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歷史上有很多關於春分的詩作,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裏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故爲春已過半。這一天,太陽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晝夜持續時間幾乎相等,又當春之半,故名爲春分。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爲“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過後,太陽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故農諺有云:“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在北方,到了春分,才真正是春天的意味。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踏莎行》一詞裏曰:“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大都進入了明媚的春天。此時,春雨淅瀝,萬物勃發,各種花草樹木睜開了惺忪的睡眼,小溪歡歌,燕兒呢喃,大地煥然一新,一派生機盎然景象。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春分有哪些習俗呢?

歐陽修詩云: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最要緊的,是趁着大好春光,紛紛走出封閉已久的家門,擁上草色青翠、山花爛漫的野外踏春。人們脫掉臃腫沉冗的冬裝,換上輕盈華麗的春衫,三三兩兩結伴踏青尋春,放鬆心情。

不僅踏春賞景,還要郊遊出行,訪親問友。唐代詩人杜牧《村行》中詠道: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溼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春分之時,楊柳依依,春雨濛濛,一派大好春光。披着蓑衣的牧童愉快地唱着歌兒,竹籬茅舍旁隱約現出農家女兒窈窕身影。冒雨踏春的詩人敲開老友的柴扉,脫掉淋得半溼的衣衫,主人熱情地迎迓,擺出豐盛的飯菜招待——多麼明麗的一幅春日田園風光畫呀!

踏春意猶未盡,不妨在瀟瀟春雨中,在碧波盪漾的一泓春水泛舟暢遊。晚唐詩人韋莊說得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宋代婉約詞派女詞人李清照春半時節,最愛到武陵源泛舟嬉戲: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春晚》

一葉蚱蜢小舟,

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漁翁》

載着春意闌珊,也載滿了淡淡清愁。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第2張

春分日,還有獨特的民俗活動。盛唐時的劉長卿寫有《春分》一詩: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這裏傳達出兩項春分民俗,其中即有“豎雞子”,也稱“豎蛋”。民諺雲:“春分到,蛋兒俏。”春分這一天,老家魯南一帶大人要和孩子們在中午時分“豎蛋”,選擇一枚枚新鮮雞蛋,擺在桌面上,憑着耐心和技巧,凝心屏氣,一次次豎立雞蛋。誰立得又快又穩,且持續不倒,誰的運氣最好,誰就會圓圓滿滿、大吉大利,也寓意一年裏做事從容淡定,踏實穩重。

春分另一項民俗活動就是放風箏,也是伴隨着踏春而來。清代詩人高鼎《村居》一詩云: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風箏,古稱“鷂”“鳶”或“紙鷂”“紙鳶”,其形狀各異,春日放飛的多半爲燕子風箏。

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鳥飛未多端。

才乘一線憑飛去,便有愚兒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逐爲安。

——宋·王觀《紙鳶》

正因爲人們渴望飛翔,纔有了這一隻只春天的精靈。人們乘着風勢把扶搖直上的風箏放出,也放掉了過去一年裏的陰霾晦氣,讓這輕盈的風箏載着美麗的心情、美好的希冀,翱翔藍天,高高飛翔!

老家的春分日還有“粘雀子嘴”的民俗。這天,老鄉們要包湯圓、煮湯圓吃,寓意諸事圓滿順溜。吃過了湯圓,還要留出一些不包心的湯圓煮好,留作幹什麼呢?用它來黏雀兒嘴也。春分有“三候”,其一候玄鳥至,玄鳥即燕子。宋初詩人徐鉉在《春分日》裏有句: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春分時節,先是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接着各種鳥兒也尋着春天的腳步翩翩而來。諺語云:“驚蟄到春分,下種莫放鬆。”正是春耕春播大忙之季,鳥兒多了,勢必要偷食剛播種的穀物,鄉人就把煮熟的湯圓用細竹子扦插好,一個個立在田頭地邊,這些粘性大的湯圓便把小鳥兒的嘴巴黏住了,一時半會不能再來偷吃谷種了。農人最討厭的,是那些轟也轟不散的一大羣麻雀,它們不僅吃谷種、損莊稼,還嘰嘰喳喳饒舌。所以民間的“粘雀子嘴”習俗,還有粘住是非嘴之意,鄰里之間不撥弄是非生口舌,以求平平安安、清清靜靜過日子。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第3張

春分日吃春菜的習俗更爲普遍。俗語云:“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在郊野上採得沾着晨露的薺菜、蕨菜、小根蒜、茵陳、青蒿等野菜,在菜園裏摘來剛發出紫紅嫩芽的春韭、樹上的蔬菜香椿、莖葉肥厚的黑油菜,包餃子、煮餛飩、攤煎餅、做菜粥、烙春捲,那種清爽鮮靈之氣,那種醇香怡人之味,甭提多美了!藉以打打肚子裏的油膩氣,輕輕鬆鬆迎接欣欣向榮的春天。

古人也深諳其美,《詩經》裏有句: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說:“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挑菜沒心情。”

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皆表達了春日採野菜、春菜美好之意。

歷史上有哪些描寫春分的詩作?春分時有哪些習俗? 第4張

“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是植樹造林的極佳時機,植樹因此成爲春分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古人喜歡在春分植樹:

一樹新栽益四鄰,野夫如到舊山春。

——唐·於鵠《種樹》

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種桃三百樹,隨處有開花。

來年三二月,便是武陵家。

——宋·姜特立《種桃》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清· 宋琬《春日田家》

這些表達春日植樹情懷的古詩詞俯拾皆是。而今在民間,還有栽植“紀念樹”的習俗,比如,爲孩子栽植“成長樹”“成人樹”;青年人栽植“青春樹”“連理樹”“愛情樹”;爲老人栽植“敬老樹”“長壽樹”......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分時節栽種幾株綠樹吧,栽下美好的心願和祝福,讓大自然煥發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稍縱即逝的。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寫有一首《春詞》,全詩總共56句,卻用了68個“春”字 :

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

春蔭萌,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

清初文學家顧貞觀在《柳梢青·花朝春分》裏感慨: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清代詩人袁枚在《春風》中熱情詠誦: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青春須早爲,豈能長少年。

——唐·孟郊《勸學》

願我們只爭朝夕,珍惜大好時光,不負韶華不負春,踏歌起舞,砥礪前行,努力拼搏,用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收穫夏之絢爛、秋之豐盈!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