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雲岡石窟:古代藝術的瑰寶

雲岡石窟:古代藝術的瑰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約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國石窟藝術的代表作之一。這座石窟羣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那麼,雲岡石窟究竟有多少窟?它們又是在何時建造的呢?

雲岡石窟共有252個洞窟,其中較大的洞窟有51個,佛像最高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這些洞窟分佈在武周山南麓的東西兩側,東起山腰,西至山頂,綿延約1公里。石窟內的造像題材廣泛,包括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等,展現了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

雲岡石窟的建造始於公元460年,即北魏孝文帝時期。當時,北魏王朝爲了鞏固政權,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其中包括大力弘揚佛教。因此,北魏皇室下令在首都平城(今大同市)附近的武周山上開鑿石窟,以供奉佛像。經過約一個世紀的開鑿,雲岡石窟逐漸成爲了中國北方地區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石窟羣。

雲岡石窟:古代藝術的瑰寶

雲岡石窟的建造過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期爲公元460年至470年,主要開鑿了五座大型洞窟,即第16窟至第20窟,這些洞窟內的佛像造型雄偉,具有強烈的皇家氣派;第二期爲公元471年至494年,這一階段的開鑿活動最爲頻繁,共開鑿了20座大型洞窟和衆多中小型洞窟,其中最著名的是第5窟(又稱大佛窟),內有高達17米的釋迦牟尼立像;第三期爲公元494年至525年,這一階段的開鑿活動逐漸減弱,主要對前期未完成的洞窟進行修繕和補充。

雲岡石窟的建造不僅是北魏王朝弘揚佛教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結晶。這些石窟羣不僅具有極高的宗教藝術價值,還爲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如今,雲岡石窟已成爲世界文化遺產,吸引着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感受古代藝術的瑰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