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水滸傳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中,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衆好漢終於走了招安的道路。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

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們招安之前,兄弟們在梁山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接受招安以後,征戰四方,損兵折將,直到最後走的走,死的死,傷的傷。

可以說,以招安爲節點,前後形成一個巨大反照。所以很多讀者都對宋江招安的計劃不滿,認爲招安葬送了所有英雄好漢們的前途。

年輕的時候義薄雲天,很容易受到替天行道這樣的字眼蠱惑。於是堅定地認爲,絕對不與渾濁的朝廷同流合污纔是正道。可是人到中年纔會發現,宋江帶領衆人招安,可能真是梁山羣寇的唯一出路。

洗白之路

梁山好漢裏,大多數都揹負着人命,即使不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寇,也是打家劫舍的強盜。把梁山衆人放到今天來看,妥妥的就是造反不成的亂臣賊子。

水滸傳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其實,宋江帶領衆人招安的這一程,也是一條洗白之路。

很多人犯下命案,並不是因爲本性惡毒,嗜血成性,而是遭人污衊,在憤怒之極做的抵抗。污濁的世道,好人總被逼得無路可走,壞人卻可以自在逍遙。

所以,梁山好漢們大多如此。上梁山是無奈之舉,而不是生下來立下的鴻鵠之志。沒有哪一個人生下來想要做惡魔。

所以,宋江和吳用其實早早盤算過,宋朝此時國力不足,但是以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與朝廷對抗,即使對抗得了,也不可能推翻朝廷。

中國古代以小農經濟爲主體,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宋江想要推翻朝廷,就必須獲得農民的支持。可是農民並不想替天行道,農民最大的心願就是種一方自己的土地,安居樂業,平穩一生。

而且,當時像梁山這樣的賊寇有很多。可是大家分佈廣泛,想要集結起來很難。況且起義之事,每個人壺裏賣的都不是一樣的藥。宋江或許想要替天行道,方臘或許想要成爲天子,所以這一條也是死路。

起義無果,就只能作亂世裏的一堆雜草,起火再兇猛,最終還是被糟踐。與其這樣,不如歸順,在朝廷混個一官半職,替朝廷立功,洗去身上的罪惡,堂堂正正做人。

這不僅爲他們自己洗白,也是爲後人洗白。祖上有個朝廷小官,或是祖上有個混得還不錯的賊寇,哪個聽起來更舒服?答案不言而喻。

想到後人們還要在社會中生存,難免要受到牽連波折,所以說宋江帶領衆人招安是唯一選擇,是洗白之路。

舉個例子,張清在征戰方臘的時候戰死,朝廷顧念瓊英和他們的兒子,等到他的兒子出生以後,受到悉心栽培,長大以後成爲了朝廷的一名武將,立下了不少功勞。

如果不接受招安,張節和她母親瓊英不僅要過顛沛流離的日子,還很有可能遭到仇家追殺,朝廷也容不下他們。

水滸傳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第2張

小康之路

招安這條路除了是洗白之路,還是一條直奔小康的道路。有人覺得很詫異,因爲梁山好漢們不愁吃穿,他們動不動喝酒吃肉,不像平常人家,更不像貧苦羣體。爲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梁山一百單八將率領的成千上萬人,不可能在梁山種田養活自己。大家集結在一起,不是爲了種土豆種玉米,何況古代重農抑商,他們更不可能還在這裏發展產業。

有人說梁山三面環水,好說,就讓阮氏三弟兄給大家打魚來吃。梁山上下幾萬人,就算阮氏三兄弟打魚給他們吃,是不是就和蒸包子一樣,三更起,五更撒網,等到天黑再收工?就算他們真的可以撈這麼多魚,天天吃魚不膩嗎?

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就是經濟問題,說實在點,就是吃飯的問題。雖在當時有不少人上梁山是帶了家底的,可是有句話叫作坐吃山空。靠着家底度日,根本不是長久之計。

種田不行,發展產業不行,坐以待斃更不行,所以他們必須另謀出路。首先第一條路就是打劫。有人覺得打劫可以,很符合他們的氣質,而且好多人都受過打劫的專業訓練。

即使沒有打過劫,如此亂世,還沒被誰搶過?或者沒見過?沒吃過豬肉總看見過豬跑,打劫對於梁山好漢們倒真是一個不錯的謀生好辦法。要是碰見大家大戶,還能好好搜刮,把人家祖墳都可以刨了來找金銀錢財。

可是宋江偏偏卻又打着替天行道的招牌。替天行道的人,怎麼能去打劫呢?既然是替天行道,就不能傷害無辜,且不說保護平民百姓,至少不動他們的,不搶他們的。

領導之意

水滸傳中宋江除了招安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第3張

作爲梁山的核心領導,宋江說什麼就是什麼?並非如此。其實,梁山有一個核心的領導階層,如果他們現在建立一個微信羣,那麼這個羣裏就有吳用,關勝,盧俊義,花榮等等。當然了,也有武松,林沖和魯智深。

領導階層要商量對策,針對梁山下一步發展,選擇招安的人員請投招安一票,選擇不招安的請投不招安一票。魯智深和武松率先發言,他們不同意。宋朝重文輕武,在他們眼裏朝廷盡是些迂腐書生,何況上梁山他們就是要跟朝廷過不去,怎麼會輕易降服呢?

二人的語音一條接着一條地發送,幾人罵罵咧咧在羣裏炸開了鍋。等到投票結束,結果一看便知,選擇招安的人多於不招安的人。

這下可就清楚明瞭了,武松他們再怎麼反對招安,還是要少數服從多數,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和原則。這個領導階層就像是一個董事會,既然都表決了,也就沒什麼可爭議的了。

最重要的是,吳用和宋江兩個人,其實內心都是傾向於招安的。比起造反,招安承受的代價更小,而且說不定還能謀個一官半職。

吳用是秀才出身,哪個秀才不想要進翰林院?宋江是小官,哪個小官心甘情願落草爲寇?都是被逼無奈之舉。好不容易有個鹹魚翻身的機會,在朝廷的眼裏還算是個角色,還能不好好珍惜嗎?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