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爲“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

後續發展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由於宋的統治中心在河南,與遠離漢族地區的衛藏等地藏族各部聯繫交往較少,但與鄰近漢族地區的甘,青,川,滇藏族各部則相對密切。大宋開國不久,吐蕃的一個部落首領的後裔唃廝囉在以邈川(今樂都) ,青唐(今西寧)爲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權,這是當時以吐蕃、羌爲主體的一個地方封建政權。唃廝囉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納貢,並乞官職。西元1032年(明道元年) ,宋仁宗封唃廝囉爲“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 ,並給以優厚的俸祿。西元1041年(康定二年) ,大宋皇又封唃廝囉爲”檢校太保充保順,河西等軍節度使“。此後,唃廝囉的子孫繼承人董氈、阿里骨、瞎徵、隴等,世代均由大宋封官任職。唃廝囉部統治地區,隸屬於北宋全國二十六路中的秦鳳路。到西元1116年(政和六年) ,唃廝囉部地區全部改爲宋朝的郡縣。此外,宋真宗皇帝還於西元1001年年(鹹平四年)加封涼州(武威)藏族六穀部首領潘羅支爲“鹽州防禦使兼靈州西面都巡檢使”的官職。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從西元11世紀開始,大宋向河西走廊等地的藏族部落撥發弓箭及其它武器,並招募藏族弓箭手,在藏人中建立類似大宋民兵的軍事體制,以共同防禦西夏人的入犯及襲擾。宋將王韶在今甘肅臨夏,臨洮一帶大量開拓土地,招納30多萬藏人從事墾種。著名的茶馬互市也在今四川雅安、甘肅臨夏以及陝西一些地區的大宋專設市場上進行,開始了爾後數百年藏區馬匹與漢區茶葉的經常固定交易。

疆域

吐蕃在其贊普松贊干布時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瓊結縣)遷都邏些(一作邏娑,今西藏拉薩市),兼併了蘇毗(今青藏高原)、羊同(今青藏高原)等部,又破党項、白蘭,擊敗吐谷渾,取得其舊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大、小勃律(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以南、喜馬拉雅山脈西北部),向南取得了泥婆羅(今尼泊爾)等地,不僅統一了青藏、康藏高原,8世紀中後期,唐朝相繼爆發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內亂,吐蕃趁機向東、向北擴展,取得了隴右、河西,公元790年,吐蕃佔據北庭、安西。8世紀末至9世紀初,吐蕃的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蔥嶺(今帕米爾高原)與大食(即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阿拉伯帝國,東至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西至大西洋)接壤,東至現今甘肅省隴山、四川盆地西緣,北起天山山脈以南、居延海,南至青藏高原南麓與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海拔8000多米)與天竺(今南亞次大陸)接壤。公元842年,吐蕃發生內亂,國勢衰落,張議潮起義控制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回鶻佔據北庭、安西。10世紀,祁連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屬於吐蕃的吐谷渾部落,在今青海地區的吐蕃族稱爲脫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區的稱爲烏思,其東爲波窩、敢,其西爲藏,今阿里地區、克什米爾地區(喀喇崑崙山脈以南)分爲納裏、古格、佈讓、日託、麻域等部。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第2張

政治

吐蕃由鬆散的部落聯盟演變爲一個強大統一的政治實體有賴於定期會盟制度,吐蕃國君曰贊普,與其臣下必一年一盟,乃至一年數盟,每會盟,必由贊普主持,贊普幼小,始由攝政大臣代勞,會盟目的就在於以一定的儀式不斷鞏固諸領主對贊普的效忠,以保證全國政治的統一。及鬆贊岡布之世,又進而劃全國爲五茹、六十一東岱,這些“茹”、“東岱”本爲行政單位,然在戰時亦爲軍事單位,有學者根據瑪扎塔戈古堡出土的古藏文文書研究,于闐已出現了正保、洛扎、改呈術、墀邦木、墀塘藝噶、娘若、局巴、章村、葉若卜、朗迷、輾噶爾、帕噶爾等千戶名稱,千戶即東岱,分隸於五茹,說明吐蕃進駐于闐的軍人仍以五茹、諸千戶編制,且達十三千戶(東岱)之多。隨同吐蕃進駐西域者還有大批吐谷渾人與西羌各部,吐谷渾人主要駐屯於且末以東地區,吐蕃治理黎域(應即漢文西域的譯音,但涵義略有不同,所指侷限於今南部新疆,即塔里木盆地城邦諸國地,較漢文西域的外延要小一些。)的最高長官稱dmagpon,漢譯作節度使,其駐節地就在瑪扎塔戈古堡,而名之爲神山鎮,黎域諸國名義上仍各自保持獨立,各國王統依然延續,但另設節兒(vtsis rje)監其國政,或譯之爲州刺史,而匈牙利學者烏瑞認爲節兒實乃軍鎮長官,宜譯爲鎮使或城主。節度使銀告身,節兒銅告身,級別雖皆低於金告身的各國國王,這些國王都須稟其指麾。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第3張

松贊干布的吐蕃王朝適應奴隸社會的需要,制定法律及職官、軍事制度,統一度量衡,創制文字,與唐朝及天竺(今印度)、尼婆羅(今尼泊爾)廣泛交往,引入封建文化,佛教也於此時正式傳入吐蕃。

8世紀後半期,墀鬆德贊爲贊普時,吐蕃實力最爲強盛,統轄範圍除青藏高原外,遠達安西四鎮(今新疆天山南路)及河西隴右(今甘肅省)等地。此時,佛教在與本教不斷鬥爭,並在王室的大力扶植下,勢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王朝開始設置“卻論”(僧相),開佛教僧人掌政之先聲。

在吐蕃社會中,王室和貴族是奴隸主階級,其餘的人都是屬民。屬民包括平民和奴隸。8世紀中葉以後,不僅屬民反抗奴隸主階級的鬥爭迭起,在奴隸主階級內部,王室和貴族之間的權力角逐也很激烈。王室和貴族的鬥爭,往往以宗教上佛教和本土宗教的鬥爭反映出來。

牟尼贊普在位期間,曾三次下令平均屬民財富,以緩和階級矛盾,毫無成效。9世紀初,墀德鬆贊、墀祖德贊父子兩代贊普,相繼大力發展佛教。其時,王朝政務把持在佛教僧人鉢闡布之手。墀祖德贊規定了一人出家爲僧,七戶平民供養的制度,還制定了嚴刑峻法,鎮壓反佛勢力,又極力與唐朝和盟(公元823年所立“唐蕃會盟碑”,一稱“甥舅和盟碑”、“長慶會盟碑”,至今在拉薩大昭寺前保存完好),以抑制貴族勢力,最後遭到崇信本教的貴族權臣殺害。其後,達瑪在貴族勢力的擁戴下即贊普位,厲行“禁佛崇本”的政策,旋被刺殺,王朝崩潰。

9世紀後半葉,在經過一場席捲吐蕃全境的奴隸平民大起義之後,吐蕃奴隸制社會全面瓦解。

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爲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手工業。冶鐵有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設鐵索橋。

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歷史的寶貴資料。

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爲“吐蕃”或“西蕃”。

經濟

畜牧業

吐蕃是以牧爲主,兼營農業的民族。畜牧業非常發達,畜牧業帶有自身的特色,尤以犛牛和獨峯駝爲其特產。犛牛耐寒,耐勞,又善走山地,多用爲馱畜,其皮堅厚,可制鎧甲,獨峯駝善馳走,亦爲他地所無,吐蕃馬種優良,且數量衆多,加以皮製重裝,故其騎兵所向披靡。

農業

吐蕃的農業也很發達,而且隨着社會的進步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吐蕃無稻而有麥,尤以青稞麥爲其特產。這種麥耐高寒,產量高,是藏族先民培育出來的優良麥種,在古藏文中謂之黑糧,而別謂小麥曰白糧。而黑糧多,白糧少,足證青稞乃吐蕃人的日常主食。

人口

吐蕃除了王族悉補野氏以外,還有娘氏、韋氏、朗氏、沒廬氏等原蘇毗、蕃域諸豪宗巨族,他們不僅皆有世襲采邑,而且各有世襲家臣,其家臣復又有自身封地、家臣、部曲,層層如寶塔結構,這顯然是一種封建領主制度。隨着吐蕃勢力向四境擴張,其官員、軍人進駐各地,又爲這一傳統制度帶來新的內容,官員各有俸祿田。農田使官相當於唐朝之營田使,吐蕃接管了唐朝西陲領土以後,繼承唐制,設立此官,督率軍士屯田,基層生產者大體分爲兩類,一類是自由民,即普通農民,他們沒有世襲特權,但身份自由,可以從國家授受土地,這一田制類似於唐朝的均田制度。在吐蕃簡牘中還存在着田與地的區別,田指熟田,地則指墾荒地,又有傭奴,乃特指人身依附關係極強的農奴。吐蕃廣泛使用傭奴,這些傭奴大約都由被征服民族或戰俘充任,諸如漢人或城邦諸國人。

文化

宗教

吐蕃的傳統信仰是雍仲本教,其中早已融入了許多自身生長的原始佛教因素。又崇拜自然神靈,有專業法師。這些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圖騰崇拜,以及占卜、禁忌、巫術、血祭等都是藏土原來流行的原始宗教的重要特徵。本教傳入後並未消滅這些傳統信仰,而是予以吸收、改造,由之其宗教耳目一新。雍仲本教原是一種本土的宗教,但這裏反映的似乎仍是較晚的傳說,其時已出現了專業巫師、卜師、咒師的分化。

原始宗教非常重視驅邪和禁忌。舉行驅邪祈福儀式,首先須淨身,接着焚燒刺柏木與香草,而以爲高潮。據漢文史料記載,小的祈神活動須殺羊、狗、獼猴,大的祈神活動須殺馬、牛、犬、驢,還有人祭。雖然本教的興起,一般平民之家人祭已鮮有舉行,改以模型代之,但在贊普和貴族人家依然保留了這一傳統。直至佛教大盛以後才予廢除。驅邪祈福的主要法器是劍。又奉教認爲地下是一個鬼魂世界,而地下動物可與鬼神相通,因此禁殺魚、蛇、蛙、鼠。古吐蕃人本來吃魚,及苯教興而止,流俗至今。在苯教的發展過程中,形成杜苯、迦苯、覺苯三派。杜苯以供祀、禳祓鬼怪爲宗旨,乃辛澆正支;迦苯以巫術爲主,屬古極祕鐵讓教餘脈;覺苯則是佛教傳入後,接受其部分教義及宗教儀式,佛教的苯教;此爲後論。佛教的傳入乃吐蕃精神生活的重大事件。

佛教的入蕃確乃始自松贊干布,但當時並不是佛教的興盛時期,事實上直至乞黎蘇籠獵贊繼位之前苯教仍然佔據統治地位,佛教雖在流傳,但卻並未穩佔上風。至乞黎蘇籠獵贊之世,出於剷除同苯教相聯繫的傳統貴族勢力,加強王權的政治需要,大力提倡佛教。並隨着吐蕃大軍向唐朝境內的推進,先後佔領了隴右、河西、北庭諸道及西域城邦諸國,大量佛教徒盡爲其臣民,因之迅速把佛教提升至國教的崇高地位。印度密宗大師鄔仗那高僧蓮花生主持了桑耶寺的修建,這是由天竺、泥婆羅、勃律工匠完全按照印度風格修建的。其規模宏大,內有東勝神洲、南贈部洲等古印度地理觀念中全世界各大洲的微縮景觀,實乃西藏佛教發展中的第一座歷史豐碑。

吐蕃佛教發展到可黎可足時代達到了輝煌的頂峯。贊普頒詔制定了七戶養僧制,全國到處興建寺院。佛教鉢掣逋取代了昔日苯教桑門的地位,開始全面干政,乃至如唐蕃會盟這樣重要的大會也由其主持。由之不但進一步加劇了佛、苯二教的矛盾,而且全面激化了僧、俗之間的矛盾。至朗達磨立,志在借重恢復苯教勢力,以重振王權,下詔滅佛。寺院盡毀,經典盡焚,諸如桑耶寺等名剎大寺,亦逐僧封門。但佛教在吐蕃流傳已久,早已擁有衆多的信徒。而苯教早衰,勢難再振。導致朗達磨政治改革的失敗,並引起了劇烈的社會動盪。此王死後,乞離胡(永丹)、歐鬆二贊普並立,國內分爲二派,吐蕃全面內戰爆發,結束了西藏佛教歷史上的前弘期。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第4張

吐蕃佛教明顯有異於漢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進的密宗佛教,與本地的苯教、巫教結合起來,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藏傳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導地位。在戒律方面近似於西域佛教,食肉,不戒殺生,但反對血祭,並形成了嚴密的教團組織,從而爲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鋪奠了道路。 據史學大師呂思勉考證,吐蕃自唐文成公主入藏後始信奉佛教。

文字

吐蕃早在鬆贊岡布時期就已創制了古藏文,吞米桑布扎乃其創制者。藏文是一種音節一音素文字,在拼合方法上分爲基字和加字(前加,上加,後加,和再後加)的組合,再加上元音符號,構成音節,音節獨或連綴則構成詞。古藏文擁有豐富的文獻,其中宗教文獻大都收入藏文大藏經《丹珠爾》之中,《于闐國授記》就是其中的一篇,出土的寫卷中又增補了新的宗教文獻如《于闐教法記》等,並發現了大量的世俗文書,包括《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北方若干國君之王統記敘》、《于闐教法記》、《吐蕃簡牘綜錄》,已發現的金石碑銘也不少,如《唐蕃會盟碑》、《恩蘭·達扎路恭石刻》、《諧拉康碑》、《赤德鬆贊墓碑》、《桑那寺鐘》、《昌珠寺鐘》、《噶迥寺建寺碑》等,不勝枚舉,真是一個挖掘不盡的文化寶庫。

吐蕃的後續發展是什麼樣的 最大時候的疆域能大到什麼程度 第5張

石刻

2010年至2012年間,陸續在甘孜州石渠縣境內發現3處早期石刻羣遺存,其中兩處分別位於石渠縣東部雅礱江流域的長沙幹馬鄉須巴神山及嘛呷鄉煙角村,另一處位於石渠縣西部金沙江流域的洛須鎮。這些石刻題材豐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來像、菩薩像、度母像以及古藏文題記等,基本是吐蕃時期流行的題材。

2013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關專家趕赴石渠,對新發現的吐蕃時期石刻羣進行復查,對石刻的題材、時代和價值等進行了認定。專家們確認這3處石刻羣爲吐蕃時期石刻。其中,須巴神山石刻羣的古藏文題記內容表明,該石刻雕刻於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時期,即公元8世紀末至9世紀初。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故宮博物院、甘孜州石渠縣文化局對石渠縣境內的早期石刻開展調查工作,陸續在石渠縣境內發現3處吐蕃時期石刻羣遺存,位於石渠縣的長沙幹馬鄉和洛須鎮,分別爲須巴神山石刻羣、白馬神山石刻羣、洛須村石刻,總計石刻17幅,取得了重大收穫。新發現的石刻羣保存狀況良好、題材豐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來像、菩薩像、度母像、古藏文題記等,皆是吐蕃時期流行的典型題材和內容,圖像特徵符合吐蕃時期的典型風格,並發現吐蕃時期題刻。須巴山石刻羣是此次新發現重要的文物點,現存石刻13幅,是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佈最密集的一處,題材內容包括古藏文題記和佛教內容圖像,具有吐蕃佛像圖像本土化的典型特徵。石刻羣爲唐蕃古道沿金沙江流域的走向提供了確切的資料證據,把唐蕃古道的走向指向了雅礱江流域,爲學術界提供了新的線索。

新發現的石刻羣有豐富的古藏文題記,能夠準確斷代,爲吐蕃時期佛教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石渠縣吐蕃石刻的大量分佈使其成爲唐蕃古道的重要節點,爲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進藏路線的考證提供了新的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東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環節的資料空白,爲研究吐蕃時期佛教史、佛教藝術史、唐和吐蕃關係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這些人物頭像的頭部有高筒狀的頭冠、有高三葉冠,服飾上有翻領大袍等,都是吐蕃樣式,這種樣式從敦煌壁畫以及西藏仍保存的石刻、壁畫中都能找到。

科技

曆法

吐蕃的歷法制度非常完善;至遲松贊干布之世已推行一種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十二種動物命名的紀年法,這一曆法與漢歷基本相同,西域、漠北諸族所用曆法也都與之大同小異。引注目的是,吐蕃人在這種曆法的基礎上又以陰陽、五行與之相互配合,衍生出陰木、陽木、陰火、陽火、陰土、陽土、陰鐵(陰金)、陽鐵、陰水、陽水等十項名稱,以此十與十二相配,恰如漢歷之天干與地支相配一樣,也是六十年一循環(一甲子),區別僅在於名稱的不同,反映出二者既存在着內在的血緣關係,又顯現了自身的特色。著名的《唐蕃會盟碑》所使用的就是這種紀年法。此外,可黎可足贊普還仿照漢歷創立了王位紀年法,以彝泰爲年號,然而後繼者無人,及佛教盛行後還使用過所謂火空海紀年法及佛曆紀年法,主要在僧團內部使用。

醫學

吐蕃的醫學博取衆長而獨成一系,即爲今日藏醫的源頭,其中受漢方醫學影響尤深。傳說文成公主入蕃,帶去“治四百零四種病的醫方百種,診斷法五種,醫療器械六種,(醫學)論著四種”。棄隸縮贊之世還曾派遣貝茲旃檀往漢地翻譯醫書多種。這些醫書有的仍存錄於藏文大藏經之副藏《丹珠爾》之中。吐蕃的醫學還受到西域和突厥的影響,吐蕃十三種療法中有葛邏祿療法與突厥療法,又有索波療法與沖水療法則同西域有關。吐蕃的醫書浩如煙海,其中的經典名篇多誕生於唐朝時期,如醫聖雲丹貢布(開元十七年至大中七年,729—853)之名著《四部醫典》,漢醫韓之海、天竺醫巴惹達扎與大食醫嘎林諾三人合著之《門傑吉樹恰》(無畏的武器),漢僧馬哈金達、漢工使加楚尕布與藏醫瓊佈政攻、瓊布頓珠、爵拉門巴等合譯之《月王藥珍》,漢醫塔希·東瓦岡瓦與漢僧馬巴拉、香蒂巴拉等九太醫合著之《太醫藥診紫色經函》等,皆爲傳世之著,足證吐蕃醫學的發達昌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