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哀牢國的起源是什麼?哀牢國存在了多長時間

哀牢國的起源是什麼?哀牢國存在了多長時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傣族民間,還流傳着很多關於哀牢的傳說,其中,有一個關於哀牢開國君主的傳說,大意是:

有一婦人名沙壺,因到江邊捕魚,觸沉水而懷孕,生下十個兒子。後沉木化爲龍作人言問“我的兒子何在”?九子驚走,獨幼子不去,背龍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長大後,雄桀出衆被推爲王。當時有一婦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個女兒,九隆兄弟皆娶以爲妻,子孫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後,世世相繼,分置小王。

據說,遺留在哀牢羣山中的傣族(綽號: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

哀牢歸漢

柳貌,古哀牢國九隆王傳人。公元1世紀中葉在位,爲保山歷史上一位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柳貌率衆人77邑王、5萬餘戶、55萬多人舉國“內附”—主動加入中華民族行列,從而使古代保山由奴隸社會一步跨入了封建制的門檻。漢王朝則因勢利導,藉此機會將郡縣治推行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整個哀牢地,並設永昌郡統一管轄。爲彰柳貌內屬之功,漢明帝給他頒賜了性質、字體類同於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的“哀牢王章”,並舉行盛大宮廷慶典。

“哀牢”是什麼?

“哀牢人”的後裔傣族把氣味讀作“哀”,把酒讀作“牢”。如此,“哀牢”就是酒的氣味或酒氣。

哀牢國的起源是什麼?哀牢國存在了多長時間

“哀牢人”的後裔傣族也有把“哀”作爲“老大”的意思,傣族男性的老大一般都叫“哀XX”,那麼“哀牢”就應該是一個人名。史籍記載的哀牢國國王世系中也有一個國王叫“哀牢”。

《後漢書·哀牢傳》說“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賢慄等遂率種人二千七百七十,口萬七千六百五十九,詣越西太守鄭鴻降,求內屬,光武封賢慄等爲君長,自是歲歲來朝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內屬,其稱王者七十七人,戶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陽七千裏,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可見,哀牢是“種人”,即是一個族種。

《史記》裏的哀牢國

在《史記》裏,沒有“哀牢國”,也沒有“哀牢”字樣。但《史記》確有記載:“……滇王嘗羌乃留爲求道,四歲餘皆閉昆明(今雲南大理),終莫能通。然聞其西可千餘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滇國已經確認是在滇池一帶,從滇池往西千餘里,剛好就是今天的保山,即哀牢國。以此推論,“乘象國”即是“哀牢國”。

《史記》裏連“夜郎國”也提到了,爲什麼會沒有“哀牢國”或“哀牢”字樣呢?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觀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種可能,把哀牢國當成“乘象國”了。

《續漢書》中的哀牢王國

《續漢書》爲西晉司馬彪所編撰,其中《郡國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韋出鐵,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哀牢(永平中置,故哀牢王國)、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

“哀牢王國”出現於釋義中,且僅爲哀牢一城的釋義,因此,僅可認定置哀牢縣前,哀牢王住處在彼,即首邑,爲部落聯盟首領所在。

《華陽國志》乃東晉人常璩所編撰,其中對“哀牢”和“哀牢國”所說甚多。

哀牢國的起源是什麼?哀牢國存在了多長時間 第2張

《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述了“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慄歸漢、柳貌歸漢等,較爲系統。

《南中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古哀牢國。”另說:“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與古之“哀牢國”關係弄得有些複雜化,今之研究者往往只能強圓其說,卻難於服人。

《南中志·永昌郡》明確地說“哀牢”人是“種人”,即一個族種;其國家體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長,因此,先歸漢的賢慄是“王”,後歸漢的柳貌也是“王”,但賢慄所率人口僅一萬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稱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顯然是個“大王”(部落聯盟首領)。

《南中志·永昌郡》說,孝武時,度蘭滄水(瀾滄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韋二縣,哀牢轉衰,加上柳貌歸漢後置了哀牢、博南二縣,“哀牢國”就有了一個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設了四個縣,約爲《史記》中的“同師”和“嶲”兩個地方。

《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個說法:“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南中志·永昌郡》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故此說法還需論證。

《後漢書》亦有哀牢國

《後漢書》爲南北朝時宋人范曄所編撰。書中,《哀牢傳》亦有“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慄歸漢、柳貌歸漢等,並有柳貌歸漢後七年,哀牢王類牢即反的記載,顯得更爲全面和客觀真實。

《後漢書·哀牢傳》使“哀牢”有了一個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寧、施甸、永平、雲龍等地,沒有建立完善國家體系,各部落長均稱王,部落聯盟首領亦稱爲王。漢武帝時,(公元前109年)取了保山、昌寧、施甸等地,設了嶲唐、不韋兩個縣,哀牢的元氣受傷,因此轉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歸漢,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類牢反漢;二年(公元77年),平判。

哀牢國的起源是什麼?哀牢國存在了多長時間 第3張

《楚寶·哀牢國考》:

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於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孕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爲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若爲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舔之其母,鳥語謂背爲九,謂坐爲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爲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爲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爲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着尾,九隆死,世世相繼,乃分置小王,土地沃美,宐五榖蟲桑知染採文繡蜑,毲帛疉蘭幹,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有梧桐木華,績以爲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後服之,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曰濮。竹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虎魄、水精、瑠璃、軻?、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貘獸。

聖楷按:貘音陌白,豹也,狀頗似熊蒼,白色白樂,天有貘屏,贊序雲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寢其皮,闢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山海經雲,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又按,哀牢卽今雲南永昌府姚州卽今姚安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