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相聲”是怎麼誕生的?又是怎麼發展的

“相聲”是怎麼誕生的?又是怎麼發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聲”類曲種是曲藝藝術中,形態構成較爲獨特的一個曲種類型,既包括漢族曲藝中影響較大的相聲、“答嘴鼓”(即流行於福建和臺灣一帶的表演形式,類似“對口”,但是即興性很強,對話採用的語言均爲格律比較規整的韻文,曲本的語體類似於數來寶的唱詞)和四川的“相書”(說唱類的表演,後面詳細介紹)等。也包括諸如朝鮮族用朝鮮語表演的“漫談”(類似於相聲的“單口”)和“才談”(類似於相聲的“對口”),以及受漢族相聲藝術的影響所形成的同類少數民族曲種,如蒙古族的“笑磕亞熱”(簡單理解爲“蒙語相聲”)等等……

四川的“相書”是一種通過戲劇性很強的喜劇性虛擬“說唱”來“以趣明理”的曲藝品種,這種形式在北方相聲的形成過程中也曾經存在過,就是用補幔圍起來表演,故被稱爲“暗相聲”或者“暗春”,於不用布幔的表演“明春”相對應而存在,在四川,這種表演則發展成爲了一種獨立存在的曲種形式了,即“相書”。

“相聲”是怎麼誕生的?又是怎麼發展的

漢族的相聲基本上採用北京話來表演,是整個曲藝藝術門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曲藝形式,又是整個曲藝形式中自身形態比較發達的曲種,所以漢族相聲是探討相聲類曲種最主要的類型。

歷史淵源

對於相聲的歷史淵源,我們要從兩方面追溯,如果從通過語言表現喜劇效果的“諧謔”(發音:XIEXUE)來看,要追溯到東漢,當時有一種表演形式被後人認爲是“與現代的相聲相彷彿”,但從作爲一個具體的曲種來看,相聲的歷史並不很長,從現在掌握的可信資料看,其作爲一個獨立曲種的形成,大約是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間,即公元1821-1874年。

“相聲”作爲一個詞彙,最早的含義是運用口技手段所進行的摹擬性表演,宋代的時候被記載爲“像生”,明代被記載作“隔壁戲”,到了清代又被稱作“象聲”或“像聲”等等,但都是一脈相成的藝術形式。這種口技表演對於以“說、學、逗、唱”爲主要藝術手段的相聲來說,只不過提供了一個被沿襲下來的名稱而已。

對於更主要和直接的淵源,則是民間說講笑話的表演和滿族曲種“八角鼓的拆唱”的演出方式,形成了單口和對口捧逗的相互融合。這是相聲藝術的雛形。

單口相聲的開山鼻祖:張三祿

使相聲表演藝術得以最終確立的因素,據說是與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北京“八角鼓拆唱”名角張三祿離羣單幹有關。

相傳張三祿爲人機智詼諧,但性情刁鑽善於自我表現,常在“拆唱”八角鼓時擅自“抓哏”使噱,使同臺演員無法對應而丟臉傷面子。長此以往,導致同行不願與他同臺並有意排擠他。在此情況下,他憤而撂地,一個人以說演笑話的方式爲生,並在其笑話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中“逗哏”的技巧。

“相聲”是怎麼誕生的?又是怎麼發展的 第2張

他不願自己的表演稱之爲“八角鼓”,而是借用了一個一個人行藝的表演名稱。稱之爲“相聲”,從此開創了單口相聲的表演先河。又因爲“全堂八角鼓”(八角鼓的另一種表演形式)講究“說、學、逗、唱、吹、打、拉、彈”行當十分齊全,且後來相聲的表演中也對戲曲與民間小調的學唱有所發展,故在相聲藝人的後來藝術實踐中,也運用了“說、學、逗、唱”來概括自身藝術的構成技巧。

張三祿之後,相聲的表演漸漸形成氣候,形成了三個支脈,即朱紹文派、阿彥濤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紹文,藝名“窮不怕”,漢軍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門外氈子房,幼習二黃小花臉,後改習架子前臉(彩扮蓮花落的丑角)。據說咸豐皇帝駕崩之後,勒令百日內不準動樂演戲,朱紹文爲生計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橋一帶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藝徒: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範有緣。

在此之前,相聲的演出全是單口表演,朱紹文則常常與徒弟搭檔表演,開創了對口相聲表演的先河。之後,多人表演的“羣口”形式也出現了,至清末明初,相聲不僅僅在京津地區廣爲流傳,而且遠傳到了東北、山東、江蘇等地,成爲了影響面較大又風格獨特的曲藝形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