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蘊含深厚的思家之情

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蘊含深厚的思家之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被後世稱爲”詩魔“。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二人合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合稱“劉白”。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吧。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個知識點對於熱愛中華文化的人想來都知道。然而,除非深愛中國古歷史知識之人,卻不能知道“冬至”在很久之前,其實一直是作爲一個重要的節日而非節氣存在着。

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記載:“(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陰陽相爭之日,古人認爲可以預測旦夕禍福。所以,不僅民間,甚至朝廷都對“冬至節”格外重視,唐代爲此更是制定了繁複而嚴格的禮儀程序。

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蘊含深厚的思家之情

在冬至這天,朝廷不僅給所有的官員放假,而且還會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皇帝還會設宴賞賜羣臣。朝堂之上如此重視,庶民百姓當然也有樣學樣。除了舉辦酒席款待親朋好友,大家都要吃“餛飩”:“長至日,空酒餛飩,故勒馳屈,降趾爲幸。”(唐杜友晉《新定書儀鏡》)。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着遠行人。

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蘊含深厚的思家之情 第2張

這首詩作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此年歲末,時任祕書省校書郎的白居易,宦遊在外,夜宿於邯鄲驛站之內,正逢冬至節,頓起懷念之情,想念之意,有感於此,不由揮毫寫下詩作,稍抒心底悵惘愁緒。

首句“邯鄲驛裏逢冬至”,點明瞭詩人此時此刻身處外地,這本來就是一個不怎麼開心的事情,更加讓人悲傷的是,又恰好正逢官方節日“冬至節”。每逢這一天,整個王朝上下,都會爲此而放假,親朋好友歡聚滿堂,大肆慶祝一番。最重要的,千萬不可忘記吃“餃子”或“餛飩”。北方餃子,南方餛飩。事實上,大約在唐朝,纔有“餃子”與“餛飩”各自的說法。

次句“抱膝燈前影伴身”,畫面生動,簡直活靈活現,我們彷彿看見詩人孤苦伶仃的樣子,對着一盞孤燈,孤身一人抱着自己的膝蓋頭,就那麼對着映照在牆壁上的影子,一言不發,狀若深思,似則苦楚滿懷。一個“抱”字,詩人無助之模樣逼真呈現,說明何等之孤;一個“伴”字,詩人飄零之狀態精彩描摹,突出何其之單。友“伴”朋“侶”,此處之“伴”卻爲自身之影,如此描寫,愈發襯托詩人處於外地的寂寞,好似空蕩庭院深深深幾許。

白居易所作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蘊含深厚的思家之情 第3張

最後兩句“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詩人獨坐在燈前,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想得,原來他正在沉浸在幻想之中,不斷地想像着另一幅畫面:夜已經很深了,家裏的親人們,都團聚在一起,還在談論着遠方的詩人,述說着各自的想念。讀到此兩句,我們有些訝異於詩人的“手段”:明明是自己內心十分想念自己家中的親人,可是卻反而有些傲嬌認爲家裏的親人在想念離家在外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夠多讀一些白居易的詩歌作品,就會進而從中發現,他其實格外喜歡使用此種手法,讓閱讀者站在對面立場來展開豐富地想像,並且因此而讓詩人自己的思想可以輕易地跨越時空這堵壁壘,盡情地揮發着充沛的感情。如《江樓月》中:“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思君時。”《望驛臺》裏:“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客上守歲柳家莊》中:“故園今夜裏,應念未歸人。”

綜觀本詩,語言質樸,毫不講究華麗辭藻,蘊深厚思家之情於平常敘述語氣中,更顯其深情。《唐才子傳》評其:“公詩以六義爲主,不賞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後人評白詩‘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者也。”足見白詩用語之平和,雖無誇張之想象,卻更能顯示出詩作要表達之真意。正如此詩,二十八字,無一字提及“思”之情緒,卻句句飽含絲絲縷縷的懷鄉思家之情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