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最屈辱沉淪的一頁,公認是從鴉片戰爭的慘敗起翻開。

從被英國人輕鬆暴揍開始,直到末代小皇帝溥儀退位,大清王朝裏裏外外的折騰,一直就沒停:皇帝換了好多茬,大臣砍了好幾位,起義鎮壓了一大撥,洋務內務一度也搞得火。但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卻只有一件事:捱揍賠錢。

英國人狠颳了一大筆後,全世界有點實力的列強,都跟着兩眼放光的興奮。隔個幾年,就組團殺過來一次。跟強盜約好打劫似的,先刀光血影的殺一頓,再獅子大開口的撈一票。清末最後七十年的喪權辱國,被人揍得多,撈走的也更多。近代仁人志士每說起來,無不痛心疾首。

今天的中國早站了起來,爲了不像清朝那樣再趴下,自該牢記國恥。尤其該算清楚的一件事:捱揍極多的大清,到底每次揍完後,賠了人家多少錢。

雖然算清這事的困難程度,不亞於搞懂大清的捱揍次數。但本着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目的,還是有必要梳理一番。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一:被坑慘的《南京條約》

大清開國後第一次被大放血,便是著名的《南京條約》:從虎門到吳淞口,八旗勇士輪番上陣找虐,最終虐不下去,含恨簽約,忍痛割了香港,開了通商口岸,咬牙賠了二千一百萬銀元。換算成白銀,是一千四百七十萬兩。

但其中最丟人現眼的,是賠款的內容項目:除了被林則徐燒掉的六百萬元鴉片和一千二百萬英國軍費外,剩下的錢,竟然都是商欠。也就是歷年大清對外貿易中,拖欠英國商人的錢。號稱天朝的大清,最牛氣哄哄的年代裏,竟也有欠債的醜事。

說起這事,實在讓人扼腕嘆息:大清開國後,嘴裏說永不加賦,心裏最在乎的卻正是錢。在清朝拖欠賦稅從來不是小事,不但明代士紳的特權全部取消,交稅更從無商量,敢質疑稅額的,哪怕牛氣如金聖嘆,照樣是個砍。敢拖幾天不交的,管你是官是民,一律粗暴打抓。《亂離見聞錄》裏記載,康熙年間廣東某縣縣令高鴻飛,爲了催齊稅款,一次就打死官民六百多。誰敢欠大清的錢,真要掂量掂量。

但隨着南京條約的簽訂,嚴打欠錢的大清,這才現眼了另一面:欠起人家的錢,卻格外積極。自漢代起有對外海上貿易後,一直到明清年間。這種政府拖欠外商貿易款的醜事,前朝再荒唐的年月也從沒有,大清卻從順治到道光,一干幾百年,欠下三百萬。

正如香港電影裏常說的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混了二百年的清政府,在被英軍暴揍後,終於到了還的時候。這仗開打前,英國政府就像聞了血腥味的鯊魚般,早憋足了勁來狠咬一口。自從英國艦隊開撥後,英國外相巴麥尊,給前線將士下的最頻繁的指令,就是“強迫中國政府給錢”。

而在詐錢的花招上,英軍更絞盡腦汁:雖然在替商人要債一事上,數目基本和清朝賬目吻合,堪稱討債中的業界良心。但軍費數額上,卻嚴重注水,明明只花了四百萬,張口卻讓清政府報銷一千二百萬。更坑的是鴉片損失,這筆毒資其實早在英軍兵圍廣州時,就由廣州政府賠過一遍。等着談《南京條約》的時候,又要中央政府再付一遍。堪稱驢打滾的利滾利。如此無恥勒索,早被揍的遍體鱗傷的清政府還能說啥,打落門牙嚥下去認唄。

而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英軍也充分發揚高效迅猛的“光榮傳統”。每攻克一個城市,便將當地的官庫民財擄掠精光。僅廣州,定海,寧波,廈門,鎮江,舟山六坐城市,被英軍打劫的官府庫銀就有七百萬之巨。而在條約簽訂後,爲快速拿到賠款,英軍乾脆當起了釘子戶:佔着清朝的城池不走,賠多少錢就退多少城,賠完才撤走。直到清政府交清了所有款項,他們才撤出廈門定海等城池。雖說要錢狠了點,卻還是講誠信的綁匪。

即使民間百姓的財物損失忽略不計,以《南京條約》談判大臣伊里布的估算,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戰爭期間先後賠付的白銀,就有兩千八百萬兩。這還不算有些地方政府花錢買太平,事後卻瞞報的款項。賺得如此盆滿鉢滿,就連英國方面也很不好意思。當亮閃閃的中國白銀運抵英國時,整個倫敦都轟動,有專家教授憤怒的吐槽:以這種貨幣爲戰利品的對華戰爭,似乎不該是我們國家體面的事情。

二:組團來搶錢

英國人咬清政府咬的狠,腥味很快散了出去。其他聞到味的列強,像吃了興奮劑般,立刻全副武裝,爭先恐後來補刀。

最早熱情到訪的,是近代中國政府的老朋友:法國和美國。先後簽了《黃埔條約》和《望廈條約》。內容大同小異,基本都拿到了英國早先獲得的貿易特權,卻真沒怎麼要錢。對比清政府當時已被揍的爬不起來的慘樣,這倆國家還算厚道。

但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被揍得更狠,大沽炮臺被打成渣,幾萬滿蒙八旗勁旅被團滅,咸豐皇帝倉皇逃竄熱河,氣病交加駕崩。眼看堂堂大清,快被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厚道的列強們,也就跟着英國老大一道,集體變得兇殘。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第2張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劫掠的圓明園鼠首)

被揍得嚴重內傷的清政府,哆哆嗦嗦先後簽下了《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令摻和其中的英法美俄等國都大佔便宜。揍大清揍的最狠的英法兩國,數錢更數到手軟:清政府一口氣賠出去一千六百萬兩白銀,英法各拿走八百萬。而且這次列強也學得更精:除了先期賠款付清外,後續的賠款,要在通商海關的關稅里扣除,每次扣款都加利息,直到扣完爲止。對付清政府這頭肥豬,英法學會了細水長流。

而補刀極嚴重的,更有對土地擴張十分熱情的俄國。除了跟着英法屁股後面撿便宜外,還大舉屯兵中俄邊境搞訛詐。特別是同時簽訂的《璦琿條約》,一下就颳走了六十萬平方公里領土。圈錢方面更不甘落後,隨後的《塔爾巴哈臺賠償協定》,清政府一氣賠償高檔茶葉五千五百匣,俄方拿到後轉手倒賣,就是暴利。

而隨後一直到清朝滅亡,沙俄逼迫簽訂的條約,主要內容是佔地,但捎帶手更要錢。最爲無恥的,當屬光緒年間的《中俄伊犁條約》。這是大清對外難得有種的一次:左宗棠大兵壓境,爲逼沙俄讓步,不惜與之一戰。還有傑出外交家曾紀澤談判桌上據理力爭。可無奈慈禧太后慫包,最後還是悲催低頭:沙俄雖歸還了伊犁,卻又逼着清朝放血,賠付了五百零九萬白銀。

若說清朝頻繁大出血,是半點用都沒有,卻也不公正。西方列強固然兇殘,可本質說卻是些奸商,即使貪得無厭,卻也懂和氣生財的道理。因此佔夠了地拿夠了錢,都能換幾年太平,求個細水長流。

三:小日本兇殘,法國不要臉

就在這細水長流的和平年月,列強們也時時不忘了刮大清的肉:最通常的辦法,就是從光緒年間開始,全國各地屢見不鮮的“教案”。夾着聖經的洋教父,串通以地痞流氓爲主體的中國教徒,成日橫行霸道,碰瓷似的找事。惹起官民嚴重反抗後,外國政府就聞腥般的熱情介入,血盆大口的要賠償。比較有名的如天津教案和江西教案,清政府先後賠付了一百二十萬白銀。其他清末大大小小几百件教案,清政府無不大把賠錢。這些滿嘴上帝慈善無比的傳教士們,創收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但東方近代新崛起的巨盜日本,卻顯然沒有這個覺悟,相反是從頭到尾都兇殘。剛開始明治維新,實力還十分虛弱的時候,就敢跟大清叫板,1874年悍然出兵侵略臺灣,雖然上岸就捱揍,但架不住清政府太熊,還是賠了五十萬兩白銀了事。這次大清戰場上沒吃虧,放血也相對不多,可後果卻極嚴重:讓野心勃勃的日本,瞧出了這老大帝國的慫包本色。

這嚴重後果,二十年後套了現:一場甲午戰爭,從朝鮮陸戰到黃海海戰,大清再次敗得體無完膚:東亞第一要塞旅順被日本人屠乾淨,東亞第一海軍北洋水師更被團滅。外帶從平壤到劉公島,海上陸上怎麼打怎麼輸。洋務運動的輝煌成果,眼看要被兇狠的日本人扒精光,只能再次認慫,馬關談判桌上放血買太平。

(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而這次放血的程度,更是殘暴到空前:一個《馬關條約》,除了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外,清政府還賠付了兩億白銀,外帶三千萬贖遼東費和五十萬贖威海費,而且在付款流程上,日本人的胃口,更比西方列強急切得多:簽約的第一年,就要先賠一億三千萬兩白銀。大清的骨頭,幾乎都要被日本榨出油。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第3張

大清被放血放到幹,圍觀的西方列強們,卻跟着兩眼放光,他們找到了繼續從大清身上刮錢的絕妙手段:放債。趁清朝負擔不起賠款的機會,逼他飲鴆止渴,接納利滾利的債務:清政府的甲午賠款,主要是向英法俄德四國三度舉債借來。這筆借款除了附帶大量政治條件外,還款期長達四十六年,利息高得嚇人,以當時日本學者的估算,清政府如果完全履行借款協議,之後的半個世紀裏,累積要償還給四國六億多兩白銀。此外以擔保抵押的名義,中國的海關稅收與蘇州等七大商業城市的厘金,也被這四國把持。近代中國工商業的財富,就這樣被他們吮吸。也正因利益太過巨大,這次舉債還有一條雷人的規矩:不許提前還錢。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第4張

(《馬關條約》部分內容)

而四年後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清軍被揍得更慘,北京再度淪陷,庚子國難慘絕人寰。隨後的賠款放血,數額更恐怖到逆天:清政府支付四萬萬五千兩賠款,等於每個中國人都要買單。而這筆賠付期限長達四十年的屈辱款項,連本帶利的總額更高達九億八千二百萬。如果再算上地方政府的各類賠款,總額更高過十億兩。照着俄國外務大臣拉姆斯基的話說:這是歷史上最夠本的戰爭。苦難的中華民族,就是揹着這天文數字“庚子賠款”的屈辱,進入了二十世紀。

而在“庚子賠款”的執行上,素來精明的西方列強,更是花樣百出的撈好處:除了中國所有的海關鈔關被抵押出去外,連清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鹽稅,也成了列強的自留地。就連賠款的支付方式,也被做足了文章:一開始用白銀支付,後來全球銀價下跌,又強迫改成黃金支付。僅這一樣變動,清政府每年就多賠三百多萬白銀。最不要臉的是法國,一開始法郎匯率高,強令清政府用法郎支付,後來美元成了硬通貨,他也蠻橫改成美元,啥最值錢他要啥,列強裏屬他毛病多。當然撈得也多,清朝最後十年,法國用每年的“庚子賠款”償付自家外債,年年盈利上百萬白銀。

而隨着庚子賠款的強硬執行,大清王朝的血肉,眼看就要徹底榨乾:爲了償付賠款債務,只能再舉新債。債務的利息,更通常是借款本金的一倍以上。被洋人殘暴壓榨的清政府,找錢也紅了眼,榨起本國老百姓更不遺餘力:特別是庚子國難後,清朝的鹽稅,地丁,捐稅都滾雪球的增加,茶糖菸酒等生活必需品的稅收更年年提價。甚至各省也有了特權,可以自行巧立名目,收取賦稅。不管啥辦法,給朝廷刮錢要緊。

揭祕: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總共賠給列強多少錢 第5張

刮錢越發積極的清政府,最終也鬧得沸反盈天,民間革命不斷,十年之後辛亥革命一聲炮響。這個腐朽帝國徹底完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鉅額的賠款和隨後清政府坑爹的刮錢特權,直接影響了這個王朝最後的命運:由於庚子賠款的規定,西方列強把持了海關稅收,因此辛亥革命後,南方海關稅收全被西方國家截留,新生的革命政府收不上一分錢,也令風雨飄搖的清政府短暫續命。但好景不長,有了獨立財政特權的地方政府,也早聽不得清朝中央的招呼,辛亥一聲炮響後,南方的紛紛擺脫清政府獨立。北方哪怕不獨立的,也都跟着頂牛。清政府轉眼就成了光桿司令,最後徹底完蛋。

注:“寧贈友邦,不與家奴”不是慈禧的原話,是剛毅(1834—1900)在清末維新變法運動時期,對人說的:“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見梁啓超《戊戌政變記》卷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