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199年6月1日 (己卯年四月二十)官渡之戰

在1817年前的今天,0199年6月1日 (農曆四月二十),官渡之戰。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具體日期不詳,暫存此處),袁紹起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道到許昌,曹軍諸將認爲難以戰勝袁紹,曹操卻說:“吾知紹之爲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爲吾奉也。”遂決定起兵兩萬迎敵。

八月,曹操率軍進據黃河北岸重鎮黎陽,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一帶,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昌。留于禁率步騎兩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東郡太守劉延守白馬,以防止袁軍渡河南下,此爲第一道防線。九月,曹操還許昌,置主力在官渡築壘固守,爲第二道防線。官渡爲袁紹進攻許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復還官渡,親自坐鎮,嚴陣以待袁軍來犯。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正當曹操全力以赴佈置對袁作戰時,劉備起兵反叛曹操,殺曹徐州刺史車胄,佔據下邳,屯兵沛縣,並積極與袁紹聯絡,欲合力夾攻曹操。曹操分析了眼前的形勢,認爲“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爲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遂於建安五年(200年)年正月,率精兵東征劉備,一舉佔領沛縣,收復徐州,轉攻下邳,並迫降了關羽。劉備全軍潰敗,僅帶少數兵馬逃往河北投奔袁紹去了。曹操獲勝後,還軍官渡,以迎戰袁紹。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大軍進軍黎陽,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進攻東郡太守劉延駐守的白馬,劉延兵勢微弱,被顏良軍圍困,情況緊急。四月,曹操決定率兵救劉延。他採納謀士荀攸的建議,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裝渡河襲擊袁紹的後方,袁紹當即分兵西應。曹操卻乘機率一支精兵向東奔襲白馬,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斬殺,白馬之圍遂被解出。袁紹又派大將文丑與劉備率五六千騎步兵渡河追擊曹軍。曹軍當時只有騎兵五百餘騎,危急之中,曹操令衆騎兵解鞍放馬,又將輜重丟棄在袁軍來的路上。不久,文丑兵到,見到曹軍丟棄的馬匹、輜重後,你爭我搶,亂作一團。曹操見此,命其500多騎兵立即上馬,向袁軍衝殺,袁軍頓時潰敗,大將文丑被斬首。此番曹軍連斬顏良、文丑兩員河北名將,袁軍大爲震動。袁紹下令煺軍陽武。曹操也還軍官渡固守。

八月,袁紹兵臨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數十里。曹操也分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出擊,但戰鬥不順。當時曹操兵不滿一萬,且十有二叄爲傷兵,只好煺回營壘堅守。袁軍見此,便堆起土山,築高櫓,用箭俯射曹營,使曹軍士兵只能蒙盾而行。爲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曹操命工匠連夜趕造霹靂車,向袁軍還以飛石,摧毀了袁軍的櫓樓。袁紹又命士卒挖地道襲擊曹營,曹軍也針鋒相對,在營內掘地壕以對抗。曹操又聞袁紹的幾千車軍糧即將運至官渡大營,他立刻派大將徐晃、史渙截擊,將袁軍糧草全部燒燬。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第2張

雙方相峙月餘,曹軍糧草將盡,士卒疲乏,於是曹操尋機與袁紹決戰。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命淳于瓊等五人率兵萬餘人護衛,將糧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四十里的烏巢。謀臣許攸建議袁紹派輕騎趁夜突襲許昌,袁紹不予採納。恰這時許攸家中有人犯法,被其政敵審配扣押。許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並獻計曹操奇襲烏巢。許攸之計正合曹操尋找戰機,出奇制勝的心意。於是曹操當機立斷,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營,自己親率步騎五千人,連夜出發,一路扮着袁軍,騙過袁軍哨卡。到達烏巢後,即圍住糧屯放火,及至天明。淳于瓊才見曹軍兵少,於是出壘迎戰。曹操揮軍衝殺,袁軍抵擋不住,被迫推回營壘堅守。這時,袁紹一面派騎兵救烏巢,一面命張合阝、高覽攻打曹軍官渡大營,企圖使曹操煺無所歸。當增援的袁軍騎兵逼近烏巢時,左右報請曹操分兵抵擋,曹操大怒說:“敵兵到了我背後纔再告訴我!”於是士卒皆殊死拼殺,大破烏巢守軍,擒殺袁將淳于瓊。攻打曹軍大營的張合阝、高覽二將聞淳于瓊兵敗,又聞袁紹對他們二人起疑心,遂於陣前投降曹操。曹操乘勢揮軍掩殺,袁軍大潰,袁紹及其兒子袁譚只帶了八百餘騎,倉惶逃往河北。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敗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爲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至此,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

1524年6月1日 (甲申年四月三十)德國農民戰爭爆發

在492年前的今天,1524年6月1日 (農曆四月三十),德國農民戰爭爆發。

1524—1525年,德國爆發了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它波及大部分地區,三分之二的農民參加了起義,這在德國和西歐歷史上是空前的。

1524年6月1日(距今492年),士瓦本南部的農民首先舉起義旗,組成3000多人的武裝,宣佈要消滅除皇帝外的一切統治者。起義軍以“書簡”形式提出一份綱領。“書簡”裏說:城鄉貧苦人受政府和貴族的沉重壓迫,應當團結起來加入“基督教同盟”,採用和平手段或者使用暴力,把自己和子孫後代從苦難世界裏解救出來。與此同時,法蘭克尼亞、薩克森、圖林根、提洛爾、阿爾薩斯等地也爆發了起義。

當時,在起義農民中傳誦着一首名爲《窮康拉德》的戰歌。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第3張

歌詞的最後一段是:

嗨!我窮康拉德!

教皇和貴族,靠戰斧根除。

老爺皮鞭抽不住,剁成肉泥向誰訴?

活剝我們皮,還把妻子辱。

嗨!我窮康拉德!猛刺吧,長矛!

橫掃吧,棍棒!

這首歌充分反映了農民們的革命精神。

起義軍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各自爲戰,紀律鬆散,被封建統治者採用欺騙和鎮壓的反革命兩手,士瓦本農軍首先在1525年4月底失敗,其他幾支起義軍也相繼被鎮壓下去。但是,這次農民戰爭在德國曆史上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恩格斯明確指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是“第一號資產階級革命”。

1904年6月1日 (甲辰年四月十八)膠濟鐵路通車

在112年前的今天,1904年6月1日 (農曆四月十八),膠濟鐵路通車。

1904年6月1日,青島至濟南的膠濟鐵路建成通車。

膠濟鐵路是由德國獨家修築和經營的。1898年3月,德國借“鉅野教案”,迫清政府簽訂條約,取得了膠濟鐵路的修造權。

1899年9月,膠濟鐵路在青島正式開工,向西修建。1901年4月1日(距今115年),青島至膠州一段竣工通車。1902年6月1日又通至濰縣。1903年9月22日再通至周村。至本月1日,鐵路修至濟南,青島至濟南的幹線以及張店至博山,淄川至洪山支線,全長共計440.7公里的鐵路全部建成通車。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第4張

1898年,德國即建成青島火車站,但直到1904年,膠濟鐵路才竣工通車

此期間內,還建成了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工人400多名的四方機車廠。青島至濟南幹線長394公里,共耗修建費5290餘萬馬克。鐵路修築過程中,所經之處,摧毀村莊,踐踏農田,挖掘墳墓,堵塞河道。瓦德西在給德皇的密報中稱:“築路之事,漠視墳墓,以致有傷居民信仰情感。”“更以歐洲商人時常力謀損害華人,以圖自利。”

1936年6月1日 (丙子年四月十二)兩廣出師北上抗日

在80年前的今天,1936年6月1日 (農曆四月十二),兩廣出師北上抗日。

1936年6月1日(距今80年),廣東陳濟棠和廣西李宗仁、白崇禧,爲北上抗日發表通電。

4日,陳濟棠、李宗仁領銜成立軍事委員會和抗日救國軍,表示誓率所部“爲國家雪頻年屈辱之恥,爲民族爭一線生存之機”。6日組成“抗日救國軍西南聯軍”。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第5張

兩廣事變的主要領導人陳濟棠(左)李宗仁(右)宣誓就任抗日救國總司令、副總司令

8日,李宗仁演講說,不問中央抗日不抗日,一、四兩集團軍改爲“國民革命抗日救國軍”,並說,北上抗日完全是爭取生存的民族革命戰爭,決不是對內的爭奪權利。10日,粵桂兩軍分路北上湖南,進逼郴州、陵寧。事變發生以後,蔣介石於9日派軍艦9艘抵達廈門,10日向武漢、衡陽集結兵力。

12日,毛澤東、朱德發佈《爲兩廣出師北上抗日宣言》,提出8項綱領,希望兩廣領袖能夠到處大膽的發動與讚美抗日人民的愛國運動,大量的武裝與組織抗日人民。30日,國民黨中央軍與兩廣軍隊發生戰事。

1937年6月1日 (丁丑年四月廿三)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在79年前的今天,1937年6月1日 (農曆四月廿三),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1937年6月初,周恩來帶着中共起草的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綱領,到廬山與蔣介石會談。

宋子文、宋美齡、張衝等往返磋商。蔣介石出爾反爾,置共產黨起草的合作綱領於不顧,直接提出兩黨合作的形式問題: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由國共雙方推選同等數量的幹部組成,蔣任主席,有最後決定權;紅軍可以編爲3師12個團,4.5萬人,中共委派師長,副職由國民黨委派;3個師以上不能設總指揮部,師以上可以設政訓處,毛澤東、朱德離開紅軍出國留洋;陝甘寧邊區政府由中央政府派正職長官,等等。對此,周恩來表示,有關國民革命同盟會的組織原則須經請示研究後決定,其他事項均不能同意。16日,中共代表返回延安。

歷史上的今天6月1號 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第6張

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和國民黨代表蔣介石、邵力子、張衝就兩黨合作抗日問題在廬山談判

6月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了同國民黨談判的新提案。新提案在一些重要問題上作了讓步。關於兩黨合作的組織形式問題,原則上同意組織國民革命同盟會,承認蔣介石依據共同綱領有最後決定權。對一些具體問題的主張是:如果蔣介石同意設立總的軍事指揮部,紅軍即待其名義發表後改編;陝甘寧邊區7月實行民主選舉,向蔣推薦張繼、宋子文、于右任3人,擇其中一人任邊區行政長官,林伯渠任副長官;力爭朱德爲紅軍改編後的指揮官,毛澤東不拒絕出外做事,但非到適當時機不去;不放棄國民大會民主選舉的基本原則。

28日,周恩來電告蔣介石,申明中共中央認爲如紅軍改編後3個師上邊無指揮機關實無法進行改編,朱德不能離去。

29日,中共中央接南京電:紅軍改編後只能設政訓處。中共中央決定:可以用政治機關名義指揮部隊,但必須有等於指揮機關的組織和職能。萬一爭不到朱德爲政治機關的主任,即自行改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