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賞析,詞人李清照當時與丈夫居住青州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賞析,詞人李清照當時與丈夫居住青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一起來看看吧!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賞析,詞人李清照當時與丈夫居住青州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紅 一作:輕)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 通:欄)

【賞析】

這首《鷓鴣天》詞是一篇盛讚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詞中,詠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爲第一流者還僅此一篇。它與《攤破浣溪沙》同爲作者與丈夫居住青州時的作品。

作爲供觀賞的花卉,豔麗的色彩是惹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點來寫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暗”“淡”“輕”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黃、淡黃、輕黃。“體性柔”說這種花的花身和性質。

“情疏跡遠只香留。”這種樹多生於深山中,宋之問詩:“爲問山東桂,無人何自芳。”李白詩:“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所以對人來說是跡遠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卻不因此而有所減少。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爲,淺碧、深紅在諸顏色中堪稱美妙,然而,這些美妙的顏色,對於桂花來說,卻是無須添加的。因爲它濃郁的香氣,溫雅的體性已足使她成爲第一流的名花,顏色淡一點又有什麼要緊呢?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賞析,詞人李清照當時與丈夫居住青州 第2張

上片圍繞“色”與“香”的矛盾展開形象化的議論,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對於“花”這個具體的審美對象來說,“色”屬於外在美的範疇,“味”屬於內在美的範疇,作者以爲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見作者對於內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是緊承上一片的意思寫的。梅花,雖然開在早春,開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麗,儀態萬千。但是,面對着“暗淡輕黃體性柔”的桂花,她卻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雖然開在深秋,獨放百花之後,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襲人,但面對着“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飾羞愧之容。於是,正值中秋八月開放的桂花便理所當然地成爲花中之冠了。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騷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離騷》上多載草木名稱,獨獨不見桂花。宋代的陳與義在《清平樂·詠桂》中說:“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意思和此詞大體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離騷》爲憾事,以爲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緣故。

就全篇來說,這首詞的筆法是很巧妙的。全詞自始至終都象是爲桂花鳴不平,實際上是在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

詞中正面描寫桂花的,只有開頭兩句。僅此兩句便把桂花的顏色、光澤、性格、韻味都寫盡了,爲後面替桂花“鳴冤”、“正名”做好了鋪墊。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爲第一流的花朵,是因爲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內在美,十分欣賞桂花的色淡味香,體性溫雅。所謂“何須淺碧深紅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無須淺碧深紅;如果徒有“淺碧深紅”便不能列爲花中第一流。爲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讓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實,作者的詠梅、詠菊之作是不少的,這兩種花,論顏色,論風韻,確實不在桂花之下,她們的“妒”和“羞”恐怕還是因爲她們沒有桂花那樣濃郁的芳香吧?最後,作者更直接談及詠桂與情思的關係,她以非凡的藝術家的膽量和勇氣指責屈原的當年不收桂花入《離騷》是“情思”不夠的緣故。至此,作者既爲桂花“正”了“名”,又抒發了自己的一懷幽情。實際上,那“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視塵俗,亂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寫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