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澈、王安石、曾鞏被稱爲“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官至翰林學士,領導北宋變法運動,死後歐陽修世稱“陽文忠公”,諡號文忠。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開創了散文文體的新風,語言簡潔流暢,文章創造了一種自然和諧的新風格。他所寫的《醉翁亭記》中,語言簡短凝練,經營秀潤,其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被後世廣爲流傳,傳誦至今。開創了北宋文壇新的一代文風,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也是蘇軾等人的良師益友,在各類學術領域中都有所涉獵,“唐宋八大家”,宋代的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可謂桃李滿天下,從中也可以看出歐陽修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歐陽修早年與范仲淹是忘年之交,當時北宋朝廷出現積貧積弱的現象,范仲淹主張改革,歐陽修也贊成他的意見,於是參與了范仲淹領導的改革變法運動,只是變法損害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最終以失敗告終,范仲淹被貶,歐陽修也牽涉其中。後來歐陽修被召回京,又與范仲淹等人推行“慶曆新政”,在守舊派的阻撓下,又一次被貶,歐陽修仕途坎坷。直到皇佑元年,他被封爲翰林學士,主持修著了《新唐書》,一改往日史書生僻難懂之風,在宋代的文壇上掀起了一陣波瀾,而後,主考禮部,錄取了蘇軾兄弟等人,爲北宋的文壇培養了不少人才。晚年以太子師的身份辭職,六十六歲在家中逝世,獲賜諡號“文忠”,歐陽修世稱“陽文忠公”。

後人怎樣評價歐陽修

沒有人是完美的,歐陽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過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來爲大家詳細介紹我們是如何評價歐陽修的。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第2張


歐陽修的石像

他領導的古文運動把文字的意義推向高潮,但是由於當朝統治者重文輕武,導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武官保家衛國付出巨大犧牲而不被統治者待見。歐陽修的骨子裏也帶有這麼一絲想法,他彈劾狄青致他被罷官,我們都知道歐陽修對待貧民有寬大處理的一面,而狄青根本就沒有錯,他的彈劾給人的感覺有些無事生非,想突出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官。在評價歐陽修時,雖然有這麼一點不足之處,但是他敢於諫言、不攀附權貴導致兩次被貶,他這種品行是所有當官的楷模。

我們知道他兩次被貶,不過第三次被貶是他自己的過錯。皇帝死了,所有官員都要求素服,但是他沒有注意自己的穿着,在送葬當天穿着一件紫色的內衣且露了出來,這無疑是對過世皇帝的不敬,有些藐視皇權之意。我認爲這種錯是不該犯的,他這種行爲給人的感覺是根本不把當官當回事,而我們追求的是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極致,他疏忽了,美中不足之處。

我們在評價歐陽修時,他好的地方多於不足之處,爲官清廉,不追求名利,時刻爲他人着想,能寬大處理的絕不苛刻要求。注重辦實事,倡導的古文運動形成了一種風氣,使大家寫文章重在價值而不是隻追求文字的浮華。

歐陽修誨學主要講什麼內容

歐陽修的《誨學》是一首古詩,創作於北宋時期。大概的內容就是說一個人就是要不斷的閱讀,通過書籍裏學到的優良的觀點和好的內容,來不斷的提升自我的素質,面對事物的行爲養性與自身的不足,人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以此來修身養性,從而完善自己。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第3張


歐陽修雕像

《誨學》大概的內容就是說一個人就是要不斷的閱讀,通過書籍裏學到的優良的觀點和好的內容,來不斷的提升自我的素質,面對事物的行爲養性與自身的不足,人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以此來修身養性,從而完善自己。告訴人們,只有不斷的學習,纔會有不斷的進步。從而,也告誡了我們另外一個道理,人只有經過不停的磨練以及生活上的各種雕琢,才能夠有所突破、有所作爲。社會環境是強大的,人在環境的面前相比那是是渺小的,所以人,最容易因爲外在的環境而有所影響,如果意志不夠堅定的話,很容易被環境而改變,人們可以去適應環境,不可以盲目的去適應,要適當的保持理智。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上,如果不能夠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磨練自己,提高大腦的知識和自身的修養,以及思想上品德上的高境界內涵,那就是自己甘願放棄做君子的機會,去選擇做小人的行爲。

歐陽修的《誨學說》在現在的很多的語文課本里面都出現過,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歐陽修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詩人,能在生活中不斷的琢磨,參悟,得出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詩人歐陽修是一個在生活上很細心,很嚴謹的人,善於發現,善於改變,自我的思想境界頗高。

詩人歐陽修性格分析

大凡詩人都非常的有個性,歐陽修也不例外。發生在歐陽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接下來爲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性格。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第4張


歐陽修的石像

歐陽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響很大,歐陽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親言傳身教的原因。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識字懂禮節。他和母親從小寄居在叔父家裏,知道叔父家裏拮据,他母親就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和兒子,並教育歐陽修一定要有志氣,千萬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學會苦中作樂。他的母親還教育他以後做官一定要學他父親,清正廉潔且要寬大處理。

他三次被貶,但都不以爲然,反而能在逆境中陶冶情操。他很孝順,怕母親一時受不了自己被貶而過艱難的日子。他的母親說:我已經習慣過苦日子,只要你覺得沒什麼,我更覺得沒什麼。他第一次被貶夷陵,這個地方更似蠻荒之地,條件極差不說,冤假錯案不少且包括師爺在內都沒什麼文化。他積極改善夷陵的不良現象,提高官吏的文化水平,減少冤假錯案,受到百姓的稱讚。第二次貶官到經濟較好的地方,不與富商與其他官員來往,反而開發旅遊,有空飲酒作詩自得其樂。第三次被貶已是晚年,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的品德很高尚,離不開他有一位賢德的母親。他做官敢於諫言,離不開他母親的薰陶。他做官寬大處理,離不開他有一個清廉的父親。他耿直敢得罪權貴,所以才三次被貶。

一代文豪歐陽修是什麼居士

在我國古代漢語中,“居士”這個詞一般指的是待在家裏沒有進入仕途或者未能進入仕途的人,到了後來,那些有才華、看中個人操守的人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也被稱爲居士,居士成了一個敬稱語。到最後,那些爲了表示自己不願進入仕途或者想退隱和在仕途失意的文人雅士開始自稱爲居士,如李白稱青蓮居士,白居易稱香山居士,蘇軾稱東坡居士。既然如此,歐陽修也是一代文豪,歐陽修是什麼居士呢?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第5張


歐陽修像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人,在散文和詩作方面的成就很高,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輕的時候,他也進入仕途做過官,先後做過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太子師傅等,他是政治文學方面的革新者,力求改革,摒棄守舊思想。然而步入仕途的人,常常有不如意,也難免會遭受貶謫。歐陽修激進的改革主張和推新思想受到那些固守傳統思想的人的反對和排。在他39歲正直壯年的時候,他在政治上受到貶抑,內心充滿着抑鬱之情,這個時候,酒成了他的療傷靈藥,喝得得以讓他忘卻失意的煩惱,整日寄情于山水之間,以酒消愁,他便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叫“醉翁居士”,以此來表示他未建功業、年華已逝的悵惘之情。

到了他晚年體弱多病的時候,他辭了官去頤養天年,這個時候他給自己改了另外一個號,叫“六一居士”,他說他的家裏藏了有一萬卷書,還有一千卷是收集的金石文字,有一張古琴、一盤棋和一壺好酒,最後還有他自己,一個慢慢老去的老頭,合起來就是“六個一”,所以就叫做“六一居士”。

所以歐陽修一生有兩個號,一個是“醉翁”,另外一個就是“六一居士”,這兩個號都顯示出他寄情山水、以酒爲樂、以文爲友的高尚情操。

歐陽修墓誌銘寫了什麼內容

歐陽修一生寫過很多的墓誌銘,從這些墓誌銘中可以看出歐陽修對人物的評價標準,接下來爲大家詳細介紹歐陽修墓誌銘。

詩文革新提倡者歐陽修世稱什麼 第6張


歐陽修的畫像

在他的墓誌銘中是這麼描述張子野的,子野是對張子野的簡稱,他說:子野這個人,外表看起來高興,但是他是一個刻苦的人。他待人渾厚且低調,但是他志節高尚、品德端正,遇到事情敢於決斷,在外辦事的時候喝酒總是心意到了就行。他脫掉帽子的時候,頭髮都禿了而且兩邊都是白髮,讓人感嘆他這麼年輕就未老先衰。話雖然這麼說,但是隻要他自己內心高興就行。他祖上是開封人士,三代都葬在那裏,他也算是落葉歸根!這是歐陽修爲張子野寫的墓誌銘,通俗易懂,短短几句就把他的性格特徵和往日的工作作風描寫的很清楚。

通過上述,相信你大概瞭解他是如何給別人寫墓誌銘的。曾經爲好幾個人寫過墓誌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范仲淹風波,從那次以後他就再也不敢輕易幫別人寫墓誌銘。由於范仲淹的特殊地位,而且他非常的敬重范仲淹,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修修改改才把這篇墓誌銘寫好。結果寫好遞給範的家人過目的時候,他們大怒歐陽修怎麼能這樣寫?他們的意思是一定要寫好的一面,且要誇大死者。但是歐陽修實事求是,認爲實事求是的記錄一個人的生平很重要,這能讓活着的人看到真實的死者,同時也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

這便是歐陽修寫墓誌銘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原則,並不會因爲我們之間關係很好就說你好,這是先賢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