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項羽驍勇善戰,爲什麼還是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項羽驍勇善戰,爲什麼還是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項羽,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位勇猛善戰的名將,他在短暫人生中創造了許多戰爭史上奇蹟!比如說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率領數萬人擊敗秦軍主力四十餘萬;在彭城之戰中,項羽僅用三萬精兵,就打敗了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是依然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反而兵敗垓下,自刎於烏江!那麼項羽究竟因何而敗呢?

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劉邦曾經多次與羣臣們進行討論,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項羽性格中的缺點。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項羽這種性格上的缺陷,纔是導致他戰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項羽這個人雖然很厲害,但他嫉賢妒能,性格狹隘,不夠豁達,特別是對待有功之臣非常吝嗇。

項羽驍勇善戰,爲什麼還是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劉邦手下重臣王陵、高起就曾說過,“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項羽對待那些有功者、賢者非但不能任用,反而猜忌、懷疑,也不給予相應的賞賜。

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在遊說齊王時也曾說到,“項王有倍約之名,殺義帝之負;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爲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爲之用。”在酈食其看來,項羽賞罰不公、任人唯親。

項羽驍勇善戰,爲什麼還是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2張

其實,最初的時候,許多賢才都在項羽麾下,比如說陳平、韓信這些人。他們之所以背棄項羽,投奔劉邦,也是因爲項羽賞罰不公、任人唯親。陳平認爲,“項王爲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在陳平看來,項羽對人還是不錯的,但是一到論功行賞的時候,就開始非常吝嗇了。

韓信說得更形象,“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羽對待手下確實很好,手下有病時親自去慰問;可是人們立功該封賞爵位時,項羽把大印握在手裏,邊角都被磨平了,也捨不得給手下人。

項羽驍勇善戰,爲什麼還是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3張

正是由於項羽這樣做,導致手下的賢才紛紛離去,韓信、陳平都投靠了劉邦,成爲西漢的開國功臣。此外,英布、彭越原來也是項羽的麾下,他們也受到劉邦的拉攏,從而背叛了項羽。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劉邦對待人才時,從來不吝嗇錢財、土地。爲了打敗項羽,他封韓信、彭越等人爲王,同時承諾給與大片領土。

劉邦很有自知之明,“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但是劉邦卻能延攬各種人才,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爲他征戰,這是項羽所不能做到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