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朱元璋到少林寺問:朕也需要跪?方丈怎麼回答的?

朱元璋到少林寺問:朕也需要跪?方丈怎麼回答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史上沒有哪個開國皇帝如朱元璋這般,生前身後都有數不清的談資,各種野史和筆記小說中到處充斥着朱元璋的故事,更還有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一句話概括就是,朱元璋自帶流量。但其實,我們看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假的,並不是真正的歷史,而且很多都是硬扯到朱元璋身上的。比如今天說的這個“拜與不拜”和“見在佛不拜過去佛”的故事,有人認爲這件事發生在朱元璋身上,但其實,這個故事是歐陽修的傑作,發生在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身上,至於故事的真假,多半隻能看做是一個故事。

朱元璋確實和佛寺的淵源很深,這源自他貧困的家庭條件,他童年時候跟隨父母過着不斷躲債的生活,後來他的父母和大哥在一場蝗災和瘟疫的年景裏相繼去世,朱元璋和兩個哥哥甚至買不起棺材,更沒有地來埋葬親人,最後墳地還是鄰居可憐借給的一塊地。之後朱元璋就到了皇覺寺出家做了小行童,幹苦力掙個安身之處,但寺院也並不是他的容身之地,很快寺院窮了,就打發朱元璋外出化緣,實際上就是乞討,朱元璋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流浪乞討生活。這一段生活對他的影響是深遠的,後來他又回到了皇覺寺,並在不久之後投入到反元戰爭中去,從此,世間再無小和尚朱元璋,代之以殺伐果決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也因此,朱元璋和寺院有了不解之緣,說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到少林寺去燒香,等到拜佛的時候,朱元璋突然問一邊的方丈:“朕還需要跪嗎?”方丈哪敢讓皇帝跪啊,於是他機智的說:“見在佛不拜過去佛”。朱元璋一聽這話,心裏舒暢極了,高高興興回了宮,方丈用這句話救了整個少林寺,要知道,一個回答不好,很可能會給少林寺帶來災難。

朱元璋到少林寺問:朕也需要跪?方丈怎麼回答的?

實際上這個故事是後人強加給朱元璋的,而這個故事的主角之一是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故事是這樣的:

趙匡胤稱帝之後到相國寺去拜佛燒香,趙匡胤就問了一句:“朕當拜與不拜?”當時的僧錄贊寧回了兩個字:“不拜。”趙匡胤就又問了,這是爲什麼呢?然後目不轉睛的看着贊寧,贊寧鎮定自若地說:“見在佛不拜過去佛。”

趙匡胤喃喃的重複了一遍這句話,然後“微笑而頷之,遂以爲定製。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議者以爲得禮。 ”

這個故事被歐陽修記錄在筆記小說《歸田錄》中,翻開《歸田錄》,卷一的第一個小故事就是它,很多人可能對《歸田錄》不是很熟悉,裏面的內容都是不被正史記載的朝廷遺事,我們熟知的《賣油翁》的故事就記錄在這本書中。

朱元璋到少林寺問:朕也需要跪?方丈怎麼回答的? 第2張

說遠了,我們再說回趙匡胤的故事,回答趙匡胤的這名僧人贊寧也並非籍籍無名之輩,實際上他相當的出名,並且是“紫衣僧”,被賜紫衣,也是相當的尊貴了。贊寧“頗讀儒書,博覽強記,亦自能撰述,而辭辯縱橫,人莫能屈。”才華橫溢,是北宋初期響噹噹的人物,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從容應對趙匡胤的問答。

在歐陽修的另一部著作《六一詩話》中,還有贊寧的一個小故事,也是機智滿分,說是北宋初期有一個文詞不錯的方鴻漸喜歡嘲諷別人,一次與贊寧在大街上遇到了,就開口:“鄭都官不愛之徒,時時作隊。”

贊寧也不惱,隨即對出來:“秦始皇未坑之輩,往往成羣。”

朱元璋到少林寺問:朕也需要跪?方丈怎麼回答的? 第3張

贊寧的意思很好理解,說的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方鴻漸屬於未被坑的。而方鴻漸的句子又引出一個人來,他就是唐朝時候的一個詩人鄭谷,此人寫詩還是不錯的,就是格局有點小,曾寫過一首《寄獻狄右丞》,其中有一句“愛僧不愛紫衣僧”,這一句算是酸溜溜的嘲諷。

紫衣僧開始於武則天時期,當時武則天爲了製造輿論稱帝,曾命男寵薛懷義帶領一衆僧徒找尋佛經的支持,於是一部《大雲經》橫空出世,這爲武則天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包括薛懷義在內的約十名僧人被賜以紫衣,要知道紫衣一直是身份尊貴的象徵,這就意味着僧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到底很多人不服氣,所以纔有了“愛僧不愛紫衣僧”的說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