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65年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1965年11月14日 (農曆十月廿二),德浪河谷戰役。

德浪河谷戰役(Battle of Ia Drang)是美國介入越南戰爭以來,美軍與北越人民軍第一次正面交戰,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衝突,改而採取游擊戰的戰術。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早上10時48分,美國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營長穆哈爾·摩爾中校率450名弟兄,在砲火掩護下用UH-1休伊直昇機以機動運輸的方式降落在素有「死亡之谷」之稱的德浪河谷(Ia Drang)。不巧和北越第66團在德浪河谷相遇,北越正規軍有2000人駐守,是奠邊府戰役的精銳之師,於是爆發美軍及北越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鬥。3天激戰後,北越陣亡1037人,美軍陣亡234人,以平手收場,但北越將南越分為兩段的計畫也因此失敗。第二場戰鬥是來解圍的第二營在第一營脫離後返回基地途中,又遇上了北越的生力軍,在一場遭遇戰中幾乎被全殲。德浪河谷戰役是美國介入越南戰爭以來,美軍與北越人民軍第一次正面交戰,這兩場戰役使北越從此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衝突,改而採取游擊戰的戰術。

  0976年11月14日 宋朝第一任皇帝趙匡胤逝世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國宋朝第一任皇帝(960—976年在位)

臥榻之旁,豈能任他人酣睡——宋太祖論必須統一天下;我爲百姓守財耳……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宋太祖論節儉;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太祖誓碑”上的勸戒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上,宋朝是向封建社會後期邁進的轉折時代,表現在中央集權加強,皇權加強,世俗地主取代門閥士族成爲統治階層的中堅,社會風氣和文化觀念趨向保守等。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個人作用也促進了這些變化的發生。

趙匡胤出身於武將世家,於公元前927年出生於洛陽夾馬營中,從小也喜愛習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亂世,他的背景和特長對於他攀上權力巔峯幫助很大。22歲那年,據說受到一名高僧的指點,他投奔到郭威的軍中,並受到郭威養子柴榮的賞識。951年,郭威廢掉後漢皇帝,建立後周,三年後,柴榮繼位爲後周世宗。柴榮繼位後即發動了關鍵的高平之戰,趙匡胤以宿衛的身份救護柴榮,立下大功。此後,趙匡胤又在攻南唐等戰役中立功,官拜殿前都指揮使,成爲柴榮的心腹大將。959年,趙匡胤在柴榮臨終前被任命爲殿前都點檢,實際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趙匡胤奉命領兵抵禦遼國的入侵,當隊伍行進到陳橋驛時,趙匡胤據說是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譁變的士兵擁立爲皇帝,史稱“陳橋兵變”,由此開始了趙宋320年的統治。同年,趙匡胤迅速將打着爲後周復仇旗號的節度使李筠和李重進的起兵鎮壓了下去,坐穩了江山。

坐上皇帝寶座之後,趙匡胤面對兩個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結束自唐末以來形成的分裂局面,統一全國和消除武將暴動政變的隱患,維持政治的穩定。在他16年的統治期間,解決這兩個問題始終是他全部政策的核心。趙匡胤根據對客觀形勢的分析,採納了趙普的按“先南後北”順序來統一全國的建議。963年,以“借道伐虢”的計策,一舉滅亡了荊南和湖南兩個割據政權,964年派大將王全斌等分水陸兩路西進,僅用66天便滅掉富庶的後蜀,971年滅南漢,975年派大將曹彬等,用浮橋渡江攻滅了南唐。至趙匡胤去世之時,僅剩下南方的吳越和北方的北漢在苟延殘喘,全國(傳統的漢人地區)統一實際已成定局。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第2張

961年,趙匡胤以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手段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但這僅是軍事改革的開始。趙匡胤將軍權分成三個部分,禁軍將領只有統兵權,而軍隊調動權則由樞密院掌握,後勤供應由“三司”負責,而皇帝則居中調度,成爲唯一一個掌握全部軍權的人。通過軍事改革消除了軍事政變的隱患,趙匡胤有幸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通過軍事政變奪權的開國之君。

同時,爲防止地方軍事割據,趙匡胤將天下重兵、精兵集中到首都附近佈防,而只給地方留下弱兵。並逐步將各地的地方長官由武將換成文官,同時派通判到各州制約知州,所有政令必須由通判和知州共同簽署才能生效.收軍權的同時,趙匡胤派轉運使到各州管理財政,地方的財政收入除必要的經費支出外,全部由轉運使收歸中央。這樣,又收回了財權。

在政權方面,趙匡胤採用了“四權分立”,中書省和樞密院分掌文武權柄,三司掌財政,御史臺和諫院掌監察和輿論,分別直接對皇帝負責,削弱了宰相(同平章事、中書省首長)的權力和禮儀待遇。並縮短官員任期,實行職位和職權分離等,以防止官員在某一職位上培植個人勢力。

趙匡胤生長於五代亂世,深知武將專權的禍害,這可能是促成他“右文抑武”政策的根源。他除了廣泛任用文人爲官以取代武將外,還立下了包括“不殺大臣及上書言事者”在內的誓碑。對歷史的影響更爲深遠的是他對於科舉制的改革。他禁止了唐五代以來盛行的“公薦”、“公卷”等考前推薦制度,使試卷成了評定錄取的唯一標準,大大增加了考試的公正性,使沒有任何背景的窮人也有機會中式。他還確立複試、殿試製度,同樣有利於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宋代文化發達,文人地位較高,與趙匡胤的首倡不無關係。

趙匡胤在位期間未明立繼承人,但他封其弟趙光義爲晉王、開封尹、同平章事,對自己的兒子則沒有給予任何權力,傳位於趙光義的意向已十分明顯。976年,趙光義在“斧光燭影”的疑雲中登上帝位。趙光義是趙匡胤事業的良好繼承者,統一了除幽雲十六州之外的全國(傳統的漢人地區),繼續鞏固了中央集權,使北宋政權通過了發展的“瓶頸”。

趙匡胤的偉大之處除了結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大體上統一了漢族地區外,還在於他生長於殘酷血腥的五代亂世,卻開創了一個寬鬆的政治環境,在於他成長於戎馬倥傯的軍事生涯,卻營造了一個有利於文人文化蓬勃發展的氛圍。但他使權力過分集中於中央,致使地方力量衰弱,不足以拱衛中央;他的軍事改革使得“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降低了軍隊的作戰能力,以致後來在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中一直處於劣勢;他營造的使各級各部門互相牽制的官制,也降低了辦事效率,導致冗官冗政。這些都使他受到後人的指摘。其實對歷史人物不必過於苛求。趙匡胤根據時弊改革了制度,適應了當時的形勢,而他的後繼者們未能根據時政的變化,繼續去完善去改革,導致了積貧積弱,這也不能歸罪於趙匡胤。

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不僅是開創了一個朝代,他還是一個階段性轉型的實現者。他在這個影響世界的帝王排行榜中列第58位。

  1716年11月14日 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逝世

在298年前的今天,1716年11月14日 (農曆十月初一),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第3張

1716年11月14日,萊布尼茨逝世於(德國漢諾威) 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涉及的領域及法學、力學、光學、語言學等40多個範疇,被譽爲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有人認爲,萊布尼茨最大的貢獻不是發明微積分,而是微積分中使用的數學符號,因為牛頓使用的符號被普遍認爲比萊布尼茨的差。萊布尼茨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他的專長包括數學、歷史、語言、生物、地質、機械、物理、法律、外交等領域。他本人是一名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公式都是在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

  1840年11月14日 印象派創始人之一莫奈出生

在174年前的今天,1840年11月14日 (農曆十月廿一),印象派創始人之一莫奈出生。

莫奈(1840-1926)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人、領導者和堅定不移的鼓吹者。

1874年莫奈展出《印象:日出》之後,批評家以“印象主義者的展覽會”爲題在報上評論這一運動,因而得名。1888年批評家費-費涅翁寫道:“印象主義這個詞是爲他而創造的,這個術語對他來說比對任何人都更合適。

克洛德·莫奈(ClaudeMonet)出生於巴黎,5歲時隨全家移居到法國西北部的港口城市勒阿弗爾(LeHavre)。自幼年起,莫奈就顯示出了非凡的繪畫才能,15歲時從當地一藝術家學畫。其藝術生涯是從與E-布丹結識開始的,從那時起開始在室外作畫。16歲時就已經可以賣畫賺錢了,當時他的畫被貼在港口畫具店的門口,以每張20法郎的價格出售。

1859年,莫奈來到巴黎,結識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雷諾阿、西斯萊和巴齊爾。以莫奈爲首,他們常常一起到楓丹白露的森林去寫生。後來外光派即印象派的產生,便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巴比鬆畫家杜比尼和特瓦容給他很深影響。莫奈的作品以風景爲主,但他的兩幅極具特色的巨幅肖像畫《綠衣女人》和《穿和服的女人》都是以一位名叫卡繆的女子爲模特兒的。卡繆是莫奈的愛妻,也是他最衷情的模特兒。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第4張

1866年,莫奈與19歲的卡繆相愛並生活在了一起,但他的父親卻反對他們的結合,並斷絕了對他的經濟支援,使得莫奈的生活一度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生活的窘迫並沒有拆散這對有情人,反而激發了藝術家的激情。同年,莫奈完成了以卡繆爲主角的《綠衣女人》,這幅用短短四天時間一氣呵成的作品,使莫奈入選了1866年的沙龍展,並受到好評。直到1870年莫奈30歲時,他才獲得父親的同意與卡繆正式結婚,那時他們的長子約翰已經出世了。

  1889年11月14日 印度尼赫魯總理誕生

在125年前的今天,1889年11月14日 (農曆十月廿二),印度尼赫魯總理誕生。

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聖雄甘地的忠實信徒,其培育的尼赫魯王朝至今影響印度政壇。尼赫魯也是第三世界不結盟運動創始人之一,在思想上接受資本主義制度、執行社會主義政策,冷戰時期在美蘇之間偏於親蘇。尼赫魯的大國雄心後來導致了中印邊界衝突,留下了迄今依然困擾中印關係的邊界問題。

尼赫魯(1889年11月14日-)出身於克什米爾的一個富裕婆羅門家庭,在16歲以前由私人家庭教師教育,1905年入英國哈羅學校,1907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910年獲榮譽學位,1912年在倫敦內殿法學會取得律師資格,回國擔任律師。1916年在家庭的包辦下,和一個克什米爾商人的17歲女兒結婚。1917年生下他們的女兒英迪拉·甘地。

1916年尼赫魯在國大黨年會上第一次遇見甘地,甘地堅持的爭取印度獨立運動對他有很大影響,和國大黨的關係日益密切。1921年國大黨被英國統治當局宣佈爲非法,尼赫魯第一次被捕入獄。1923年和1927年兩次擔任國大黨總書記,曾到印度各地視察,發現農民的極端貧困。

歷史上的今天11月14日 德浪河谷戰役 第5張

1926年尼赫魯訪問蘇聯,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感到興趣。1929年當選國大黨主席,宣佈黨的主要目標是爭取印度完全獨立。以後他8次被捕,先後住獄9年,在獄中他也研究馬克思主義,撰寫書籍。1932年因發動不合作運動和甘地一起被捕。1936年,他的妻子因肺炎在瑞士去世。1940年再次和甘地一起被捕。1942年國大黨通過要求英國撤離印度的決議,他又一次被捕。1947年印度獨立,尼赫魯開始任總理,直到他去世,長達18年,同時兼任國大黨主席。

尼赫魯在印度實行一種基本爲資本主義溷合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成分的經濟政策,彷照蘇聯實行五年計劃,尼赫魯當政時期印度的經濟增長平均每年爲4%,超過當時美國和其他新獨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但不如西歐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增長速度。尼赫魯強調對貧民和流浪者給予必要的社會關懷,所以在印度人民中威信很高。在政治體制上,尼赫魯彷照英國體制,包括司法、立法議會、政府和教育系統。尼赫魯領導改革了古代的印度民法,維護寡婦的財產繼承權,改革印度教,從法律上取消種姓制度。他對內政策的四大原則是:民主、社會主義、團結和現世主義。尼赫魯堅決反對殖民主義,是不結盟運動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潘查西拉)的創始人之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