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末帝宣統帝退位前後情況揭祕

清朝末帝宣統帝退位前後情況揭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宣統是一個年號的名稱,是清朝的第十二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那麼宣統元年是哪年呢?

清朝末帝宣統帝退位前後情況揭祕


愛新覺羅·溥儀出生於1906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孫子,在1908年的12月2日即位爲皇,那時的溥儀只有兩歲。1909年正月初一,溥儀將年號改爲宣統。

元年指的是某一個事物或者時間開始發生的時間,所以宣統元年指的便是宣統年號開始實行的那一年,也就是1909年。

因爲溥儀在位期間的年號是宣統,所以歷史上也將他稱作是宣統帝。但是愛新覺羅·溥儀在位不久,便爆發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的統治在溥儀退位的結局之下宣告結束。溥儀因爲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便被迫退位,所以還有一個清廢帝的稱呼。

但是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日軍侵佔了瀋陽之後又侵佔了東北三省,之後整個東北在日軍的侵佔之下全部淪陷,處在日軍的控制之下。日本在侵佔的東北境內建立僞滿洲國傀儡政權,而溥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次“登基爲皇”,成了一個“傀儡皇帝”。他將原先的年號宣統改爲了康德,所以有時候也把他叫做“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成爲蘇聯紅軍的俘虜,五年之後被押解回國。在回到中國之後一直在撫順的戰犯管理所進行學習和改造,直到1959年,53歲的溥儀才被毛澤東特赦成爲了全國的政協委員。1967年10月17日,61歲的溥儀在北京逝世。

宣統帝退位

在宣統三年的年末,整個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上朝在紫禁城中舉行,到了這一天,載灃已經回家了,袁世凱也沒有上朝,而是讓胡惟德代表自己來上朝,這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天,這羣人也是大清的最後一批大臣,他們就像是以前的時候一樣,衣冠一新的來到了乾清宮一角的廊子裏等待着皇上的召見。所有人都很嚴肅,所以當時的氣氛非常的詭異。

清朝末帝宣統帝退位前後情況揭祕 第2張


這個時候,有人來傳喚了:“太后到了,請諸位大臣上朝吧。”於是一羣人就一個個走了進去等着,沒過多久,隆裕皇太后就帶着年幼的溥儀到了,這是最後一次,也是退位的儀式,所以也就不再按照以前那樣三叩九拜了,等到太后和皇帝坐好之後,胡惟德先是替袁世凱請了個安,然後旁邊的近侍就把準備好的退位詔書給了隆裕太后,她只是看了兩眼就再也顧不上太后的威嚴,輕聲的抽泣起來,一想到大清260多年的江山就這樣在自己手中終結了,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

臺下的羣臣也深受感染,有的也是跟着清朝很多年的老臣,忍不住抹了下眼淚,胡惟德眼見太后這麼傷心,不禁急了,就謊稱革命黨有新的電報,說:“如果今天中午12點之前沒有退位,那說好的待遇就沒有了。”隆裕太后一聽也就顧不得再哭,就慌忙的把退位詔書蓋上了印,然後胡惟德唸誦了這份退位詔書,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整個清朝宣告了終結,可以說宣統退位這件事情上,清王室和國民黨都沒有得到什麼益處,反倒是那些地方勢力收穫巨大,有了佔地爲王的資本。

宣統帝退位詔書

宣統是大清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隨着光緒和慈禧的相繼去世,大清王朝也正式走到了末路之中,當時年幼的宣統皇帝繼位,但是他太小了,所以都是由他的母親和一干大臣來處理國家大事。

清朝末帝宣統帝退位前後情況揭祕 第3張


隨着各種西方先進思想的衝擊,中國誕生了很多思想先進的革命分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孫中山等人爲首的革命黨人。自從清朝晚期以來,社會矛盾就不斷累積,到了1911年的時候,終於爆發了一場改變中國的革命起義,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以拯救國家、爭取獨立爲己任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通過辛亥革命將廢除封建專制建立民主共和的國度的思想傳遞給了老百姓,一時之間,反清反封建的鬥爭達到了頂點。

因爲國內這麼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清朝統治者認識到現在已經到了沒有選擇的地步了,於是隆裕皇太后代表年幼的皇帝下達了《宣統帝退位詔書》,宣佈從此之後中國結束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宣佈自此之後中國民主的時代即將到來,據說當時的隆裕皇太后看到起草完畢的詔書之後,還未讀完就淚流滿面,之後也因爲覺得愧對列祖列宗早早的憂鬱而死。

這則退位詔書的頒佈,對於當時的中國有着巨大的好處,避免了進一步的戰爭,保持了一定的國力,給後來的反抗外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是清朝爲中國人民做的最後一件實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