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不能過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不能過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常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詳、脫口即出的成語,我們對其含義很清楚,卻對其來歷、本義不甚明瞭。比如上次大鵬在“曹操袁紹結伴搶新娘的荒唐事,與成語賊喊捉賊有關”一文中對“賊喊捉賊”的解釋,這次再說“不越雷池一步”這個成語。

“不越雷池一步”,又名“不得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意即要求人做事不要超出一定的範圍、界限。但如果上天再給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即東晉庾亮與溫嶠這對好基友一個機會的話,他們會堅決、迅速、果敢的越過雷池。沒能跨越雷池這個範圍和界限,是他們永遠的痛。

那是在東晉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下半年,在朝廷以國舅身份輔政的中書令庾亮,一改以往和稀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政治風氣,要強化核心意識、規矩意識,凡事都要按制度來,按中央指示辦,嚴厲任法,意圖重塑中央權威,引起朝中那些整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官員們集體反感。

歷史上不能過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麼回事?

要整治這幫懶散慣了的官大爺們,得殺雞給猴看,拿下幾隻大老虎。庾亮就拿宗室重臣開刀,將兩個司馬王爺一貶一殺。王爺們的漏網之魚逃到駐軍歷陽即今天安徽和縣,防禦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大將蘇峻那裏。

蘇峻死活不交人,且到處拉桿子招小弟,整軍備戰。庾亮就認定蘇峻遲早謀反,要解除其兵權,調到京城當個文職。

蘇峻思來想去,得,既然你庾亮說我要反,那我蘇某人就不枉擔這個虛名,乾脆反了吧,遂扯起替天行道、誅殺奸臣庾亮清君側的大旗,向京師建康殺奔而來。

晉朝司馬家族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大一統皇族。一統三國沒幾年,就在北方混不下去了,先是八王之亂,接着被亂華的五胡趕到江南偏安,是爲衣冠南渡、晉室南遷。

到了建康即今天南京後,還是不消停。雖然外患壓力減輕,但內部愈發不穩。經常有權臣要量量皇帝的御座寬窄大小,王敦之亂直接逼死了東晉開創者司馬睿,這下蘇峻又要到建康城快活一把。

儘管是主弱臣強,但東晉朝廷畢竟是神州正朔,在江南還是有一定威望的。聽聞蘇峻反了,駐軍武昌的江州刺史溫嶠立即吹響集結號,打算率軍東下保衛建康,“溫嶠聞之,即欲帥衆下衛建康”。

建康附近的三吳地區,即吳郡(今江蘇蘇州)、吳興郡(今浙江湖州)、會稽郡(今浙江紹興),也積極響應,準備帶兵勤王。

三十八歲的庾亮還沒到不惑之年,腦袋有些發懵,寫信給溫嶠,“吾憂西陲,過於歷陽”。歷陽,說的是蘇峻。西陲,指的是陶侃,就是你知道的那個陶潛陶淵明的太爺爺,這時是荊州方面軍統帥,“都督荊、湘、雍、樑四州軍事、徵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位高權重,兵精糧足,且據建康上游,如果與蘇峻聯手,順流而下,那他庾亮只能步屈原後塵,投江餵魚。

在執政者眼裏,謀反是不需要證據的,只要有謀反的能力,就一定會有謀反的心思。而且陶侃和庾亮有過很深的私人恩怨,彼此痛恨至極。因此對庾亮而言,陶侃比蘇峻更可怕,他嚴令溫嶠,“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你給我把陶侃那老小子看住了,千萬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歷史上不能過一步的“雷池”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張

雷池由雷水彙集而成。雷水從湖北黃梅縣境內發源,向東經安徽宿松縣,流至望江縣,積而成池,故稱爲雷池。此地居九江到南京的長江水道要衝,扼守黃梅、宿松、太湖咽喉,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

守住了雷池,確實盯緊了陶侃。可人家陶侃雖然痛恨你庾亮,但對朝廷還是忠心耿耿的,半毛錢的謀反心思都沒有,頂多剛開始的時候想坐山觀虎鬥,等蘇峻、庾亮兩敗俱傷後出來收拾殘局。後來庾亮和溫嶠還是團結在以陶侃爲統帥的平叛軍團旗下,才最終打敗蘇峻的。

就這樣,唯一能在蘇峻馬前走上幾個回合的溫嶠軍團,被庾亮嚴令不得越雷池一步。庾亮指揮的京師建康警備軍團,哪是蘇峻虎狼之師的對手,沒幾下就被打得作鳥獸散。

丟盔卸甲的庾亮沒有辦法,當初不讓溫嶠過雷池勤王救駕,現而今只能親自越雷池去投奔溫嶠。到溫嶠的駐地後,庾亮請陶侃出山,這才把一手惹出的亂局收拾乾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