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則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則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東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東、湖北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爲其中央腹地。

華夏民族傳統的疆域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地帶,禹貢九州圖裏,將天下分爲九個州,豫州居中,就是這種棋盤佈局。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關中在中國棋盤式地理格局中,處於西北角位置。關中腹地爲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

山川環抱,可以作爲險阻,是爲關中戰略上的優勢;農業發達,可以儲糧養兵,是爲關中經濟上的優勢;人煙稠密,民尚耕戰,是爲關中地位的社會基礎。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因此,西周,秦,西漢,唐選擇關中作爲首都。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第2張

關中四周有函谷關、武關、散關和蕭關四座關口。這四座關口控制着關中地區幾個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

關中向東到中原稱爲崤函古道,函谷關和潼關分別位於崤函古道的東端和西端,這是關中最重要的關隘。武關是關中東南門戶,連接河南南陽;散關是關中聯繫四川的門戶;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門戶。

除了四塞,還有一處渡口,亦爲出入關中的重要通道,這就是蒲津。這裏是自山西進入關中的跳板,也是自關中進入山西的橋頭堡。

控制關中,擴展一步,武關方向當進取南陽盆地,蒲阪方向當進取晉西南之地,散關方向當進取漢中,蕭關方向當控制隴西,潼關方向,當進取河南三川河谷,盡控崤函之險。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第3張

長安沒落,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關中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春秋戰國時期,黃土高原的森林覆蓋率高達53%,《史記》曾記述了周天子在隴東的森林草原上追逐鹿羣。漢代森林覆蓋率降至42%,唐代營建宮室,森林覆蓋率再降至32%。森林覆蓋率降低,導致環境也逐漸惡化。

其次,首都的人口增加

《詩經·周頌》記載,周朝首都鎬京人口大約在5萬到8萬左右。

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漢書·地理志》記載長安人口大約爲30萬人。

唐大曆九年(公元774年),長安人口約在70-75萬之間。這是古代長安人口的頂峯。

隋唐時期都城人口增加,平常生活用的木材都供應緊張,糧食關中平原更是已經難以自給,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來運糧供應長安。在唐朝,長安城的糧食更是供應不足,黃河三峽天險阻礙了糧食運輸。遇到災害年份,皇帝多次帶着大臣去洛陽解決吃飯問題。

綜合以上兩條,生態惡化導致農業供給能力降低,而社會發展又導致了都城人口增加,隋唐時期這一矛盾日益突出,長安城糧食供應成了國家的極大負擔,長安已經不適合再擔任首都。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第4張

唐末亂世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東移,洛陽一如既往成爲中心城市,而連接大運河的汴梁也佔了地利之便,成爲了北宋的都城。北宋時期汴梁爲都城,洛陽爲經濟文化中心。

金滅北宋以後,遊牧民族從氣候和靠近祖居地考慮,將首都定在北京,元明清延續至今。

唐朝以後,長安是怎麼一步步逐漸淪爲廢都的 第5張

而曾經的帝王之都長安從唐以後就成爲了廢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