏國國相公叔座手下做過一個小官,公叔座臨死的時候把他推薦給魏王,魏王不能用。公叔座死後,衛鞅聽說秦孝公在全國招賢,就西去秦國,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的關係見到了秦孝公。經過幾次交談,秦孝公知道了衛鞅的才能,就把他留了下來並任用。秦孝公三年(前359),衛鞅勸說孝公實行變法。他把自己變法的內容說出來以後,秦孝公覺得這個辦法很好,但是卻遭到了甘龍、杜摯等一班老貴族的反對。經過一番辯論,秦孝公決定實行變法,並任命衛鞅爲左庶長。新法剛實行的時候,老百姓很不適應,抱怨不休,可是過了三年,老百姓就適應了,於是都在議論新法的好處。新法實行幾年以後,秦國國力大增,士卒能戰,秦國由一個偏安西部的一般國家迅速成爲一個可以和中原大國抗衡的強國。秦孝公十年(前352),衛鞅被任命爲大良造。十二年(前350),秦國遷都咸陽,從此劍指山東各國。十九年(前343),周天子賜予秦國霸主的稱號。二十二年(前340),秦孝公封衛鞅列侯,號稱商君,從此衛鞅成爲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兒子惠文君(後稱王)繼位。由於商鞅變法觸及了秦國貴族的利益,所以,秦孝公死後,商鞅立刻遭到了報復。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造反,秦惠王立即派人去逮捕他。商鞅離開秦國逃到魏國,魏國人怨恨商鞅靠欺騙的手段打敗過魏國,拒絕收留他,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鞅想發動封邑中的士卒,向北攻擊鄭國謀求生路,秦國出兵將他打敗並殺死了他。秦惠王將商鞅車裂(五馬分屍)示衆,同時將商鞅滅族。車裂是最重的刑罰之一,滅族更是一種清洗式的屠殺!這種處罰,表明了秦惠王對商鞅也是痛恨至極。

秦惠王殺了商鞅爲什麼不廢除商鞅的變法內容?

但是,商鞅和他的家族消失了,秦國卻並沒有廢除商鞅實行的新法,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商鞅的新法維護的是帝王的利益,同時得到了底層市民的擁護。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看商鞅新法都有哪些內容。這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孝公三年(前359)開始,內容主要有二條:鼓勵耕織,以生產糧食布帛多少爲標準,超出規定多的,可以免除其自身的徭役;獎勵軍功,以在前線斬獲敵人首級多少來計算,按照軍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和田宅。貴族凡是沒有立軍功的就不再有爵位,同時不能享受特權。第二階段從孝公十二年(前350)開始,內容主要也是兩條: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分爲三十一個縣,官員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制,允許自由買賣。鼓勵開墾荒地,平衡賦稅。

從以上這些能容可以看出,商鞅新法削弱的只是王室貴族的利益,對於國君的利益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有了增強。一般貴族再不能靠祖蔭吃老本,而必須立有新功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而國君的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所有的官員都由國君任命,保證了國君的絕對權力,又消除了“國中之國”。比如說商鞅的那個叫商地的封邑,在當時就是一個小國家。至於普通的百姓,他們不再限於出身時那個身份,只要是打得糧食多、織得布帛多,或者是斬敵首級多都可以獲得爵位。也就是說,只要他們努力,提高自身地位的機會隨時都有,這樣的政策,老百姓沒有理由不擁護。這種加強國君權力,能爲老百姓帶來好處,能得到國家多數人贊成的新法,作爲當權者的國君不可能要廢除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