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69年7月20日 (己酉年六月初七)人類登上月球

在47年前的今天,1969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初七),人類登上月球。

1969年7月16日早晨9點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連同它的三十六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綜合發射臺發射了。在飛船上的是民航機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兩個空軍軍官小埃德溫-“嗡嗡叫”奧爾德林上校和邁克爾-科林斯中校。土星號的第三級把他們送進了一條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軌道。把一切工作系統檢查了兩個半小時之後,他們再度發動了第三級火箭,這使他們獲得了每小時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脫離地球大氣層向二十五萬英里外的月球前進。

在離地球五萬英里處,科林斯操縱名爲“哥倫比亞”的指揮艙,使它與稱爲“鷹”或簡稱L-M-的脆弱的登月艙正面相對。“哥倫比亞”和“鷹”互相一鉤住,土星號的第三級就被拋棄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們開動了“哥倫比亞”的發動機,使他們進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內的一條軌道上。在肯尼迪角時間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過兩個運載工具之間的管道,進入了登月艙“鷹”號,那天黃昏,宇航員們就進入了月球的重力場。這時他們離月球已不到四萬四千英里,速度越來越快了。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登月先鋒: (自左至右)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柯林斯和埃德溫-奧爾德林

星期六下午,他們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時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進入了繞行月球的軌道。航控臺(它們與設在休斯敦的國家宇航局載入宇宙飛船中心聯繫的無線電報機)於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點零2分鐘叫醒他們,因爲這一天是預定在月球上着陸的一天。在“鷹”艙裏,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把登月艙着陸用的四條難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臺告訴他們說:“你們完全可以駛離船塢了。”於是,登月艙就和“哥倫比亞”分開,這時阿姆斯特朗說,“‘鷹’已經長了翅膀了!”下午3點零8分,他發動了宇宙飛船的引擎,於是他們朝着月球上的靜海飛去。

他們在離月球表面九點八英里處進入了一條低軌道,在一片可怕的滿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飛行。這時,休斯頓的一部計算機開始在他們的儀表盤上閃光,向他們發出警報。現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們當然不能回頭,於是他們就根據在休斯頓的一個青年指揮官員的指示向前飛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縱器,“嗡嗡叫”奧德林不停大聲讀出儀器上顯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們在下降的最後時刻,遇到了一些麻煩。當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將落在廣闊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處於他們的目標之西四英里處,故有此稱)時,“鷹”艙月球之間的距離已不到五百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飛去,但這計劃外的延長旅程,意味着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須立即作出決定,要麼轉向那邊去,要麼冒墜毀的危險。就在這一剎那,他前面的儀表盤上發出兩道白光,顯出接觸月球字樣。“鷹”艙已經着陸了。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2張

他說,“休斯頓,這裏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着陸。”這時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東部日光節約時間下午4點17分42秒。

把儀器檢查了三個小時之後,兩個宇航員問休斯頓,他們可否省去預定的四個小時休息時間而就在現在下機。休斯頓回答說,“我們支持你們這一行動。”他們穿上了價值三十萬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艙內的壓力。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五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現上去。 他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時是下午10點56分20秒。他拖着腳步在地上走來走去。他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

阿姆斯特朗把那細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褲袋裏。接着,在他下艙後十九分鐘,奧爾德林走到他身旁來說,“美呵,美呵,壯麗的淒涼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標樁打入土裏,把電視攝影機架在上面。樣子象蜘蛛的“鷹”艙離鏡頭六十英尺遠,正處於電視圖象的中央,它後面就是外層空間的永恆的夜。這裏的重力是六分之一個G,僅及地球上重力的百分之十六點六。電視觀衆們看到這兩人象羚羊似的跳來跳去,並聽到奧爾德林說,“當我要失去平衡的時候,我發現恢復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樹起了一面三英尺長五英尺寬的美國旗,它是用鐵絲縛在旗杆上的;奧爾德林向它行禮。他們還存放了一個盛有七十六國領導人拍來的電報的容器和一塊不鏽鋼的飾板,上面標着下列字樣:“來自行星地球的人於紀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這裏踏上月球。我們是代表全人類和平地來到這裏的。”

與此同時,全世界都在注意月球。從澳大利亞到挪威,從堪薩斯到華沙,人們將耳朵貼向收音機,或從電視上收看重大事件。據估計,電視觀衆約有6億人,佔地球上人口總數的1/5。即使在同美國不友好的國家裏,這一登月任務的新聞也由電臺以讚賞的態度或者至少以公正的態度進行報道。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3張

開羅廣播電臺將阿波羅登月稱爲“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倫敦的一位律師祕書將此舉說成爲“簡直太了不起了”。女演員吉納-勞洛布里吉達說:“這決不是娛樂行業的表演。”但是,“我今天在電視中看到的將會水遠是最出色的。”

按計劃,第一次月球旅行將持續不到一天的時間。登月艙將於明天下午1時55分從月球起飛。在指令艙飛回地球之前,它將被拋棄掉。

他們一面收集五十來磅石塊供科學研究之用,一面測量他們太空衣外面的氣溫:陽光下是華氏234度,陰處是零下279度。他們擺出一長條金屬箔來收集太陽粒子,架起測震儀來記錄月球震動,還架起反射鏡來把結果送給地球上的望遠鏡。他們在半夜裏回到“鷹”艙,總共在月球上停留了二十一小時又三十七分鐘之後,發動引擎離開了月球,(航控臺說:“你們可以起飛了。”奧爾德林說:“對!我們是這條航道上的一號機。”)返回軌道之後,他們就和呆在“哥倫比亞”裏的柯林斯會合,柯林斯把兩個飛行工具重新鉤在一起。他們就從管道里爬過去和他呆在一起,“鷹”艙則被放走而飄入太空,最後將墜毀在月球上。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4張

上午1點56分,柯林斯使“哥倫比亞”朝向地球,就發動引擎,使指揮艙擺脫了月球的引力。回程需要六十個小時。那天晚上,宇航員們通過電視送到地球上來一幅攝自十七萬五千英里外的地球本身的照片。奧爾德林說:“坐在這裏看着地球變得越來越大而月亮變得越來越小,這情景多美呵。”阿姆斯特朗說:“不管你航行到哪裏,回家總是好事。”星期四,他們以每小時二萬四千六百零二英里的速度航行,在太平洋上空五十七英里重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在這一階段的最關鍵時刻,宇宙飛船的擋板被四千度的高溫烤焦了。雲把指揮艙包圍起來,因此無線電聯繫中斷了三分鐘。

守候着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的雷達已探測到正降落的“哥倫比亞”在十三點八英里外,在三個八十三英尺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傘下疾降。接着,這指揮艙就濺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高的大浪,並傾翻了。但經艙內三人努力把舷邊的氣袋充了氣,就立即使它恢復了平衡。“大黃蜂”號上起飛的直升飛機在頭頂盤旋,引導這隻飛船開往目的地。尼克松總統在艦橋上揮動雙筒望遠鏡。艦上的樂隊吹奏起了“哥倫比亞,你是海上明珠”,在整個美國和許多外國城市裏,教堂鐘聲四起,氣笛長鳴,汽車駕駛人都按響了車上的喇叭。

1847年7月20日 (丁未年六月初九)徐家彙教案

在169年前的今天,1847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初九),徐家彙教案。

1847年7月20日(距今169年),上海發生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教案——徐家彙教案。1846年,清政府解除1723年(雍正元年)頒佈的禁教令後,西方傳教士紛紛涌入中國。法國天主教(耶穌會)主教羅類斯確定以上海徐家彙(今屬上海市)爲在華活動總部,強佔大片土地,修建教堂,當地人民羣起反對。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5張

徐家彙教案

7月20日,80餘人聚集工地,阻止修建。在法國駐滬領事要挾下,上海知縣將這次鬥爭壓制下去,並宣佈徐家彙地方民地售與羅類斯建造堂宇。此後,耶穌會在徐家彙陸續佔地1700餘畝,先後建築了天主堂、修道院、徐匯公學、類思小學、藏書樓、聖母院、善牧院、育嬰堂等數十個建築羣,成爲法國利用宗教侵略中國的基地。

1918年7月20日 (戊午年六月十三)胡適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在98年前的今天,1918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十三),胡適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1918年7月20日(距今98年),胡適在《每週評論》第三十一號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文章說:現在輿論界的大危險,就是偏向紙上的學說,不去實地考察中國今日的社會需要究竟是什麼東西。

第一,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談外來進口的“主義”,是沒有什麼用處的。一切主義都是某時某地的有心人,對於那時那地的社會需要的救濟方法。我們不去實地研究我們現在的社會需要,單會高談某某主義,好比醫生單記得許多湯頭歌訣,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6張

胡適

第三,偏向紙上的“主義”,是很危險的。這種口頭禪很容易被無恥政客利用來做種種害人的事。現在中國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種某種主義來欺人了。羅蘭夫人說,“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惡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聽的主義,都有這種危險。

爲什麼談主義的人那麼多?爲什麼研究問題的人那麼少呢?這都由於一個懶字。懶的定義是避難就易。研究問題是極困難的事,高談主義是極容易的事。

現在中國應該趕緊解決的問題真多得很。從人力車伕的生計問題到大總統的權限問題,從賣淫問題到賣官賣國問題,從解散安福部問題到加入國際聯盟問題,從女子解放問題到男子解放問題……哪一個不是火燒眉毛的緊急問題?

我們不去研究人力車伕的生計,卻去高談社會主義!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卻去高談公妻主義和自由戀愛!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問題如何解決,卻去高談無政府主義!我們還要得意揚揚誇口道,“我們所談的是根本解決”。老實說罷,這是自欺欺人的夢話!這是中國思想界破產的鐵證!這是中國社會改良的死刑宣告!

1954年7月20日 (甲午年六月廿一)印度支那停戰協定簽定

在62年前的今天,1954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廿一),印度支那停戰協定簽定。

印度支那停戰協定(Agreements on The Cessation of Hostilities in Indo-China),爲1954年7月20日(距今62年)法國在日內瓦與北越、南越、老撾、柬埔寨簽訂的協定。參與者還包括中國、蘇聯與美國。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7張

印度支那停戰協定內容規定:法國在越南、老撾、柬埔寨停止敵對行動,在印度支那全境實現停火。法國政府將尊重越南、老撾、柬埔寨的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從印度支那三國撤退其軍隊。越南以北緯十七度線以南劃出臨時軍事分界線,並建立非軍事區;三國分別進行自由選舉,在民主基礎上的獨立和統一﹔三國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任何其他國家不應在其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不干涉其內政﹔成立國際監察和監督委員會,以印度、加拿大與波蘭爲其成員。

1954年8月,法屬印度支那停戰,而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也因此宣佈獨立。但是北越由於遲不進行自由選舉,導致南北越的長期分裂。而且美國也沒有簽字,只保險“讓協定在不受威脅之下被執行”。

1973年7月20日 (癸丑年六月廿一)世界著名的動作電影明星李小龍猝然離世

在43年前的今天,1973年7月20日 (農曆六月廿一),世界著名的動作電影明星李小龍猝然離世。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乳名爲細鳳,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身高173釐米,體重64公斤。他是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著名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者。

1946年至1959年期間,作爲電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粵語文藝片,包括:《細路祥》(1950年)、《人之初》(1951年)、《苦海明燈》(1953年)、《慈母淚》(1953年)、《父之過》(1953年)、《千萬人家》(1953年)、《危樓春曉》(1953年)、《愛》上下集(1955年)、《孤星血淚》(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年)、《孤兒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兒女債》(1955年)、《詐癲納福》(1955年)、《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雷雨》(1957年)、《甜姐兒》(1957年)和《人海孤鴻》(1959年)。此外,李小龍酷愛跳Cha-Cha舞和養狗,是有名的“舞癡”,少年時期曾獲全港Cha-Cha邀請賽冠軍。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8張

1964年,他應邀出席美國加州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Long Beach Karate Tournament)作表演。他被電視劇《蝙蝠俠》製作人威廉·多茲爾(William Dozier)賞識,邀請試鏡,於1966年4月30日,李小龍與美國廣播公司簽訂了30集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合約,擔演配角“加藤”(Kato),但只能播出一季共26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3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Ironside)和《新娘駕到》(Here Come the Brides)中客串。

1971年由於他無法接受只是在《青蜂俠》中扮演一名專門負責打鬥的“特技人”式的角色,所以決定回香港演電影,期盼闖出一番新天地。李小龍回香港後,與鄒文懷等人合作拍攝了五部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死亡遊戲》。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號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9張

1973年7月20日,功夫巨星李小龍猝然離世,年僅32歲。李小龍的死因離奇,成了一個謎,衆說紛紜。7月28日,官方宣佈了李小龍的死亡原因:服用止疼藥物過敏而引起腦部水腫,從而導致死亡。這一說法讓醫學界的專家疑惑不解,至今爲止,世界上還沒有服用阿司匹林過敏致死的先例。李小龍爲什麼會突然死去,一時之間社會各界衆說紛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