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茨維塔耶娃有着哪些故事?關於她的評價如何

茨維塔耶娃有着哪些故事?關於她的評價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愛而活

茨維塔耶娃首先是一個瘋狂的女人,雌性這一性徵天然地決定她女人的天性,追求肉體贈予人的天然的愉悅;其次纔是不羈的詩人,將愛情幻化爲信念,不斷追求愛情,正是作爲詩人的詩性。

她一生都在追求愛情,渴望心靈之愛。

茨維塔耶娃自小受到普希金的影響,她接觸的第一部普希金作品是《茨岡人》,她由此接受一個全新的詞——愛情。普希金的愛情觀傳染給了茨維塔耶娃。她一生都與這個神祕的詞彙糾纏不清。她爲愛情而活着,大膽追求愛情,並因此寫出或悽美或激越的詩歌,爲世界詩壇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茨維塔耶娃對十月革命很反感,這並不是她不理解俄羅斯而不接受革命,而是由於她憑着詩人特有的敏感一下子意識到“革命即暴力”,所以不接受。然而正是女詩人對十月革命採取不接受的態度,造成了她一生的不幸。

茨維塔耶娃的丈夫艾伏隆一直反對沙皇專制政體。1917年11月,反對暴力革命的茨維塔耶娃卻親自把丈夫送往白衛志願軍,使之成爲沙皇專制政體的捍衛者,也因此同艾伏隆失去聯繫。1922年春,她帶着女兒投奔在巴黎就讀的丈夫,開始了她悲慘的流亡生活。

在流亡期間,茨維塔耶娃雖過着落魄的生活,但時刻未忘精神生活:追求愛情。她追求丈夫的同學羅澤維奇,一度使她那忍隱有餘的丈夫艾伏隆也無法承受。還有與里爾克、帕斯捷爾納克、巴赫拉赫等世界名人留下有趣的情感史。

茨維塔耶娃有着哪些故事?關於她的評價如何

心靈之愛

茨維塔耶娃十分重視心靈之愛。這一點在她處理與奧地利著名詩人里爾克的關係時,可窺視到她內心世界。茨維塔耶娃在致里爾克的信中說:“我不是活在自己的嘴上,吻過我的人,會錯過我的。”並且她挑明自己追求的是“無手之撫,無脣之吻”,反對“把對方舉起,就近脣邊——一口一口地啜飲”的肉體之愛。 同樣性質的信是她在致瓦洛申的信:“我有一種無法醫治的完全孤獨的感覺。旁人的肉體是一堵牆,阻礙我窺視他的心靈。噢,我多麼恨這堵牆啊!”可過了幾個月後她又在給瓦洛申的信中說:“我主要的熱情是同人傾心交談,可性愛必不可少,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鑽進對方的心靈。”

茨維塔耶娃承認愛情有追求肉體層面的淫慾,但是她還是強調真正的渴望還是心靈的交融,肉體的結合正是她達到心靈交融的必然橋樑。於是,她瘋狂追求愛情時渴望與對方的肉體融合在一起,並且生下新的生命——“兒子”。因此,她不僅渴望與羅澤維奇生兒子,而且渴望同帕斯捷爾納克、巴赫拉赫生“兒子”。這裏“兒子”,即是她作爲女人本能的需要,又是她詩性的體現,是詩的“生命”。愛情到底需要靈肉之分還是靈肉相融?女詩人在這個難題面前躊躇着、選擇着,也正是如此種種獨特於別人的感受,女詩人把之化爲詩歌的形式與人見面。她的詩因此得到人們的喜愛。

茨維塔耶娃有着哪些故事?關於她的評價如何 第2張

茨維塔耶娃自殺後,女詩人隨着肉體一同毀滅了,然而詩歌依然放射光芒。縱觀女詩人的一生,我們只能試圖對待詩那樣,去理解、甚至去愛戴她!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曾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宣稱:茨維塔耶娃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問:是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嗎?他答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又問道:那麼,里爾克呢?布羅茨基便有些氣惱地說:在我們這個世紀,再沒有比茨維塔耶娃更偉大的詩人了。而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主席埃斯普馬克也認爲,茨維塔耶娃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既是她的遺憾,更是評獎委員會的遺憾。茨維塔耶娃在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與她同時代的詩人愛倫堡曾經這樣評價她:“作爲一個詩人而生,並且作爲一個人而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