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臨江仙引·渡口》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臨江仙引·渡口》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臨江仙引·渡口

柳永 〔宋代〕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淒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雲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立斜陽。

譯文

《臨江仙引·渡口》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傍晚離開渡口,乘瘦馬登上山崗平坦路。西郊又送來了秋日的鳳光景色。暮色中,山上呈現的翠綠色,襯托着紛紛飄落的黃葉。登高思遠,南國的秋景,無處不淒涼。

自從和她離別以來彼此便杳無音信,難忘那雲愁雨恨的離別之情。指着迴歸京城的道路,但見霧靄籠罩着廣闊無際的茫茫水面。淚眼情意專注,向遠處望去,直到看不見,終日就這樣獨自佇立,直到夕陽西沉。

賞析

上片在人物活動中寫景:渡口斜陌,瘦馬行人,登平岡而望秋景,從暮山橫翠、殘葉飄黃中生髮出憑高念遠的淒涼之感。下片懷念香閨佳人,因久無信息而煩惱愈深,舊情難忘。意欲返回帝城,卻又煙水茫茫,歸期無望,只好獨立斜陽,望斷淚眼。

《臨江仙引·渡口》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此詞表面上雖寫的是旅途相思之情,但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慨實在多於相思之情。詞中爲我們描繪了一個悽苦的漂泊者的形象:乘瘦馬,陟平岡,在深秋暮色中,面對的只是暮山橫翠、殘葉飄黃,非常的淒涼。此刻,或許只有脈脈溫情可以撫慰他孤獨的懷抱,但“香閨別來無信息”,他所能把握的,只有一些溫馨的回憶,也只是回憶而已。而另一方面,“帝城歸路”又“煙水茫茫”,縱使他“凝情望斷”了“淚眼”,最終也只留下一個“盡日獨立斜陽”的孤獨的身影。漂泊,阻斷了過去和未來,使漂泊者成爲一個純粹孤獨的存在,一個被時間和空間同時剝離了的存在,這是非常悲哀的。

這首詞語言凝練,節奏舒緩,首尾呼應;通篇不用典實,不施塗澤,清暢如話,彌見其天真率意也。

創作背景

柳永屢次下第,經過艱難曲折,終於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考中進士,隨即踏入仕途。這時詞人約近五十歲了。他入仕之後長期擔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職,久困選調,輾轉宦遊各地,很不得志。這首《臨江仙引》就是他入仕之後所寫的羈旅行役之詞。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