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解密:屈原爲什麼選擇五月初五“鬼節”凶日投江?

解密:屈原爲什麼選擇五月初五“鬼節”凶日投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懷王不聽屈原勸諫被秦國扣留後,客死秦國。公元前298年,楚頃襄王即位,屈原對頃襄王和子蘭頗有怨憤之辭,子蘭聞之大怒,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漵浦。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五月五日,楚郢都被秦攻破,屈原作《憶往日》,懷沙自沉汨羅江。屈原爲什麼選擇農曆五月初五“鬼節”凶日投江?也許這是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史之謎。

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屈原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楚懷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漢北。後被楚頃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到現在的懷化市漵浦縣。《屈原列傳》《漁父》:“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由此說明,屈原自己也承認是流放於漵浦。

解密:屈原爲什麼選擇五月初五“鬼節”凶日投江?

漵浦是沅水中上游地域最大的河谷盆地,四周山高嶺峻,中部是一開闊的平地。考古出土文物證實,這裏在戰國至西漢時期,是個民族衆多,文化發達,戰事頻繁的戰略要地。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爲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爲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屈原在漵浦生活了10多年,“漵浦”一詞,最早見於屈原《涉江》一詩中的“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從記載中可以看出,屈原雖然一路跋涉,歷時經年,纔到達漵浦。漵浦是屈原一生中至關重要的生活地方,使他從殿堂走向了民間,接觸了羣衆,並從民衆中吸取了豐富的文學營養,創造了楚辭。湖南省屈原學會會長陳書良介紹,屈原在漵浦生活了16年,創作了除《懷沙》之外的所有作品。可以說,漵浦是楚辭之源,是屈原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最後客死秦國,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選擇農曆五月五日,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農曆五月初五是屈原的祭日。國內專家考證,屈原在世時,農曆五月是楚國南方的兇月,五月初五是凶日和鬼節。屈原爲什麼選擇一個“鬼”節凶日來投江自沉?漵浦屈原學會副會長舒新宇認爲,屈原早在漵浦就已萌生了“忽乎吾將遠行”的離世思想;在《離騷》中也兩次說到要像彭咸(原殷朝賢臣,因諫不成而投水自盡)那樣投水而死。此後在《思美人》、《悲回風》中同樣多次提到“彭咸”。可見屈原是“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深思熟慮,當然會有一番精心安排。”,楚國破了,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客死秦國,自己自然有爲楚懷王不聽勸諫的亡國之痛,決心以死殉國。

解密:屈原爲什麼選擇五月初五“鬼節”凶日投江? 第2張

屈原本是個浪漫氣質十分濃厚的詩人,對自己出生日子和時辰的吉祥及其含義十分看重,並寫進《離騷》中向世人炫耀,他是太陽神的後裔、日月之子、得天地正氣的人。“舜帝是楚人的太陽之神和光明之神,並且楚人同樣是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屈原在漵浦創作《涉江》時,就想象自己跟隨舜帝暢遊崑崙瑤圃,“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既然活着時沒法去瞻仰,也沒有辦法去勸諫昏庸的楚懷王拯救楚國,眼看楚國被秦國滅亡,就只有一個辦法實現亡國之痛和瞻仰舜帝的願望。所以,屈原有意在南方的“鬼節”,舜帝的祭日及太陽開始升起的這一日投水,以便隨同冉冉上升的太陽融爲一體,與心儀已久的先帝堯、舜以及彭咸等忠臣相聚一堂,昭示報國忠心,去完成在人間無法實現的“美政”和“德政”。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已經發展成爲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法定放假一天。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既作爲紀念屈原,又作爲惡月惡日驅避日。認爲五月爲“惡月”,瘟瘡災疫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故在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以避邪趨毒,父母都在端陽節這天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端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