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明朝纔是它後臺 沒有李如鬆 哪來李舜臣?

揭祕:明朝纔是它後臺 沒有李如鬆 哪來李舜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李舜臣率朝鮮水師跟蹤追擊,進入觀音浦,與日軍血戰,陳璘率中國水師前來支援,用虎蹲炮轟擊,日船紛紛起火。

一馬平川

1592年四月十三日,豐臣秀吉發動了侵朝戰爭,日本侵略軍乘大小艦船700餘艘,在釜山登陸,分北、南、中三路發起進攻,只用了 2個多月的時間,就佔領了漢城、和平壤。朝鮮面臨着亡國,於是向大哥明朝求援。

出兵援朝

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打我小弟,就是折我面子,折我面子,廢你大腿。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明軍入朝參戰,四月二十日,李如鬆收復漢城,殲敵10餘萬。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丟下大隊人馬,狼狽逃往黃海道(朝鮮半島中西部),準備從海上反攻。

海上大戰

1597年,中日海戰爆發,朝鮮水軍全軍覆沒,要奪回制海權,只能靠明朝水軍了。陳璘(廣東人,明朝抗倭英雄)率五千廣東水軍到達朝鮮,日軍派藤堂高虎迎戰(號稱日本的海上之王),幾次交鋒就幹翻了這個所謂的海上之王,藤堂高虎落荒而逃,不敢出來逞能。

終極計劃

這年八月,豐臣秀吉病死.遺命從朝鮮撤軍。當時,盤踞在朝鮮的日軍尚有兵力4.6萬餘人。小西行長在順天被明水師包圍,島津義弘率第五軍一萬餘人趕來救援。 陳璘制定出了最終的作戰計劃。日軍到達順天,必須經過一條下場的海道,而這片海域叫“露樑海”,而通往順天,只有兩條水路,一條通往觀音浦,另一條經貓島。

戰略部署

陳璘獲悉日援軍西進的情報後,隨即做出如下部署,以鄧子龍率兵1000人,駕3艘鉅艦爲前鋒,迂迴到日軍側後發起攻擊,切斷其歸路;以李舜臣率朝鮮水師爲右軍,進率五千人,埋伏於露樑海北側,待機與明軍夾擊日軍。

揭祕:明朝纔是它後臺 沒有李如鬆 哪來李舜臣?

大獲全勝

十九日,島津義弘船隊主力駛出海峽,進至露樑,中朝聯軍水師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向日船隊主力,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李舜臣率朝鮮水師跟蹤追擊,進入觀音浦,與日軍血戰,陳璘率中國水師前來支援,用虎蹲炮轟擊,日船紛紛起火。日軍仍垂死掙扎,拼命反擊。李舜臣領先督戰,中彈犧牲。到中午時,日軍已停止抵抗,艦船或焚燬沉沒,或被聯軍俘獲。棄船上岸的日軍,也爲陸上聯軍殲滅。

百家爭鳴

日本史料表示,這是一場延續戰國光榮的戰爭。朝鮮史料認爲,戰爭之所以勝利,主要是因爲李舜臣和朝鮮義軍。而明朝基本上沒啥動靜,因爲在明朝看來,這場戰爭壓根不值一提,打了七年,明軍總人數不過4萬,後期勉強增兵到八萬。而日本爲了打這場仗,各類猛將傾巢出動,連老本都賠上了.朝鮮就更不用說,被打得奄奄一息,差點亡國,連國王都準備外出避難。

萬曆總結

而明朝卻沒有玩命,派了幾萬人出國,伙食自理,把日本打服了,連戰爭賠款都沒要,這就叫禮儀之邦,叫強大。萬曆皇帝在宣告抗倭援朝戰爭就此結束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當跳樑小醜,否則雖遠必誅,雖強必戮——《抗倭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