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繡雲閣》第六十七回:設筵席二翠爲主 望桑梓三緘思歸

《繡雲閣》第六十七回:設筵席二翠爲主 望桑梓三緘思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繡雲閣》是清代魏文中創作的白話長篇神魔小說。一名《繡雲仙閣》。八卷一百四十三回,成書於清同治八年(1869)。小說敘紫霞真人弟子虛無子受命下凡,投生塵世爲李三緘,雲遊天下,除惡布善,教導世人,以復大道本體;紫霞另一門人虛心子因妒忌虛無子,亦投生塵世,是爲常七竅;情節沿着兩條線索發展,至結尾時,李三緘與其六十九位弟子均因道心堅定,飛昇仙界,入居紫霞真人所造之繡雲閣。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第六十七回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狐惑曰:“吾與道姑力鬥玩耍,腹已餒矣。爾欲邀吾入洞,可有酒筵乎?”二翠曰:“豈有道兄至此不設筵以相待耶?”狐惑曰:“如是,筵宜厚設,方可足吾一餐。”二翠曰:“這是自然。”言談之際,不覺已至洞內。二翠忙命侍女大設筵宴,以款狐惑及金光道姑。飲酒間,二翠問曰:“道兄自碧玉一散,何處安身?”狐惑曰:“承道妹問及。吾分散後,遊至朱郭,冒充土神,大顯威靈,四維供獻不斷,牲醴常享,日在醉鄉。

然止吾一人,不堪孤寂。雖心心念念,思及同學道友,又不知所居地面,一時難以訪尋。幸得西山道人遊至朱郭,與吾相遇,邀入祠中,同冒土神,以享牲醴。今日無事,風車並駕,遍遊四境,尋訪師身。因吾精力甚疲,別卻西山,先期歸郭。不意風車甫轉,爲罡風吹至玄天觀,得遇金光道姑。”言畢,二翠曰:“吾姊妹自碧玉分散,修道北鳳山中。心切念師,時駕風車,以訪師蹤並及諸兄消息。始而一人未遇,繼則諸兄所居之處,已知一半;惟爾二狐及西山道人、蛛龍、野馬等未知之耳。”狐惑曰:“爾試將諸兄所居,道來一聽。”二翠曰:“棄海居赤水江,樂道居小月洞,三服居紫泉洞。又聞椒、蜻二子居飛雲閣焉。”

狐惑曰:“此數道兄既已各有所在,不如四面寄信,同來北鳳山一晤,然後分尋師蹤,道妹以爲如何?”二翠曰:“道兄之言甚善。但定何日團聚此地乎?”狐惑曰:“事不宜緩,準定今月月圓之時。”二翠曰:“何人四海寄信耶?”狐惑曰:“仰爾道妹中一人而已。”言罷,辭別二翠,要歸朱郭。二翠曰:“朱郭之地,吾不遣人來請矣。”狐惑曰:“期系吾定,臨期日,吾與西山道人自然至之。”二翠聞言,送出洞門。狐惑乘得風車,向朱郭而去。金光自此亦與二翠等同居北鳳,不復他逝焉。

且說西山道人化作壯士,得遇樂道,遂邀至郭與狐惑會。

挽手驅風,緩緩而行,不時已到。風車駐下,同入祠中。西山驚曰:“狐惑與吾分手,彼言身倦早歸,爲何祠內無人?”樂道曰:“恐彼得遇道友,邀入洞府,消閒未歸耳。”西山曰:“狐惑好貪口腹,其倦於遊者,恐祠有人來獻牲醴也。”樂道曰:“誠如爾言,彼之未歸者,必又另享他人口腹矣。”西山曰:“道兄可將身體化爲三頭六臂,坐於洞中,吾駕風車在路候彼。彼如歸郭,吾誑以祠爲妖踞,看伊計較如何?”樂道曰:“偶爾相逢,何忍爲此?”西山曰:“與彼作一戲頑,有胡不可?”樂道曰:“如是,爾於半途候之,吾化身軀以俟之。”西山果駕風車,出祠觀望。無何,西北角上黑雲一朵,冉冉而來。西山道人知是狐惑至矣,忙忙驅風,上前接着,曰:“道兄還未歸耶?”狐惑曰:“吾自與爾分手後,任風車之所往,不意爲罡風所拂,搖搖欲墜。墜至玄天觀,遇一道姑,名曰金光,與吾言語不合,即在觀內力戰多時。金光道姑敵吾不過,妖風吹起,騰空而戰。吾亦吹起妖風,在於空中。交相力鬥,酣戰未已,頭上忽來黑雲數朵。”

《繡雲閣》第六十七回:設筵席二翠爲主 望桑梓三緘思歸

西山曰:“此黑雲內,又屬何妖?”狐惑曰:“黑雲剛近,跳出數女,各持軍器,來助道姑。吾也不慌不忙,橫攻順擊,三四女將均被打下風車。”西山曰:“爾冒充土神二三年,果然有些神氣。”狐惑曰:“吾的神氣尚未出完。金光道姑飛奔而遁,吾隨後追逐,前數女子阻着去路,曰:‘吾姊妹殺伐猛勇,羣妖皆畏,不料遇爾道士,俱敗下風。願拜門牆,祈教道法,並祈示履歷名姓,好師事焉。’吾乃告之曰:‘吾非他,乃代天傳道三緘仙官門徒,即上界仙子,熟敢小覷於吾?’”西山曰:“爾以大言壓彼,彼又如何?”狐惑曰:“數女聞言,當即拜跪在地,頭不敢仰。

吾復大聲問曰:‘爾屬何人弟子?可實爲我言之。’數女答曰:‘吾姊妹俱師事西山道人耳。’”西山曰:“噫,吾還有弟子耶?爾於那時,如直言與我原系道兄道弟,彼必以師叔相稱,將爾之身份愈高,不戰而彼自降矣。吾嘗聞之,狐真人善能騰雲駕霧,尚未深信,今一見及,果不虛傳。”狐惑曰:“爾言何說也?”西山曰:“吾生平男徒且無,那有女徒?”狐惑曰:“爾無弟子,何與妖部交戰,輒稱老師爺?”西山曰:“吾之稱老師爺者,乃自高身份,以壓他人者也。奚必要有弟子而後稱之乎?閒言休講。吾的問爾,所遇諸道姑,究系何妖修成,拜何人門下?”狐惑笑曰:“吾將女妖說來,大約爾亦知得。”西山曰:“爾且言之。”狐惑曰:“一名翠蓋,一名翠華,一名鳳春,一名紫花娘與金光道姑,共四五位。”西山曰:“翠華、翠蓋,吾知爲仙師弟子。以下三妖女,則不知之。”

狐惑曰:“盡系仙師所收門徒。於是邀吾入洞,大排酒宴,細訴離情。吾之先歸而未歸者,實此故也。”西山曰:“吾來此候爾,爾知之乎?”狐惑曰:“諒必今日供牲酒者甚多,爾一人受用不完,來此待吾同享耳。”西山曰:“否。朱郭神祠,已被一惡妖所霸,吾特來此候爾,看爾作何籌商?”狐惑曰:“誰敢霸佔吾祠?爾未必束手讓之耶?”西山曰:“吾與彼戰了半日,道法萬不及伊,因待爾歸,再與相鬥。”狐惑聞此,急急歸祠。放眼視之,果一三頭六臂者坐於祠內。狐惑怒極,大吼一聲,曰:“何方妖屬,敢霸吾祠?”樂道亦大聲吼曰:“是祠乃公共之地,誰敢自稱獨有?惟道法高者居之。”狐惑也不回言,手執雙刀,與樂道大戰。戰未片時,狐惑力不能支,剛要奔逃。西山曰:“莫戰,莫戰,吾酒宴已設矣。”狐惑掉轉頭來,樂道化回本像。狐惑見而笑曰:“樂道兄作得像!此必西山道人之擺佈也。”三人甚喜,一同入席。

狐惑將望五日約齊各洞道友,在北鳳山一聚之言,布陳顛末。

樂道曰:“道弟道兄久未晤面,如爾所說,恨不即會,而又稍待時日也,爲之奈何?”狐惑曰:“暫住數日,即是望五,兄其在此忍耐待之。”不知不覺,望五已到。三人同駕風車,向北鳳山而來。一時之間,棄海、三服、椒花子、蜻飛子陸續俱至。二翠大張筵席,盡情歡飲。飲至半酣,同言曰:“不意碧玉山分散後,概以聚首於今日。其未聞音耗者,惟師尊與狐疑、善成、二蛛、野馬、護道焉。吾等聚會在茲,各家洞府,彼此皆曉。自明日始,分探仙師消息。如先訪得者,四處報之。”言罷,二翠曰:“道兄等散之容易,聚之則難。今日酒筵,務必盡歡而後已。”當呼侍女重添餚饌,竟飲至斜月高掛,衆家道友乃散席而歸。

從此,不時又一聚宴,所恨者,未得三緘之音耗耳。

不知三緘自在登天閣收伏陰魔,村人感其害除一方,苦苦留之。三緘住了數日,別卻是村父老,望鄉關而進發,心忙似箭。但恨前程之太遠,在途奔走,終日啞然。狐疑見此情形,知師心有不樂,乃以言慰之,曰:“吾師東南遊覽,積德累功,凡在一鄉,必除一鄉之害。弟子暗計,師之外善,諒已完全,待內功一成,飛昇自有日矣。”三緘曰:“外功易積,內功難修。不識何時氣聚神凝,胎嬰能結耳。”狐疑曰:“以師之苦修苦練,自是不難。”三緘未及回言,前途中忽來兩大漢子,怒氣勃勃,息於榆樹之下。三緘師徒不久亦至,共息於斯,目睹二人面貌相同,反背而坐。久之,左旁大漢籲一口氣,自怨嘆曰:“而今兄弟,吾看得淡如冷水,不若交及別人,尚覺相愛相親,甚於手足多矣。”右旁大漢曰:“人生在世,總要通乎情理。可恨那不通情理的犟牛,爾以好心待他,他反以歹心待爾,每逢親友專說自己好處,全不記着人家待他如何。”兩面言詞,都說透人情。

《繡雲閣》第六十七回:設筵席二翠爲主 望桑梓三緘思歸 第2張

左面大漢曰:“如爾說來,爾待我哪些好心,且當着幾位道爺,講來一聽。”右面大漢曰:“我也慵向人說,爾自思之。”左面大漢曰:“爾既待我有好處,正宜表揚,今而啞口不言,外人怎麼知得?”右面大漢曰:“爾真要吾說耶?吾即對道長訴之。想爾聽吾嫂言,恃爾力壯身強,善於貨殖,欺吾幼弱,父母剛沒,即要各居。兄弟哀告幾番,絕無憐憫。吾知爾念難回,任爾分之。凡父母傢俱衣服,盡屬爾有。吾於此際,能食不能作,無可如何,惟守着父母墳塋,朝日號哭而已。幸遇李姑父赴市歸來,問其詳細,纔將吾叫回家內,爲彼牧牛。我於成立時,毫不計較,見得哥嫂無食,心中弗忍,又將累年工資,分半送歸,以助費用。今爾家內頗能度日者,皆弟相助之力也。

弟自完配後,不過兒女太多,盤養艱難,去歲與爾貸金數釧,爲何今歲逼討之急耶?”其兄曰:“吾貸與爾,向爾索時,爾即論及前情,未與索時,爾即前情不論。然則吾之貸於爾者,永不爲爾索,則前惰即了乎?”言至此,二漢忿甚,勢欲爭鬥。

三緘急止之曰:“爾二人兄弟耶?”對曰:“然。”同胞兄弟耶?”對曰:“是矣。”三緘曰:“如是,且將忿怒暫息一時。至爾兄弟之情,吾聆已悉,吾有數語,爲爾輩言。言如是也,爾聽之;言如非也,爾勿聽,可乎?”二人皆曰:“道長有言,吾兄弟俱願敬聽耳。”三緘曰:“情莫親於手足。想當日同乳而食,同作同行,兄出則弟隨,弟行則兄待,是時天良未泯,只知有兄弟,安知有財帛?及其壯而授室,爲鶯簧巧語,離間骨肉,有視兄弟爲路人者,有視兄弟如仇寇者,無怪乎戈起蕭牆,興詞告訴於官宰矣。夫以父母分身之肉,見辱於異邦之人,問諸衷懷,不惟自愧,且將何顏以對父母?俗語云:‘打虎還要親兄弟;別人則畏而他逃。’以此思之,兄而貧也,弟心何忍?此爾弟幫工資以助兄者是也;弟而貧也,兄又何忍?

此爾兄借貸於弟者亦是也。依爾二人所行,尚能誼盡手足。惜無人講明此理,故兄則索貸太逼,弟無所予,不得不言及前情。

兄以所貸弗還,不得不索討愈急。其實貸無所償,出於莫可如何,即在外人,尚且從寬,何況爾弟?爲之弟者,兄即索討太逼,是爾兄也,亦宜告以緩緩償之。何得於兄弟間因一言不合,而即彼此爭論,大傷和氣乎?”二漢聆言,若睡夢初醒,乃向三緘而拜謝不已,曰:“今非道長指示,吾兄弟幾爲長舌所誤矣。”於是弟向兄曰:“弟即有失,兄其寬之,所貸自相還也。”兄則曰:“兄弟皆父母所生,財帛何分爾我?從茲爾貸不必還也。”

三緘顧謂狐疑、紫光曰:“凡入迷徑,恨乏指路之人。若有人指之,即能轉入大道耳。”言罷,二漢拜辭而去。約走數裏許,復轉身言曰:“吾兄弟得指迷途,叨沾不淺。願拜道長門下,以爲徒焉。”三緘曰:“爾兄弟可有後嗣否?”二漢曰:“俱已成立矣。”三緘曰:“爾願師事於吾,其欲術學長生乎?抑欲道盡人倫乎?”二漢曰:“欲學長生術耳。”三緘曰:“爾之存心若是,可暫歸裏,將家中事務調停妥當,然後訪從盤澗谷而來,吾自有以教之。”二漢諾,將門拜後,仍然辭去。去不一時,又返身而求曰:“吾師何名?”狐疑以李氏三緘告。

二漢曰:“吾師胡不與弟子道號,以便稱呼?”三緘曰:“爾族何氏?”二漢曰:“蔡姓。”三緘沉吟片刻,曰:“兄名盡倫,弟名儘性。取其成仙成佛,不外儘性盡倫也。”二漢得賜佳名,欣然而去。

三緘師徒緩緩前徵,行約十里途程,見一市廛,人煙輻輳。

師徒入市,尋一旅舍安宿。夢魂剛熟,忽見桑梓之地,屋宇依然。三緘喜曰:“不意奔走年餘,已歸吾裏。”忙忙入戶,見得雙親品坐中堂,笑容可掬,呼而詢曰:“吾兒近日曆遊東南,不知遇師何人,大道可能成否?”三緘曰:“孩兒奔走風塵,益友朋師,一無所遇,沿路所收弟子,則有十數焉。”雙親曰:“兒今歸裏何事?”三緘曰:“兒今歸來者,恐所撫之子,居積無才,祖祭未盡其誠耳。”雙親曰:“吾兒所撫宗繼,善能持家,而且時值春秋,拜跪頗虔,祭儀亦厚。有孫如此,兒毋庸憂。但願兒道一成,俾父母同升夭闕,得享仙福,是則吾之厚望焉。”三緘曰:“闡道一事,兒深任之,自能躋吾雙親於大羅天上。”言方至是,雙親倏忽渺然。

三緘大聲疾呼,當被狐疑以手推之而醒。三緘曰:“吾正與父母相會,爾何推吾於睡夢之中?”狐疑曰:“弟子聞師狂呼不輟,恐爲鬼魅迷弄,故急推之。”三緘曰:“習道人焉有鬼魅能迷者。”談談論論,天已啓明,師徒整頓行裝,又向陽關而去。思鄉念切,急急趨奔。路過野鹿山,山內一洞,深邃莫測,中一老熊,修道數百年,苦不能飛昇天府。是日無事,出洞閒遊。

遊至山巔,遙見瑞光在道。老熊暗計:“瑞光發現,必有仙子臨凡。否則,是光也,胡爲乎來哉?”極目諦視,乃見道裝三人,同路而行。老熊喜曰:“吾道難成,不如將頭現瑞光者攫入吾洞,吞食腹內,以助精神。”計定,陡起黑風,從空直下,攫拿三緘。紫光見之,大聲呼曰:“妖物來矣!吾師何弗收以腸紼子耶?”三緘聞呼,忙取紼子,拋入空際,金光亂爍。老熊畏,急思隱身入洞,早被紼子將軀緊束,墜於三緘之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