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皇初平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皇初平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皇初平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皇初平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原文】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便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餘年,不復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問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餘年,莫知死生所在,願道君爲佔之。”道士曰:“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聞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語畢,問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見,但見白石而還,謂初平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見之。”初平與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變爲羊數萬頭。初起曰:“弟獨得仙道如此,吾可學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棄妻子留住,就初平學。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無影,而有童子之色。後乃俱還鄉里,親族死終略盡,乃復還去。初平改字爲赤松子,初起改字爲魯班。其後服此藥得仙者數十人。(出《神仙傳》)

太平廣記·卷七·神仙·皇初平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2張

【翻譯】

皇初平是丹溪人。十五歲時,家裏讓他出去放羊,遇見一個道士,道士看他憨厚善良,就把他領到浙江金華山的山洞中,一去就是四十多年,他也不再想家。他的哥哥叫皇初起,進山尋找,找了好幾年也找不到。後來他在街上見一個道士,就向他打聽說,“我有個弟弟叫皇初平,家裏讓他放羊,已經走失了四十多年,不知他的死活,也不知他在什麼地方,懇求道長給算一算。“道士說,金華山中有一個放羊的小孩,姓皇字初平,肯定就是你的弟弟了。”初起聽後就跟着道士,到金華山裏找到了弟弟,兄弟相見悲喜交加。初起就問初平那羊都哪去了,初平說,“就在東邊山坡上。”初起就到東山坡上去找,沒看見羊,只看見一堆白石頭,就回來對初平說,“東山坡上哪裏有羊啊?”初平說“羊就在那兒,只是哥哥你看不見罷了。”初平就領哥哥來到東山坡,吆喝了一聲“羊快起來!”只見那些白石頭一下子變成了幾萬頭羊。初起說,“弟弟你已經得了仙道,我能學成嗎?”初平說。“只要你誠心修道,就能學成。”初起就離開了妻子兒女,來跟弟弟學道。和他一起服用松脂和茯苓,活到了五百歲,修煉得能坐在那裏忽然消失,在大白天走路,誰也看不見他,面容也像孩童一樣。後來兄弟倆一起回鄉,見親族都已死光了,就又回了山。初平改名赤松子,初起改名叫魯般。後來服他們的藥成仙的有好幾十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