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三一八慘案簡介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三一八慘案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26年3月12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奉系軍閥作戰期間,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餘名。國民軍堅決還擊,將日艦驅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聯合英美等八國於16日向段祺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的無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羣衆五千餘人,由李大釗主持,在天安門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段祺瑞當時不在執政府,亦未命令開槍)竟下令開槍,當場打死四十七人,傷二百餘人,李大釗、陳喬年均在鬥爭中負傷。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三一八慘案簡介

背景

1924年5月31日,蘇聯同北洋政府簽訂《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規定廢除帝俄時代與中國簽定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取消中東鐵路除商務外的一切特權等等。蘇聯在協定中表示承認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尊重中國對外蒙的主權,並答應從外蒙撤軍。中蘇從此正式建交。

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政府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1924年10月21日,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發動北京政變,軟禁大總統曹錕,逐清末帝溥儀出故宮,懸賞緝拿吳佩孚,成立國民軍,並歡迎孫中山北上。然而馮軍只有不足4萬兵力,北臨張作霖入關,南面吳佩孚反擊逼近北京,不得不採取張作霖意見,聯合皖系,讓已經無軍又無勢的前國務總理段祺瑞重新出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三一八慘案簡介 第2張

1925年5月18日,俄共(布)中央總書記斯大林親自下令:“在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已分化成革命的和妥協的兩派”,“揭露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性和不徹底性,並與帝國主義作堅決的奮鬥。”6月25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第68號記錄》關於中國問題的指令是:“務必推進以抵制、局部罷工和總罷工,而特別是鐵路總罷工的形式進行的革命運動,不要害怕危機加劇。”斯大林還有令:“把中國農民捲入革命愈迅速愈徹底,中國反帝國主義的戰線愈有力愈強大。”

1925年9月23、28日,俄共(布)中央確定送給馮玉祥部國民一軍價值3,486,596盧布的軍火,飛機10架;國民二軍價值701,789盧布軍火,飛機10架;國民三軍3,082,795盧布的軍火;另調撥價值741,000盧布的毒氣彈供馮調撥使用,甚至許諾給馮2,000萬盧布的外匯。12月3日,斯大林在俄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佈置:北京新中央政府應由馮玉祥及溫和派組成,建立純國民黨政府則不可能。

三一八慘案發生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三一八慘案簡介 第3張

1925年3月至1926年7月,馮玉祥國民軍得到步槍55857支,子彈約5,800萬發,大炮48,山炮12門,手榴彈1萬多枚,配帶子彈的機槍230挺,迫擊炮18門以及藥品等等。

1925年3月17日,蘇俄駐華大使加拉罕加入駐北京外交團,並出任該團領袖。

1925年11月22日,奉系將領郭鬆齡在馮玉祥的支持下,在直隸灤州發動兵變,將所部改稱東北國民軍,回師關外,直逼瀋陽。12月24日,郭鬆齡兵敗被俘,次日張作霖下令將其殺害,然後率令奉軍南下入關,挺進京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