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章惇把61歲的蘇東坡貶到海南,蘇軾後來爲何原諒了他?

章惇把61歲的蘇東坡貶到海南,蘇軾後來爲何原諒了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章惇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蘇東坡胸中無事,無愁,亦無仇。他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宋代賈似道《悅生隨抄》)。

宋神宗以後,朝廷關於變法的爭議從來未曾間斷過,隨着時間的推移,變法漸漸演變成了黨爭。變法成了士大夫升遷的那根撬棍,皇帝支持變法,則變法派得勢,皇帝反對變法,則反對派得勢,許多人通過支持或反對變法而一步登天。王安石去朝,司馬光上臺,司馬光去世,章惇上臺,如此循環反覆,推動着北宋這艘大船漸漸駛向破敗與沒落。

東坡雖然反對一些變法主張,但對變法中利國利民的政策還是非常支持的。他與王安石政治主張不同,受到王安石的放逐,但當王安石下臺後,他和王安石卻成爲了最要好的朋友。他與司馬光政治主張有相近的地方,但司馬光上臺,盡廢新法,他又上書指出個別新法不可廢。他以事實作爲判斷變法對錯、長短、優劣的標準,而不是像別人一樣,在變法中通過站隊來謀求政治前途。

所以,他既不見容於變法一派,又不見諒於反對一派,變法派當政,他受排擠,反對派當政,他同樣受打擊,故一輩子顛沛流離,屢遭貶謫。不過,無論境遇怎樣,他始終豁達,樂觀,不記仇,對於曾經欲置他於死地的同僚,人家得勢時,不卑躬屈膝,人家失勢時,也不落井下石,且總記着人家的好。

章惇把61歲的蘇東坡貶到海南,蘇軾後來爲何原諒了他?

東坡和章惇年齡相仿,年輕時曾是好友,終因改革的推進而失歡。紹聖元年(1094年),宋哲宗啓用章惇爲宰相,鑑於自己曾經遭到反對派的攻擊、貶謫,章惇在復行新法的同時,還大肆對反對派進行報復。他不僅把已故宰相司馬光的牌坊拆了,把朝廷賜司馬光的碑文磨平了,還動員十幾歲的少皇帝下詔對司馬光掘墓鞭屍,其品格之卑劣,手段之殘忍,實屬罕見。

因爲東坡曾經明確反對過變法,同樣被章惇劃歸反對序列,毫不手軟。於是,東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州市),爲寧遠軍節度副使。東坡習慣了貶謫的日子,無論怎樣惡劣的環境,他都優遊自樂,精神高蹈,比如開荒種地,手抄金剛經,鑽研烹飪等等。當然,還佳作不斷,詩如泉涌。在惠州,他曾作詩:“爲報詩人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章惇見東坡貶謫的日子也這般滋潤,觸動了敏感的神經,馬上又將61歲的東坡再貶至茫茫海外的昌化(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任瓊州別駕,真把人給做絕了。

世事難料,元符元年(1100年),宋哲宗早逝,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繼位,變法派又一次失勢,章惇被貶嶺南雷州(今廣東雷州市),也跌落至人生低谷。章淳的兒子章援在東坡任禮部主考官時中進士,算是東坡門生。章援去雷州半島探望貶居的父親時,想繞道拜見東坡,又擔心老師記父親的仇,忐忑之際,他寫了一封長信給東坡,表達歉意,希望老師能夠原諒自己的父親。

東坡回信說:“某與丞相(章惇)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增損也。聞其高年寄跡海隅,此懷可知。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至淡如水的話,沒有怨憤,沒有仇恨。東坡認爲與章惇“四十年交情固無增損”,他甚至還記得當年章惇對自己諍友般的規勸。不忘人家的好,這就是東坡的做人原則。

章惇把61歲的蘇東坡貶到海南,蘇軾後來爲何原諒了他? 第2張

宋代孫宗鑑的《東皋雜錄》記載過一樁趣事。元祐初年(1086年),“垂簾聽政”的高太后,起用東坡爲翰林學士、知制誥,東坡顯赫一時。碰巧,有一個曾經在“烏臺詩案”中,對他進行過殘酷折磨的獄官也在朝,每次見到東坡都支支吾吾,滿臉慚色。

東坡對此等人,一貫不放心上,但對方每次都閃爍其辭,頗有悔過之意,東坡便給他講了一個笑話:有條蛇咬死了人,被閻王追捕,按律當死,蛇申訴說:“我雖然有罪,但我有‘黃’,能治病,可以贖罪。”閻王赦免了蛇。不久,小鬼牽一頭牛至,說它頂死了人,當死。牛辯解說:“我有‘黃’,能活數人。”閻王又赦免了牛。後來,獄吏引一人至,說他殺了人,當償命。此人學起了蛇和牛,申訴說自己也有“黃”,要求活命。閻王聽後大怒說:“蛇黃、牛黃入藥,天下共知,你是人,何‘黃’之有?”此人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我無別‘黃’,但有些慚‘惶’而已。”獄官聽後,臉紅地笑了起來。東坡不計前嫌,一段笑談,原諒了自己的仇人。

東坡仕途坎坷,倍受打擊,但總能雍容大度,一笑泯恩仇。正如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所說:“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